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亞男
【摘 ? 要】德育,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實現素質教育的載體。在美術教學中,實施德育,可以培養學生思想品質,能夠提高美術學科的美育能力。本文以德育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為研究對象,對德育的定位進行分析,并對如何利用美術課堂,實現德育提出幾點建議,希望給素質教育進一步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德育;美術;課堂教學;滲透
中圖分類號:G623.75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29-0033-02
【Abstract】Moral education is a part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a carrier of achieve quality education. In art teach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can cultivate students' ideological quality and improve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ability of art subject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applic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art classroom teach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alyzes the positioning of moral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use art classroom to achieve moral education, hoping to help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Keywords】Moral education; Art; Classroom teaching; Penetration
美術學科,具有培養學生審美能力與鑒賞能力的優勢,是學生學習生涯中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利用美術課對學生進行德育,可以提高美術教學質量,同時能夠培養學生良好品質,對學生身心發展具有促進作用。本文就此進行分析。
一、美術課堂教學中德育的體現與定位
(一)課堂教學中體現德育
在課堂教學中,師生的互動、教材內容都蘊含著豐富的德育素材。教師可以利用自身的文化素養與專業能力,對學生進行熏陶,將教材中描述的知識點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傳遞下去,增加教學的活躍性。
(二)師生角色定位
學生的主體地位是保證德育實施的重要因素,也是促進美術教育發展的關鍵。在新課改背景下,要求教師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使學生養成積極的學習習慣。若想發揮美術德育的功能,應明確學生定位,將此作為教學方案設計的依據,并在課堂上實施教學行為。德育中,應明確教師定位,發揮教師的引導的工作,滲透德育內容,使學生在學習中素質與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三)教學過程定位
教學過程是實現德育的媒介,也是德育與美術有效結合的關鍵。在美術教學中,重視教學過程,明確德育的重要性,利用教材內容進行德育教學,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二、美術課堂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策略
(一)興趣導入,培養學生思想態度
在傳統教育影響下,學生對美術學習興趣不高,認為美術學習對自身成長沒有幫助。無論家長還是教師,都希望學生能有一個好成績。美術作為副科,并沒有引起學生的重視,很多學生參與學習積極性不高。為了利用美術學科的特點實現德育培養,教師需要從激發學生興趣入手,通過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潛移默化滲透德育,從而獲得更好的德育效果。那么如何激發學生興趣,將德育素材滲透在課堂上呢?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點入手:第一,情感導入。美術教學中,應發揮教師的優勢,利用生動活潑的教學語言進行美術知識教學,使學生在良好語言的熏陶下產生學習的欲望。課堂教學中,增加與學生互動,利用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使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第二,利用學生熟悉的內容進行教學。美術教學內容比較豐富,與生活息息相關。實際教學中,將學生生活有關的內容與教材結合,利用熟悉的內容作為入手點,以此增加教學的趣味性。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元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加強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探究學習,是實施德育的關鍵。
(二)作業設計中,滲透德育內容
美術作業,是鞏固學生繪畫技能,提高繪畫水平的一種方式。在作業設計中,可以融入德育內容,使學生在實踐中提升美術素養與道德修養。美術作業設計形式有很多種,如繪畫、鑒賞等。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選擇作業設計方式,再進行德育滲透。以學生自主繪畫作業為例,在布置作業時,明確要求,規范學生繪畫過程,發揮學生創新意識。藝術具有創作的特點,需要學生發揮想象力,將抽象內容直觀化,展示對藝術的理解,體現自身的藝術素養。為了學生更好繪畫,則要求學生全神貫注、認真仔細地描繪作品,將自己的情感通過作品中展示出來。
(三)教學評價中滲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教學評價,不僅可以呈現學生學習情況,同時可以提高教師對美術教育功能的認識,提高整體教學水平。在教學評價中滲透德育內容,可以提高學生思想認知,促使學生三觀升華。傳統教學中,成績是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忽視學生學習過程與情感提升。
在素質教育下,可以采用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的方式,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評價,使學生獲得成就感。教師評價過程中,增加學習過程評價比重,使學生意識到自己的繪畫中的優勢與不足,并在后續學習中提高。
(四)激發學生創作欲望,培養學生個性
美術教學中,展示學生的優勢,發揮其想象力,引導其利用學習知識進行創作,在事件中獲得成功,形成個性獨特。學生的想象力非常豐富,對同一事物的看法千奇百怪。美術教學中,改變傳統固定教學模式,根據學生身心特點,為學生提供創作的空間與機會,使學生在自我創造過程中,情感態度得到升華。在學生創作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培養學生各方面素質與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
三、結語
學生綜合素質教育,關鍵在于德育。在人的素質結構中,德育也是最重要的素質,它不僅是指道德品質,也包括健康的心理素質、頑強的拼搏精神和適應社會能力,還包括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元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評價,實現德育的滲透,使學生得到美的享受與熏陶,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完美,才是教育的關鍵。
參考文獻:
[1]鄒春安.傳承家國情懷綻放藝術之花——培智學校美術愛國主義教學實踐研究[J].教育觀察,2019(29).
(責編 ?吳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