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娜瓦?阿吾丁
摘要:知識經濟時代已經到來,科學技術的發展速度隨之加快,信息化技術的推廣應用價值頗高,真正便捷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植物保護工作中合理應用信息化技術,更好地加快現代化建設,相關人員熟練掌握信息技術,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妥善解決植物保護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顯得至關重要。鑒于此,本文特意結合植物保護的實際現狀,進行了信息化技術有效應用方式的總結分析,希望能為植物保護工作人員重新構建服務模式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信息化技術;植物保護;應用分析;研究
引言:信息化發展是植物保護的必然趨勢,進一步提高植物保護工作質量,及時選擇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廣泛搜集數據資料,實時監控不同植物的生長情況,有了良好的技術支撐,植物保護工作才能走向更大的成功,順勢揭開創新發展的新局面。具體實踐過程中,構建植物保護系統,優化農業生產效果,同時促進我國農業的現代化發展、數字化發展等很難一蹴而就,深入研究信息化技術應該引起專業人員的高度重視,筆者對此闡述了幾點自己的看法。
1、信息化技術的概述
《2016年 -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中關于信息化概念有了正式界定,具體為:有效利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等,進行信息化資源的合理開發,并且促進更大范圍內的信息交流、數據共享,從而為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提供必要的支持,大力推動社會轉型,真正便捷社會服務。現階段,信息化技術與農業生產的相結合體現出了巨大優勢[1]。通過應用農業信息技術,如農業專家系統、農業決策支持系統、植物保護系統等,高效傳遞信息數據,及時處理知識要點,不斷提升農業經濟效益是非常必要且關鍵的。信息化技術主要包括:計算機硬件技術和軟件技術,網絡通訊技術,數據資源庫,專家系統等。在信息化技術的大力支持下,可以改變傳統的植物保護方式,使植物保護工作實現創新的發展,同時降低病蟲害防治風險,最終呈現出農業生產的最優化效果。
2、信息化技術在植物保護中的應用現狀
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推動了植物保護設施的成熟。現如今,植物保護過程中難免遇到病蟲害、營養不良等問題出現,影響植物健康生長;而信息化技術的出現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相關人員通過植物數據資源中心與監控系統實時掌握植物生產階段的營養狀況、病蟲害問題。隨后,通過資料數據調查解決問題,確保植物有充足的養分、健康生長。以前,由于社會技術發展落后在蔬菜種植方面只能種植當季蔬菜,如果條件允許會設置溫室大棚,不過需要投入較多人力資源與時間精力,較為復雜。現在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技術人員可以在計算機面前進行溫室大棚環境、狀態控制,使蔬菜種植更加技術化。除此之外,人們也可以進行上網購買與各地商家聯系銷售產品,從而達到產品由種植至市場銷售一體化,由傳統農業發展轉為現代技術發展。信息化技術應用到植物保護中多是分析數據搜集、保存、轉換、輸送、處理的過程的新型科技中。信息技術的應用集中體現于計算機硬件、軟件、通信技術、網絡的開發、植物保護數據庫的構建與專家系統研發運用。現階段,信息技術的出現打破了傳統植物保護模式,成為新時期發展較為快速的技術。通過計算機作為信息資源使人們學會使用計算機、電子設備進行植物保護,預防病蟲害問題,從而走上農業先進化、信息化發展方向。
3、信息化技術在植物保護中的有效應用
3.1? 多媒體技術
首先,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保證植物種植效益。探析多媒體技術的含義,即是采用計算機實現信息交換的技術。簡而言之,該技術利用計算機設備,可交換圖片、文字、聲音等節能型信息[2]。其次,多媒體技術的作用即是利用該技術模擬病蟲害,并提煉植物病理及相關資料,可為植物保護信息化系統提供數據支撐。最后,采用多媒體技術可集成諸多數據信息系統,如地理信息系統、植物分類學系統、病蟲害防治系統、植物病毒分類系統、數據庫系統等,實現綜合分類管理。如此,就可整合龐大的數據資源,為植物保護提供數據及技術支撐。同時,運用該類集成化系統,植物保護工作將邁入智能管理道路,并充分發揮病蟲害防治功能,進而提升植物種植經濟效益。
3.2? 數據庫技術
首先,數據庫技術的應用可有效促進植物保護工作的高效運行。探析數據庫技術的作用,即是有利于存儲提煉植物信息數據,并輔助相關人員分析植物保護問題,進而執行科學決策。其次,數據庫技術的應用可有效存儲管理龐大的植物保護數據資料,進而促進該工作的順利進行。在植物保護工作中,植物保護數據庫的建立及完善,可提供充足的數據資料參考,使病蟲害防治難度得以降低。例如,在國際植物檢疫數據庫中,就明確劃分了植物病毒種類,使植物病蟲害防治工作,具有充足的病變數據資源。最后,諸多植物保護數據庫可利用數據備份功能,實現大量生物學保護信息的集成應用,進而在植物保護工作中發揮極大的輔助作用。
3.3? 網絡化技術
首先,網絡技術的應用將為植物保護工作貢獻巨大力量。在植物保護工作中,運用信息網絡技術,可構建整體的植物保護網絡,實現植物保護信息數據的全網連通,實現植物保護數據在全球范圍內的同步利用,進而促進相關數據資源的共建共享[3]。其次,在植物保護工作中利用網絡技術,可實現遠程病蟲害監測與預防,進而有效控制病蟲害及植物病毒的傳播,并降低經濟損失。最后,我國的信息網絡技術應用,已經取得初步成效,可利用穩定的網絡信息系統,實現及時高效的病蟲害預報及預防。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我國植物保護工作將有機融合網絡技術及病蟲害預防預報技術,進而構建完善的科學監測預報系統,使植物保護工作效率及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
結束語
近幾年來,信息化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逐漸成為植物保護中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信息化技術展開植物保護,已經成為植物保護工作開展的必要方法,怎樣科學使用信息化技術,實現天人合一成為植物保護工作重要研究內容。現如今,信息化技術和植物保護連接的緊密化,注重信息化技術的有效應用研究也更具價值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爽.植物保護信息技術與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8(24)300-301.
[2]?? 彭強國.計算機技術在植物保護中的應用[J].農藥市場信息,2019(05)87-88.
[3]?? 張明喜.讓智能化、信息化為植保事業再添一把火[J].河南農業,2019(02)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