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建友
摘? 要:加強校園法制教育是促進校園穩定、社會和諧的重要保證。加強校園法制教育要整合多方力量,構建校園“三位一體”的法制教育新架構;要創新工作思路,積極探索“四個相結合”的法制教育新渠道;要豐富活動內容,提升法制教育的吸引力和實效性。
關鍵詞:校園 法制教育 實效性
加強學生法制教育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公民的客觀要求,是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礎工程,也是促進校園穩定、社會和諧的重要保證。
一、整合多方力量,構建校園“三位一體”的法制教育新架構
學校有效地開展法制教育,需要有一個“三位一體”的教育主體。
一是組建校內外互補的法制教育組織機構。在學校層面,學校內成立以校領導為組長,各分院院長,學生工作處、教務教研處、安全保衛處、團委等職能部門負責人為組員的法制工作領導小組,構建起以學管一線人員為主線、相關職能部門相互配合的運行機制;學校外聘請專家任法制副校長、法律顧問、法制輔導員,建立起專兼職法制宣傳隊伍共同參與的法制教育工作網絡。
二是建立目標分層的法制教育師資團隊。在教師層面,分三個層次整合法制教育力量。其一,通過政治學習、業務培訓、學管例會等途徑,組織全體教師,特別是學生管理人員進行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增強全體教職員工依法執教的自覺性,從而形成“人人都是法制教育宣傳者”的濃厚氛圍。其二,通過專門培訓,將全體班主任培養成為直接的法制教育骨干力量。在學院的指導下,班主任是法制教育最直接的執行者和活動的組織者。其三,抽調相關專業教師組建普法宣講隊,做好校內及校外周邊社區、企事業單位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三是培養形式多樣的法制教育學生隊伍。在學生層面,引導學生依法進行自我教育。在各系部學生會建立文明督導隊,對學生的遵紀守法情況進行督查;選擇一些優秀學生組建校園法制宣講團,在教師的指導下,選取法律知識、圖片、案例,編寫宣講材料,制作PPT,在全校范圍內進行法制宣講;建立“校園學生法律協會”,為學生普及法律知識、尋求依法解決問題的正確辦法。
二、創新工作思路,積極探索“四個相結合”的法制教育新渠道
第一,課堂教學和專題教育相結合。一方面,將法制教育納入各專業人才培養計劃,明確課時安排,通過日常課堂教學對學生加強法制教育,推進學校法制教育計劃、教材、課時、師資的“四落實”。另一方面,針對學生的成長特點,每學期都集中開展“法制唱響校園”“與法同行,健康成長”等主題教育活動,組織學生學習學生手冊、開設主題班會、舉行知識競賽、進行法律宣講、畫黑板報、聽講座等。學生手冊是由學校學生工作處組織編寫的,內容包含學生相關的典型犯罪案例、案例分析以及一些法律法規和學校的規章制度。
第二,法制教育與學生養成教育相結合。從學校“厚德強能,尚法修身”的德育理念出發,堅持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將學生法制教育滲透學生日常教育管理之中,將集中普法宣傳教育和強化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相結合,使學生養成語言文明、舉止文明、待人文明、網絡文明、消費文明的良好習慣,提高明辨是非、美丑、善惡的能力,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
持續推進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活動,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用最經典的國學、最美的詩歌散文、最有內涵的文化傳承去熏陶學生,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精神追求。校園廣播站和電視臺每天播放優秀傳統文化的音頻、視頻材料,如《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論語》《唐詩》《宋詞》等國學經典內容,如《我在故宮修文物》《瓷路》《中國繪畫藝術》《家具里的中國》《中國服飾文化》《本草中國》《漢字五千年》等優秀電視節目和紀錄片,讓學生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思想境界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升華。
第三,校內外力量相結合。在校內,學校自上而下開展對教職員工的法制教育。首先,學校黨委開展專題學法活動,對學校中層干部進行任前法律知識培訓考試,邀請市法律專家開設專題講座,組織觀看警示片、參觀廉政法制教育基地;把普法教育納入各部門工作目標管理,學校與各部門簽訂目標管理責任狀,各部門再與各班班主任、學生簽訂目標管理責任狀,層層落實管理責任;定期召開法制教育專題工作會議,研究依法治校、加強法制宣傳工作,保證學校法制工作有序、高效地開展。其次,按照上級部門的相關要求,把加強對青年學生的法制安全教育、預防和減少學生違法犯罪工作納入德育工作、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的整體規劃。
在校外,首先,將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結合,每年開展“五一百名教師訪萬家”活動,建立家長微信群。同時,建立密切的家校聯系機制,滲透法制教育知識,讓家長和孩子都知法、守法,家校共同進行法制教育。其次,結合學生管理工作中發現的一些突出問題和治安安全隱患,積極與市關工委、綜治辦、法院和轄區派出所聯系,拓展法制教育渠道,把市檢察院普法巡講團請進校園進行法制巡講;還要和公安機關一起整治校園周邊環境、檢查校園周邊網吧和錄像廳。
第四,正面宣傳和載體推進相結合。學校運用課堂教學、主題教育系列活動等方式方法開展深入持久的正面教育,在此基礎上,調動一切有利有效的法制教育載體進行滲透。如利用學校微信公眾號以微視頻、動畫、圖片等形式,向學生定期推送遵章守紀、規矩做人以及防火、防騙、防盜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信息;建立電子閱覽室,引導學生在校園內安全上網,疏堵結合,有效管理;利用校園廣播站、電視臺播放法制宣傳錄像和宣傳圖片;用黑板報、畫廊、燈箱進行普法宣傳。
三、豐富活動內容,提升法制教育的吸引力和實效性
學校每學期開展“與法同行·健康成長”主題教育活動。圍繞教育主題,面向學生開設主題班會,組織學生設計黑板報、參加巡回法律宣講、聽取專題講座、進行知識競賽和演講比賽,使法制觀念和法制意識深入到每位學生的思想深處,轉化為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言行舉止;面向教師開展主題班會方案設計競賽、開設主題班會全院公開課,增強班主任基本功,提升班主任建班育人能力。
定期開展模擬法庭競賽活動。由學生工作處牽頭,在全校組織模擬法庭競賽,讓學生以現實案件為依托模擬法庭庭審,生動演繹審判長、審判員、書記員、公訴人、辯護人、原告、被告、法警等法庭角色,真實展現庭審準備、法庭調查、法庭辯論、最后陳述、當庭宣判等審理程序。在競賽中選出優秀團隊進行模擬庭審校園巡演,每場巡演都邀請法律專家到場并對庭審活動進行點評,現場解答師生們提出的相關法律問題,由此掀起學校法制教育的高潮。學生“學法、守法、用法”的興趣和熱情高漲,極大提升了法律素養。
校園法制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持續開展,必須在實踐中發揮相關各方的主觀能動性,創新思路、拓展途徑,只有這樣,才能將校園法制教育工作做得更細、更實、更有成效。
參考文獻:
[1]陰祥.轉型期職業教育有效性的現狀分析[J].職教通訊,2012(4).
[2]宋洪濤.校園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職業技術,2012(8).
[3]吳壁葵.高職院校法制教育途徑的創新探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10).
[4]張少明.大學生法律素質現狀及對策研究[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3).
[5]常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法制教育的途徑探索[J].科技教育家,2008(4).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