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越
摘要: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是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新生命,也是整個社會乃至國家的發展新力量,創新創業人才的儲備越多,國際競爭力也會越大,進而成為創新型國家。基于此,在本文中從高職學生創新創業的意義出發,解讀高職學生創新創業的激勵機制,分析高職院校的教育方式,從而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創新創業;激勵機制;教育方式
近幾年來,高職學生創新創業已經不再是一個陌生的詞匯,我國很多行業處處可以看到高職學生創新創業的勞動成果,并且國家和社會也在積極鼓勵與幫扶那些想要創新、創業、懷揣夢想的學子們,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需要新鮮的血液不斷注入才能永遠保持動力。因此,有必要對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激勵機制展開分析。
一、高職學生創新創業的意義
創新與創業是不同的兩個完全不同的詞語,但是又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創新就是利用我們現有的、已知的知識,去改良和打破舊的、傳統的事物。沒有什么事物會隨著時間的累積而一成不變,創造新的方式和方法,有利于我們應對新的情行和狀況。創業是將自己已有的資源累積起來,創造出屬于自己特色的行業,實現自身的價值和夢想。所以,創新與創業看似不同卻又緊密相連。
高職學生是接受過國家高等教育的一類人群,是這類人群中掌握專業技能的尖端人群,也是國家發展的新鮮血液,高職學生創業創新已經是大學校園內的一個發展趨勢,越來越多的高職學生們,通過對自己感興趣的行業的認知和積累,實現了自身的價值,淘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這也使得他們帶動了其他的高職學生們積極的投入到創新創業的隊伍中來,從而帶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高職學生們在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也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從而形成了良性循環,提高了行業整體技能水平。所以,高職學生創新創業的意義是符合時代性的,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高職學生創新創業的激勵機制
(一)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激勵機制的探索
高校對于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機制的探索還處于摸索階段,現在,激勵可以暫時分為“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兩種,學校頒發的獎狀屬于精神激勵,而獎學金則是物質激勵。這兩種激勵機制對于高職學生來說,雖然重要,但是,實現自身理想抱負和自身價值卻更為重要。所以,對于激勵機制我們也可以進行適當的改進,在學生們得到學校教授的知識,得到學校給予的激勵的同時,還可以通過學校提供的平臺實現自身的價值,從而掏到人生第一桶金,這樣的激勵機制可以讓學生主動去嘗試創新創業,形成井噴式的行業人才爆發。例如,職業工程技術學院鼓勵高職學生創新創業,可以和當地附近的工程開發商合作,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安全的環境下去現場進行授課和講解,學生可以合力去完成開發商給出的任務,進而讓學生們得到體現自身價值的機會,學生們也可以和當地企業洽談合作,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時,還得到了相應的經濟價值。這種激勵機制的改善,不僅實現了學校對于社會的價值,也實現了學生對于社會的價值[1]。因此,高校對于激勵機制的探索還處于萌芽階段,需要不斷的探索和改進才能逐漸地走向成熟。
(二)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機制的發展
現有知識是創新的基礎,如何讓學生們掌握已有的知識,去開創新的知識,這才是未來創新創業的發展方向。學生們在學校里只能從書本上讀到他們想要了解的知識,偶爾的實驗不能滿足學生們對于實踐操作的需求,因此,很多學生會覺得自己學到的知識沒有用武之地,漸漸地會形成學生厭學的不良現象。因此,如何在提高學生專業能力的同時,還能調動學生創新創業的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例如,軟件職業學院可以開展學生創業協會,鼓勵學生們踴躍報名,并分設很多部門,集思廣益的去開展社會創新創業的活動,研究如何做出一款便利與生活的軟件程序,或者利用社會資源去商談一些有意向的客戶,為客戶做出想要的軟件產品,學院還可以拿出一部分資金用于高職學生創新創業的啟動資金,積極鼓勵學生去實現自身的價值,在學院幫助學生創業的同時,學生們的成功也可以作為學校宣傳的一個重要案例,在幫助學生們成功的同時,學校也可以更大程度的廣招人才,從而也是達到提升學院整體實力的一個重要途徑。此外,學院還可以和社會企業高度合作,輸送專業人才,促進企業發展,從而實現學校、學生、企業和社會共贏[2]。因此,高職學生們的專業技術能力,也在學校和社會的幫助下得到了提高。
(三)改革大學學府的教育方式
從2010年到2020年,家長對于子女上大學最大的擔憂,一直都是孩子畢業就業問題,擔心高職學生畢業即失業的情況發生,已經有很多家長不再鼓勵子女去考大學,而是在相比于大學畢業即失業的情況下,不如讓子女盡早的去謀求一份不錯的工作更為重要。相比于傳統的教育方式,很多高校已經開始嘗試不同的教育方式,來鼓勵和帶動高職學生創新創業問題。例如:師范職業學院作為為社會輸送教師人才的搖籃,鼓勵高職學生創新創業的同時,可以將目光放在國際社會的發展上,英語對于當今時代是一門很重要的語言,從外交、金融、制造、出口貿易等方面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技能,可以鼓勵學生成立英語班,網上教授那些想要學習的人群,從而實現自己的價值[3]。所以,改進傳統的教育方式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從而帶動高職學生創新創業的積極性。
結論:總而言之,高職學生作為國家知識儲備人員的基礎,高校需要在激發和鼓勵他們積極進取的去學習先進知識的同時,也要注重對他們想要創新、想要創業的想法的培養和支持。而在此基礎上,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激勵機制的研究與探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靠我們共同來完成。
參考文獻:
[1]豐曉芳.基于專業教育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機制探索[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8(12):219.
[2]魏曉光,張倩,陳欣.基于資源協同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發展研究[J].統計與管理,2018(10):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