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英
摘? 要:高中信息技術是作為一門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基礎性必修課,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是眾多信息技術教師努力探索的一個新問題。本文我將結合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從備課、上課、設計練習幾個環節,來闡述如何利用情景創設、任務驅動和分層施教來提高學生對本課程的興趣,從而達到構建信息技術的高效課堂。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效課堂;優化設計;分層施教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不斷發展,信息素養必將成為公民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息技術也必將成為一個人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從本質上講,高中信息技術是作為一門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基礎性必修課程。但從目前實際情況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整體形勢不容樂觀,教學水平和質量都差強人意,究其原因,與智能產品的日益普及(特別是各類游戲產品的蔓延)不無關系,導致學生對課堂之上的信息技術學習,失去了應有的興趣。為此,構建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便自然成為當務之急。如何構建,我結合多年來的教學經驗,談談以下幾點做法。
一、備好課是高效課堂的保障。
教師在課前應認真深入鉆研教材,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針對教材特點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真正成為學習情景的創造者、組織者和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促進者,實現以“教”促“學”的目的。
(一)研讀教材
信息課本的特點是內容淺顯,圖文并茂,貼近生活,在備每一節課的教材時,必須明確教學目標,知道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除了課本中的資源外,要充分發揮網絡的優勢,搜集教學中需要的其他素材和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二)備好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備課時要做到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基礎、學習興趣等情況,根據學生的特點來設計課堂教學,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三)備好教學方法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有很多教學方法,比如講授法、任務驅動法、演示法、欣賞法、練習法、自學法等。教師一定要根據教材和學生的需要設計合適的教學方法,運用現代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獲取知識的能力。
二、上好課是高效課堂的關鍵。
教師在課堂上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有效調控課堂,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從而實現高效課堂。
(一)創設任務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任務的導入是課堂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第一步。如果任務導入就能吸引學生,那么他們會非常自主地、專心致志地去接受知識。比如,在講授Photoshop處理圖像的第一課時,因為圖層這個概念比較抽象,學生不容易理解,所以在導入新課時我先給學生展示了幾幅非常有趣的合成圖像,看似簡單的圖像,經過巧妙的加工合成后,就成了具有一定含義的作品,讓學生感受合成圖像的奇妙之處。并且通過對圖層的分析、移動、合并等操作,幫助學生理解圖層的概念。這些演示不僅能有效地活躍了課堂氣氛,更能大大地激發學生的創作激情。
(二)設計教學任務,深化自主探究
教師在設計教學任務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充分考慮學生現有的認知能力,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探究其中的原因。比如在學習位圖圖像和矢量圖形的區別時,我準備了幾張不同文件格式的圖形圖像,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操作去觀察它們之間的不同,然后引入類比的方法去歸納總結。對于自主探究獲得的知識,學生會覺得很有成就感,并且記憶深刻。
(三)提高任務難度,激發創造性學習
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如果太過順利,往往會降低他們學習的熱情。如果在教學中適當地提高任務要求,增加難度,反而會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去創造性地完成學習任務。比如在講授word中插入藝術字,很多同學都會忽視“藝術字工具欄”的使用,這時我提出了一個問題:同學們想不想把一張好看的圖片放在藝術字里呢?大家可以試著使用“藝術字工具欄”,相信你會做出和別人不一樣的藝術字。為了讓自己的作品與眾不同,他們會很主動、很有興趣地討論藝術字的效果,探索工具欄的使用,從而很好地完成這一任務。
(四)有意識“出錯”,激發學生積極性
教師在演示操作的時候,有時可以使用有意識“出錯”的方法,讓學生發現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講授Photoshop按鈕制作時,我故意問學生按鈕應該放在哪個圖層中?因為學生對圖層的操作不夠熟練,他們都回答應該放在背景圖層中。于是我按照他們的回答進行操作演示,學生馬上就發現了問題,同時也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加深了對圖層操作的理解。
三、分層施教,精心設計課堂練習是高效課堂的根本。
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學生在接受知識尤其是在訓練提高的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如果在課堂教學中采取“一刀切,齊步走”,勢必會造成優等生“不盡興”,中等生“不過癮”,后進生“不上路”的分化局面。因此,實際教學中,要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確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和練習要求,以因人施教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得。特別是在課堂練習這個環節上,更要精心設計富有層次的上機作業。具體的講,在練習題的設計上要有針對性,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有所區分,基礎較差的學生做基本練習,基礎較好的學生做拓展練習,讓所有的學生都有目的性地動起來,激發學生練習的熱情,讓他們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在學生完成練習期間,教師應注意巡視輔導工作,隨時解答學生操作過程中的疑難問題。
實踐證明,優化課堂教學,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作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氣氛活躍,讓學生在最優的課堂氛圍中完成學習和創造,收到最佳的課堂教學效率和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廣玲.淺談如何構建信息技術高效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