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科言

摘要:我國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一支重要支撐力量,但中小企業由于企業治理結構不規范、風險大,容易受到商業銀行的信貸配給。但在面對信貸配給的情況下,不少中小企業依舊能夠獲得銀行的貸款,這與企業家密切相關。因此本文引入了企業家異質性這一因素,研究在信貸配給的背景下,企業家異質性對企業銀行借款融資的影響。
關鍵詞:信貸配給;企業家異質性;中小企業
一、引言
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一支重要支撐力量,在確保國民經濟穩定增長、緩解就業壓力、促進市場繁榮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但中小企業大多面臨信貸配給問題,難以獲得銀行貸款,這嚴重的影響了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能力,限制了中小企業的成長,制約了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
(一)信貸配給介紹
信貸配給是指信貸市場上存在的一種典型現象,即(l)在所有貸款申請人中,只有一部分人的需求得到滿足,另一部分人即使支付再高的價格(利率)也不能得到滿足;(2)一個貸款申請人的需求只能部分得到滿足,另一部分則被拒絕。
(二)我國中小企業面臨信貸配給的原因
我國中小企業面臨較嚴重的的信貸配給,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中小企業缺乏透明度和抵押擔保品,導致銀行難以獲取企業真實信息,貸款前難以對企業的借貸資格進行審查。另一方面,即使有高收益,銀行也不愿意投資風險高的項目。但中國的銀行大多數都是國有的,面臨有限的競爭,因此利潤激勵作用不大。
(三)本文研究的問題
雖然面臨信貸配給,但依舊有非常多的中小企業成功獲得銀行的貸款,我們認為這與企業家密切相關。企業家擁有一定說服能力和人脈,可能增大企業獲得銀行貸款的可能性,這受到企業家與企業的利益關系、企業家對企業的掌控能力的影響,因此本文引入企業家異質性這一因素,研究其對中小企業的銀行借貸融資水平的影響。
二、實證分析
(一)數據來源與樣本篩選
本文使用的關于中小企業的數據全部來自于國泰安以及色諾芬經濟金融研究數據庫2014到 2017年的數據。本文隨機選取了中小企業板塊的37家企業進行研究,選取上市的中小企業是因為在我國嚴格的上市企業信息披露制度下,上市企業在財報數據等方面更具可信度以及全面性。
(二)模型設定與研究設計
本文以以下模型為基礎對上述信貸配給與企業家異質性對我國中小企業銀行融資水平的影響進行實證性分析:
本文旨在分析信貸配給大環境以及企業家異質性對中小企業銀行融資水平的影響,因此模型中被解釋變量為體現銀行融資水平的銀行負債占比(BankDebt),解釋變量為體現信貸配給大環境的信貸配給程度(Ration)以及體現企業家異質性的企業家風險厭惡程度(ERA)、董事長持股比例(Shares)以及董事長CEO兼任情況(Duality),同時本文還引入了可能對銀行融資水平產生影響的企業的其他因素,如有形資產占比(Tangibility)、資產回報率(ROA)以及企業股份結構平衡性(Balance)。
(三)回歸結果預測
對于以上變量的回歸結果,本文以過往相關文獻為參考有如下初步的預測:
(1)?? 信貸配給程度:相對高風險的中小企業更加難以獲得資金,其系數應為負。
(2)?? 董事長持股比例與兼任情況:董事長持股過高會導致銀行貸款實際
上可能為個人所用,董事長兼任CEO也可能導致這種情況,風險較大,其系數應為負。
(3)?? 企業家風險厭惡程度:企業家風險厭惡程度越高,企業風險越低,違約可能性越低,其系數應為負。
(4)?? Ration*Shares和Ration*Duality:擁有更高股份或兼任CEO的董事長由于股份與職務的激勵會更加積極主動的運用自身資源尋求貸款,其系數應為正。
(5)?? Ration*ERA:企業家風險厭惡程度高的企業不愿意進行過多的負債來擴張企業規模,其系數應為正。
(6)?? 平衡性:強勢的大股東可以與董事長互相制衡監督,降低道德風險,其系數應為負。
(7)?? 有形資產占比:有形資產占比高的企業風險低,其系數應為正。(8)資產回報率:盈利能力強的企業違約可能性低,其系數應為正。
(四)實證結果與分析
(1)?? 描述性統計:被解釋變量方面,銀行負債占比的平均值為21.9%,可以看出銀行貸款仍是中小企業的一條重要融資渠道,但并非主要融資渠道;解釋變量方面,僅有11.1%的企業董事長與CEO由同一人擔任,董事長的平均持股份額為5.2%,信貸配給程度在三年內都遠大于1;控制變量方面,平衡性均值為75.2%,大股東還是占有了企業過半的股份,擁有極大話語權,中小企業的有形資產占比近半,資產回報率普遍偏低。
(2)?? 回歸分析:采用多元回歸,分別引入不同變量進行共計4 次回歸。第一次回歸中有Ration,Shares,Duality,ERA,Ration*Shares,Ration*Duality,Ration*ERA,以及Industry和year。第二次中加入了股份結構變量:Bal-ance,第三次加入了企業財務結構變量:ROA、Tangibility,第四次將所有變量進行回歸。
信貸配給程度和ROA的系數在四組回歸中全部為正,這與預測值不符,理論上,信貸配給會導致風險較高的中小企業難以獲得銀行貸款,所以企業的銀行負債占比會隨著信貸配給的上升而下降。但考慮到本文統計的數據為2015-2017年三年的數據,這可能是這三年里互聯網金融的飛速發展導致的,互聯網金融的飛速發展導致中小企業可以直接接觸到更多銀行之外的投資人,豐富了他們的融資手段。其余數值都符合預期水平,不作贅述。
(五)結論
本文研究了銀行信貸配給情況下,企業家異質性對我國中小企業獲得銀行貸款能力的影響。通過一系列實證數據的分析處理,我們發現在信貸配給的大環境下,董事長與CEO的分立能夠使企業獲得更多的銀行貸款,這是由于董事長與CEO分立限制了二者的權力,降低了道德風險;董事長持有更多股份以及更高的企業家風險厭惡程度也能使企業獲得銀行貸款的能力獲得提升,前者是由于董事長的股份激勵使他更積極的運用自身能力與資源去幫助公司獲得銀行貸款,后者使因為高風險厭惡程度讓銀行由于企業的低風險而更愿意放出貸款。
參考文獻:
[1]?? 程博.市場環境、企業家異質性與企業投資水平[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4,36(4):94-105,114.
[2]?? 羅正英,周中勝,詹乾隆.中小企業的銀行信貸融資可獲性:企業家異質特征與金融市場化程度的影響[J].會計研究,2010,(6):44-50.DOI:10.3969/j.issn.1003-2886.2010.06.007.
[3]?? 吳獻忠.中小企業信貸配給的原因及對策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8,(12):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