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紅
摘 要: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人們邁入了一個全新的媒體時代。融媒體是立足于各類新媒體的發展,逐步融合而成的一種形式,也是未來媒體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在融媒體的背景之下,傳統的傳播格局被改寫。尤其是隨著大數據的出現,媒體行業挖掘新聞的能力更強,也可以實現精準投放,用戶可以獲得更好的閱讀體驗。而作為傳統的紙媒也應該面臨改革和創新。本文就融媒體環境下報紙新聞采編工作存在的幾點問題進行分析,提出融媒體環境下創新報紙新聞采編工作的策略。
關鍵詞:融媒體;報紙新聞;采編;問題;創新
中圖分類號:G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22-00-02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人們的思維以及生活習慣發生著變化。尤其是進入新媒體時代之后,新聞行業在不斷地加強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之間的融合、互動,兩者之間的優勢更為明顯。融合的不斷推進也給報紙新聞采編工作帶來了挑戰。傳統的報紙新聞采編工作必須進行創新,才能夠適合當下時代的發展,在新聞行業占據一席之地。因此,必須加強對融媒體環境下報紙新聞采編工作的研究和創新。
一、融媒體環境下報紙新聞采編工作存在的幾點問題
融媒體時代的到來給新聞行業帶來了機遇,同時也面臨著重大的挑戰。分析當下報紙新聞采編工作,發展的空間逐步被擠壓、傳統紙媒的優勢逐步被弱化等,這些問題都阻礙紙媒在新時代的發展。因此必須對其在融媒體環境下存在的幾點問題進行分析。
(一)未及時調整好工作理念
信息技術在快速的發展,融媒體時代,工作環節也發生著變化,但是有很多的從事報紙行業的新聞工作者,長期受到傳統媒體工作方式的影響,在時代的變化之下沒有及時的轉變思路。這就使得新聞采編工作在實際處理時與時代脫軌,最終造成新聞報道的內容和大眾口味不相符合,長此以往則會影響報紙的受眾率。
(二)新聞采編工作的時效性不能得到保證
現如今新聞開始進行多元化的傳播,而報紙在采編環節缺乏時效性,和新媒體的新聞采編相比,明顯較為滯后。傳統紙媒的優勢在逐步弱化,無法滿足時效性,自然不能和其他媒體形成競爭的優勢,也會影響報紙行業的發展。
(三)受眾群體在逐步流失,受眾需求在發生變化
新媒體具有交互性、開放性,同時沒有時間和地域的限制,這是傳統媒體無法相提并論的。用戶在手機上用手指點點就可以看到各種新聞。而報紙在這種形勢之下其競爭力就在逐步下降,尤其是80后、90后這一代本身就缺乏對報紙的關注度和情感。隨著各個新媒體的出現更使得這類人員流向其他平臺。除此之外受眾需求是在變化的,傳統的紙媒并不能夠為用戶打造個性化的新聞,往往都是按照固定的內容排版,這使得用戶在傳統媒體中占據被動。而新媒體平臺中,可以利用大數據精準定位用戶的需求,根據用戶的實際情況推送相應的新聞,繼而真正實現個性化[1]。
(四)較為單一的載體平臺,使得紙媒的競爭力下降
融媒體時代的特質即是載體平臺的多元化,也是傳統紙媒需要轉型的方向。但是從當下的報紙發展情況來看,缺乏對載體平臺的構建,影響了整體創新的效應。比如在采編環節缺乏互動性、無法和新媒體時代的發展和傳播相提并論。報紙在當下屬于一個非常狹窄且單一的媒體,這也是阻礙采編工作創新和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報紙和新媒體缺乏融合度,也影響了最終平臺的發展。
二、融媒體環境下創新報紙新聞采編工作的策略
(一)轉變思想,實現傳統媒體的升級
紙媒要轉變思想,和新媒體進行聯姻,實現傳統媒體的進一步升級和轉型。首先作為報紙行業要創新新聞采編的構建過程,加強和新媒體新聞的連接和導入,提高采編水準。其次需要吸取當下較為先進的采編方法,在報紙新聞中構建互動模式,實現報紙的真正轉型。另外與新媒體之間的融合也是必然趨勢,傳統紙媒要加快和新媒體的結合,促進傳統報紙新聞采編的轉型。總而言之,在融媒體環境下,紙媒應該加快轉變角色,發揮出自身的優勢,做好新聞采編工作的創新。
以從事新聞采寫的傳統紙媒記者為例,融媒體環境下,記者需要轉變之前的采訪思路,創新采訪手段,熟練操作和運用數字化采訪工具,才能更好適應融媒體的快速發展。既要堅持內容為王,還要充分運用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媒介形態,形成立體式報道。同時,在報道呈現上,無論是語言風格還是編排方式等,傳統紙媒和新媒體平臺都要各有側重,以適應不同的受眾群體閱讀需求。
(二)搭建新媒體新聞采編平臺,提高采編的時效性
融媒體的背景之下,要求傳統的報紙新聞采編工作必須要加強和新媒體的融合,進而實現工作的創新,提高報紙媒體在行業中的競爭地位。應以新媒體平臺為基礎來搭建相應的采編平臺,作為工作人員要積極地適應新的工作環境,保證發揮出新的采編平臺的時效性。尤其是在構建新聞采編的互動環節時,一定要從用戶的心理特點出發,找到吸引用戶的點,繼而將新聞采編工作進行創新。首先,要確保兩者融合時的深度以及廣度,基于新媒體進一步拓展采編的路徑,提高最終的時效性。其次,要基于時代的特點,創新采編的模式以及語言風格等,以便更好地將受眾細分,提高新聞媒體在傳播時的影響力[2]。
當前,很多傳統媒體為更好適應融媒體的快速發展,都搭建了融媒體平臺和融媒體指揮中心,統一調配記者、安排線索,對記者稿件進行編輯后,分發至報紙、網站、手機APP客戶端等不同平臺進行推送,提高采編時效性,服務不同受眾群。
(三)發揮新聞編輯在采編工作中的主導地位
報紙和融媒體相比,時效性以及信息量都沒有太大的優勢,在傳統媒體時代和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角色定位是不同的。例如,在傳統媒體下新聞編輯主要是對新聞的內容進行篩選并整理,最終發表。而在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除了需要有扎實的文字功底之外,還要擁有一定的信息技術整理能力,發揮出自身信息論壇中的主導性地位,需要能夠對新聞信息進行編輯甚至是解析。在新聞內容中,要包含編輯對新聞的觀點和看法,發揮出新聞的創新優勢。
(四)創新信息編排的方式
創新報紙新聞采編工作時,編排工作的創新是非常重要的,其會影響到用戶的閱讀感受,也會給報紙新聞媒體帶來不同的閱讀數量。因此,在融媒體時代,要加強創新信息編排的方式,基于用戶的特點出發,發揮出新聞的獨特視角,吸引更多的用戶進行觀看。新聞編輯可以吸取傳統媒體以及新媒體兩者編排方式的優勢,深入挖掘事件的背景、信息,融入專業化用語,保證用戶可以在簡潔的內容中獲得較為準確的信息。
三、結語
融媒體時代,報紙新聞行業只有不斷創新和改變,才能夠占據新聞行業的競爭性地位。首先需要轉變思想,加強和新媒體的結合實現傳統媒體的升級。其次需要借助新媒體來搭建新聞的采編平臺,進一步保證采編工作的時效性。另外,確立新聞編輯在采編中的主導地位,明確新聞編輯的工作職責,最后需要對新聞編排的方式進一步創新,吸引更多的用戶,促進報紙新聞媒體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路建新.融媒體環境下報紙新聞采編工作如何創新突破[J].科技傳播,2020(04):57.
[2]王凱.媒體融合背景下報紙新聞采編創新策略研究[J].傳媒論壇,2020(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