李涓
摘要:借助CCL語料庫與“漢語助研”軟件,對以“模樣”為關鍵詞檢索所得的5582條語料進行分析,同時輔以人工抽樣統計,最終得出六大項類聯接,并在此基礎上對各項類聯接進行語義韻的分析。總體來看,與“模樣”組成左搭配的語料和詞總數都要遠遠高于右搭配,“模樣”的類聯接具有錯綜復雜的語義韻特征,但更多體現出了中性的語義韻,少數類聯接體現出了積極和消極的語義韻。
關鍵詞:抽象名詞 類聯接 語義韻 語料庫
中圖分類號:H1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8-0093-03
與具體名詞比起來,抽象名詞明顯更難掌握,這既體現在兒童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又體現在非漢語母語者學習漢語的過程中,因此厘清抽象名詞的語義特征,了解抽象名詞的搭配情況,對于漢語的學習是有重要意義的。目前,對于抽象名詞的研究多集中在界定標準與句義語法特征上。近年來,計算機語言學的發展為詞語的研究帶來了新的思路。
大體來講,抽象名詞可分為知識、情感態度、屬性、作用效果、方針政策、見解觀點幾類。“模樣”一詞在《漢語大詞典》中的釋義為:(1)人的長相或裝束打扮的樣子;(2)表示約略的情況,只用于時間、年歲。根據釋義來看,我們更傾向于將它歸到屬性類中的表人一類,但在實際使用中,模樣有時也會用來指代事物。“模樣”是對客觀的人或事物的描述,按理來說其感情色彩應該是中性的。但筆者發現,由“模樣”一詞派生出來的大量成語有著貶義的語言色彩,如人模人樣、大模大樣、人模狗樣、裝模作樣,等等。“模樣”一詞進入詞組后其感情色彩發生了改變,那當其進入句子層面后,感情色彩又會呈現出怎樣的特點?基于上述發現與疑問,本文使用CCL語料庫,以“模樣”為檢索詞,共得出5582條語料,借用“漢語助研”軟件進行例句左右搭配分析。另外,隨機選取了626條語料進行人工手動的歸類與分析,以求對搭配情況有一個更加直觀的認識。
一、“模樣”左搭配詞的語義分類
根據“漢語助研”軟件對所有語料分析得出的結果,“模樣”一詞左搭配的詞總數是964種,總詞語次數是5252次。左搭配出現次數前十位的詞語和占比分別為:的(40.77%),副(4.00%),什么(3.83%),那(2.21%),了(2.04%),這(1.88%),一個(1.45%),這般(1.12),這個(1.10%),學生(1.07%)。
(一)名詞(詞組)/動詞(詞組)+的+“模樣”
1.名詞(詞組)+的+“模樣”
(1)街上的一切他視而不見,只有徽因的模樣在眼前晃動。
(2)歐陽女士端莊秀麗,落落大方,全然沒有一絲想象中時髦女老板的模樣。
在這一類聯接中,“模樣”都是外表、樣式的意思。
2.動詞(詞組)+的+“模樣”
(3)光轉向別處時,她又把一雙脈脈含情的眼睛向著他,一副欲言又笑的模樣。
(4)或許有些這樣的人,看著部屬們無所適從、忙成一團的模樣,還引以為傲呢!
在這組類聯接中,“模樣”都取外表、式樣的意思。
(二)名詞+“模樣”
這類類聯接中的“模樣”全部取外表、式樣的意思.名詞按語義來區分,有以下幾種:
1.表示社會身份屬性的名詞
(5)幾天之后,陳其美帶了一批青幫兄弟,扮作商人模樣,從上海港乘輪船趕往廣州。
這里的“模樣”是樣子、外表的意思,參考“漢語助研”軟件例句分析的結果,可以發現,名詞(社會身份屬性)+模樣這一類聯接比例非常大,名詞+模樣這一左搭配類聯接中名詞的詞種居于前十位的詞分別為:這般(1.12%),學生(1.07%),干部(0.80%),商人(0.48%),農民(0.46%),書生(0.29%),人(0.29%),女的(0.29%),老板(0.27%),知識分子(0.27%)。
2.表示某種實體事物
(6)蝦仁上面再放剩余的蛋白,堆成雪山模樣,上面另撒一些火腿末和香菜末作為裝飾。
3.表示具有某種明顯特征的人或事物
(7)除非你長得一副仙女模樣,否則盡量還是不要當著家人面前做。
4.表示人的動作、狀態
(8)毛主席今天精神煥發,情趣自得,一掃往日工作繁忙時的沉思模樣。
(三)形容詞(+的)+“模樣”
這一類聯接比較單純,“模樣”受形容詞修飾,表示外表的性質、特點。形容詞有褒貶、中性之分,在筆者手動分析出的“形容詞+(的)+模樣”類聯接的112條語料中,形容詞為褒義的語料37條,為中性的語料37條,為貶義的語料37條,各占本類聯接總語料數的33.3%%、33.3%、33.3%。由此可知,當“模樣”一詞與形容詞直接搭配時,既呈現出中性的語義韻,也會呈現出積極和消極的語義韻,三者占比幾乎沒有差異。呈現出積極的語義韻,如:“落在延河北岸的這個村莊,終于在晨曦中漸漸顯現出她那美麗誘人的模樣。”呈現出中性的語義韻,如:“無袖長衫和寬松長褲,脖上不經意地掛了幾串木珠,一副現代隨意的模樣。”呈現出消極的語義韻如:“那現在你的頭發變成這樣一副發瘋的模樣,也就沒有甚么可奇怪的了。”
(四)動詞結構+“模樣”
1.表示變化類的動詞+“模樣”
(9)愣是一步步把自己變了個模樣,“丑小鴨”成了“白天鵝”。
(10)小橋流水依在,內河卻早已改變了模樣:污水、垃圾、糞便、蚊蠅……
表示變化情況的動詞說明了事物的發展狀態,而事物一旦有變化,要么前進,要么后退,因此這樣的類聯接既會呈現出積極的語義韻,又會呈現出消極的語義韻,如(9)句表現出了積極的語義韻,(10)句表現出消極的語義韻,但總體看來,“模樣”與表示變化的動詞搭配時,更加傾向于表現出積極的語義韻。
2.表示“具有”義的動詞+“模樣”
(11)80年代初我讀大學時,家里托人捎來的月餅已經很有模樣了。
這類類聯接無一例外都呈現出積極的語義韻。
3.其他動詞+“模樣”
(12)譚處端認為人體“本是一團腥穢物,涂搽模樣巧成魔”。
(五)代詞+“模樣”
1.人稱代詞+“模樣”
(13)她的模樣,在我認識洛麗塔之后就不像從前那樣清晰了。
2.指示代詞+“模樣”
(14)那模樣,分明是一個熱情奔瀉的藝術家,全然看不到一絲商人的影子!
3.疑問代詞+“模樣”
(15)不妨假想一下,如果我們能拋卻自責情緒,生活又將會是何種模樣呢?
(六)數詞+量詞+“模樣”
1.一個+“模樣”
(16)機器沒有拆箱,全用木板釘著,一個模樣,頂上厚厚一層灰。
這類類聯接很特殊,“一個”不是計數,而是表示抽象的類別概念,從整體上對抽象名詞進行限定修飾,使抽象名詞具有種類的意義。
2.數詞+歲+“模樣”
(17)我正在團政治處值班,一位地方年輕人領著一位60多歲模樣的農村老人來到值班室。
同上一類聯接一樣,這里的數量類聯接也不用于計數,也不表示外表、樣式的意思,而是用于表示時間、年歲,表示約略的情況。
二、“模樣”右搭配詞的語義分類
與左搭配詞相比,“模樣”右搭配詞的情況要簡單很多。在“模樣”的右搭配的情況中,右邊搭配的都是謂語,用于說明模樣,具體來看有以下幾類:
(一)“模樣”+形容詞
(18)那個人年紀比我稍大,模樣挺清秀,留著一頭長發,一望便知是個專業畫畫的。
在這類類聯接中,與“模樣”搭配的形容詞基本是褒義形容詞,在筆者手動整理的“模樣+形容詞”的類聯接的19條語料中,有18條語料是褒義形容詞,僅一條語料中的形容詞是貶義的。
(二)“模樣”+動詞
她,高個圓臉,濃眉大眼,天生一副舞蹈家的好身段,模樣頗似著名電影演員王曉棠。
在這類類聯接中,謂語基本為有像、似、比較義的動詞。
三、“模樣”左右搭配情況總覽及語義韻分析
根據前文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下列結論:
左搭配共有六種類聯接,分別為:名詞(詞組)/動詞(詞組)+的+“模樣”;名詞+“模樣”;形容詞+(的)+“模樣”;動詞結構+“模樣”;代詞+“模樣”;數詞+量詞+“模樣”,其頻率分別為20.8%、28.6%、17.7%、9.5%、14%、1.1%;右搭配共有兩種,分別為:“模樣”+形容詞;“模樣”+動詞,其頻率分別為3.0%、5.1%。
同時,我們能看到,與“模樣”組成左搭配的語料要遠遠高于右邊,在筆者手動分析的626條語料中,左搭配的語料有575條,占總語料數的92%。從軟件“漢語助研”對5582條語料統計的結果來看,“模樣”左搭配詞的詞總數是964種詞,總詞語次數是5252次,“模樣”左搭配詞的詞總數是515,總詞語次數是2398,左搭配詞的詞總數遠高于右搭配詞,與抽樣手動統計結果大體一致。單從左搭配來看,出現頻率居于前三的類聯接分別是:“名詞+模樣”“名詞(詞組)/動詞(詞組)+的+模樣”和“形容詞+(的)+模樣”,在626條抽樣語料中出現的頻數分別為178次、131次和112次。頻率最低的是數詞+量詞+模樣,在626條語料中僅有7條。
從“模樣”的語義來看,除了最常見的表示人物的樣貌、外表之外,還可以用于表示動物的樣子、事物的式樣、事情的狀況,最少見的義項是表示時間、年歲,用于說明約略的情況,這一義項在626條語料中僅出現兩次。
以抽樣語料為統計對象,從跟“模樣”相關的八類類聯接情況的語義韻來看,名詞(詞組)/動詞(詞組)+的+“模樣”這一類聯接的積極、中性、消極語義韻的頻率分別為:0.64%、19.3%、0.8%;名詞+“模樣”這一類聯接的積極、中性、消極語義韻的頻率分別為:0.32%、27.3%、0.64%;形容詞+(的)+“模樣”這一類聯接的積極、中性、消極語義韻的頻率分別為:59.1%、59.1%、59.1%;動詞結構+“模樣”這一類聯接的積極、中性、消極語義韻的頻率分別為:5.1%、4.2%、0.64%;代詞+“模樣”這一類聯接的積極、中性、消極語義韻的頻率分別為:0%、9.9%、3.8%;數詞+量詞+“模樣”這一類聯接的積極、中性、消極語義韻的頻率分別為:0%、0.8%、0.32%;“模樣”+形容詞這一類聯接的積極、中性、消極語義韻的頻率分別為:2.6%、0.2%、0.2%;“模樣”+動詞這一類聯接的積極、中性、消極語義韻的頻率分別為:0%、5.1%、0%。
可以看到,在“名詞(詞組)/動詞(詞組)+的+模樣”和“名詞+模樣”兩種類聯接中,表現出了明顯的中性的語義韻,而“形容詞+(的)+模樣”和“動詞結構+模樣”的類聯接則體現出了錯綜復雜的語義韻。類聯接“代詞+模樣”和“數詞+量詞+模樣”同時表現出了中性和消極的語義韻,尤其是“代詞+模樣”,頻率達到了3.8%。另外,類聯接“模樣+形容詞”和“模樣+動詞”分別體現出了積極的語義韻和中性的語義韻。
從總體來看,“模樣”的左搭配和右搭配呈現出了錯綜復雜的語義韻,類聯接還是更多地體現了中性的語義韻。從類聯接的具體語義分類來看,體現積極語義韻的類聯接多為以下幾種:(1)褒義形容詞(+的)+模樣;(2)表示變化類的動詞+模樣;(3)表示“具有”義的動詞+模樣;(4)模樣+形容詞。體現出消極語義韻的多為以下兩種:(1)形容詞+(的)+模樣;(2)代詞+模樣。
四、結語
本文通過軟件分析人工分析的方法,對抽象名詞“模樣”的左右搭配情況進行了探討,對其類聯接進行了歸類,并對類聯接呈現出的語義韻進行了判定,最終發現“模樣”左搭配詞的數量和種類遠大于右邊,且“模樣”在類聯接中表現出了錯綜的語義韻。但本文還存在一點不足,即限于時間問題,未對5582條語料都進行歸類統計分析,而只是隨機抽取了662條語料,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數據的準確性。抽象名詞的搭配問題值得進一步的研究,這對于對外漢語的教學尤其有益,基于語料庫的定性定量研究能對語言進行更全面和準確的描寫,是傳統研究方法的有力補充。
參考文獻:
[1]方清明.漢語抽象名詞的語料庫研究[J].世界漢語教學,2014,28(4).
[2]方清明.重論抽象詞“影響”的語義韻性質:基于大規模語料庫和antconc3.2.4w技術[J].海外華文教育,2016,82(5):637-646.
[3]蘇寧寧.現代漢語抽象名詞及其與名詞的搭配[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4.
[4]孫燚兵.現代漢語抽象名詞和量詞的搭配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1.
[5]王玨.現代漢語名詞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6]魯曉雁.抽象名詞語義搭配情況調查(之一)[J].學術交流,2002,101(2):109-112.
[7]唐善生.“程度副詞+名詞”與“程度副詞+有+名詞”結構[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00,39(3):106-108.
[8]李先銀.容器隱喻與“有+抽象名詞”的量性特征:兼論“有+抽象名詞”的屬性化[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2(5):78-85.
責任編輯:趙世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