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彥 姜中華 蘇建東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20)07-106-01
摘 要 國網J省S公司貫徹落實國網公司《關于在部分省公司開展大中城市和市縣公司業務集約融合試點的通知》工作要求,開展“基于資產管理屬性的縣級供電公司新型業務組織模式研究”,因地制宜探索組織機構優化和業務集約融合,著力解決制約基層單位管理轉型升級、市場快速響應、效率效益提升等體制機制問題。研究成果用于所轄Z公司先行試點,為探索“未來配網公司”組織模式提供參考。
關鍵詞 資產管理 縣級 供電公司 新型業務組織
一、研究背景
黨的十九大以來,拓展混改廣度深度和強化國有資產監督成為國企改革的兩大重點。中央明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一方面,推動混合所有制企業在資本引入的基礎上轉換經營機制,不斷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放大國有資產功能,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另一方面,“著力抓好監管體制機制完善,進一步提高國資監管水平”成為國資委的重點工作之一。開展基于資產管理屬性的業務組織模式研究,推進內部治理結構改革,提高企業資產管理水平,符合貫徹落實國企治理改革、積極主動適應新形勢新變化的需要。
國家啟動新一輪的輸配電價改革,建立基于有效資產核定準許收益及成本的電價回報機制,加強對電網企業監管,國資委對電網企業考核的重點從盈利規模向盈利能力轉變。電網企業必須提高整體資產利用率,開展資產管理改革,構建適應新形勢和電力體制改革的資產管理體系和組織模式。國網公司確立“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戰略目標。緊扣“中國特色”根本,堅持走符合國情的電網轉型發展和電力體制改革道路;追求“國際領先”,致力讓企業綜合競爭力處于全球同行業最先進水平;建設“能源互聯網企業”,推動電網實現能源互聯互通共享互濟。以互聯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電網,以共享共建持續增強電網產業和關聯企業活力,以降本增效促進能源系統跨越式發展,以一流資產管理體系保障電網基礎設施安全、高效、經濟運行。
二、現狀分析
S公司近年來承接國網建設試點工作并通過了國網資產管理體系驗收,資產管理體系建設取得一定成效,但縣級公司存在的一些不足仍影響著資產管理能力提升。一是資產價值性管理理念不深入。“重投入而輕產出”,電網投資與電量增長不成正比,同電網投資與電量增長相互匹配的監管要求存在較大差距。二是管理體系不健全。資產管理牽頭部門設置在運維檢修部,主要業務分散在多個部門,無法制定統一策略、系統性開展相關工作,影響資源優化配置,難以適應輸配電價改革要求。三是數據資產運用不足。縣公司業務數據分散于各個系統,歷史資料和數據不全,研究成果難以共享,無法帶動資產管理全鏈條提升。四是精益管理方法不明確。管理分散凌亂、基本規劃和溝通交流缺乏,資產變動頻繁、帳卡物不一致等現象比較突出。
三、策略建議
為提升企業資產管理整體水平,S公司深入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優秀電力企業,分析其資產運行、管理模式和變革過程。結合調研成果和自身實際,探索以資產管理屬性為根本、發揮縣級供電公司優勢的新型業務組織模式,設計與業務相匹配的資產管理組織架構,明晰資產管理部門職責范圍,激發資產資本屬性和活力,同時加強管控,確保電網安全,實現資產實物管理與經濟價值管理相統一。
結合縣公司服務區域、業務規模相對較小的特點,聚焦搭建“平臺型”組織,以“深化應用、提升功能、實時管控、精益高效”為原則,進行機構扁平化、服務一體化、資源集中化和管理精益化的新型業務組織模式設計。設計堅持四個準則:一是效益性,突出資產回報率,以精干高效為原則設計機構。二是適應性,確保業務平穩過渡,切實做好風險控制。三是穩定性,保持相對穩定,結合業務需要確定管理幅度,有計劃地穩步調整。四是連貫性,堅持業務驅動,確保職責合理承接,流程連貫順暢。
四、預期成效
1.推動公司戰略目標落地和實施。“平臺型”組織架構直接聚焦客戶需求,推進資源整合、組織優化,助力構建“強前端、大后臺”的服務新體系。對外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推動互聯網和供能服務深度融合。對內以業務協同、流程貫通為主線,推進職能整合,提高流程運轉效率。
2.提升以客戶為中心的響應速度。以資產管理屬性為根本的平臺型組織模式是緩解現有等級分明、結構固化的積極嘗試。有利于縮短反應的過程,聚焦用戶需求建立共同響應需求的項目團隊,實現與用戶及市場主體的深度互動,真正做到以客戶為中心,專業專注。
3.提升資產管理的效益和能力。由同一部門實現資產全生命周期管控,確保策略一致性和責權對等,資產管理職能高度集中,提高協調和決策效率。有利于系統考慮資產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和效益,有利于提高資產運營的效率和資產使用的效益,優化資產管理業務與流程,提升各環節業務效率,促進各項業務橫向協同。
4.促進公司管理能力的系統優化。圍繞“深化應用、提升功能、實時管控、精益高效”為目標的資產管理,將成為“強前端、大中臺、大后臺”的重要組成部分,帶動和促進公司在營商環境、電網安全、生產效率、員工保障、合作資源等方面的體系性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