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全
山東省膠州市第九中學
當前時代是一個競爭極為激烈的時代,在進行人才培養的時候,如果不能夠幫助學生盡早樹立正確的人生規劃發展方向,明確自己學習和奮斗的目標,這樣是極不利于人才的成長及發展的。在開展人生規劃教育課程的時候,如果在初中階段就能夠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做好人生規劃課程教育,對學生以后的成長及發展必將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下面,筆者將對該問題進行詳細的論述。
在國外人生規劃教育又被稱為生涯教育,其正式誕生的時間為20 世紀70 年代初,但是早在20 世紀中葉美國學者帕森斯就曾提出過職業輔導的理念,職業輔導理念可以說是生涯教育的前身,經過近半個世界的發展,國外的生涯教育發展已經比較成熟和完善。國外生涯教育與國內最為明顯的區別就在于,國外生涯教育是從學生入學之初,即進入幼兒園學習時,就已經將該理念納入到了教育計劃中,并在教學中滲透,使得每個學生在學習知識的時候,通過生涯學習,都能給獲取對自身有用的生涯教育知識,這對于學生今后的成長及發展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
而我國的人生規劃教育發展起步時間比西方國家晚,而且該教育的課程設置主要是在大學里,被人們稱為“就業指導課”。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學生將來走出大學校門成功就業的。在我國中小學教育體系中,人生規劃課程教育還處在推廣階段,大部分地區對于該理論還比較陌生。廣東省在2008 年出臺了相關的文件,嘗試在中小學推廣人生規劃教育課程,但是直到2010 年這方面的教科書依然未能落實到各個學校,該課程的落實還存在較多問題。
1.教師對人生規劃課程的關注度不夠
長期以來,我國所實施的都是應試教育,學生要想進入好的高中、好的大學就必須要學好文化課知識,在考試中取得高分,在這種教育形勢影響下,教師的教學方法受到了嚴重影響。在初中階段的教學中,許多教師認為初中生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配合自己的教學,學好書本知識,將來考一所好高中和大學。此外,還有一些教師認為初中生年紀小,性格多變,即使現在做好了人生規劃,在將來可能還會發生各種各樣的變動,所以,在初中階段并非是滲透人生規劃課程教育的最佳時期,而在學生進入到大學以后,他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知識,心理發育成熟,在這個階段進行人生規劃,能夠在學生將來就業求職的時候,為學生提供更好的發展方向。因此,大部分初中教育對人生規劃課程的關注度都不是很高。
2.初中生人生規劃意識還處在懵懂階段
初中生的好奇心重,進入初中之后,尤其是在初二、初三階段,學生的心理會發生明顯的變化,他們的求知欲變得更強,內心渴望像成年人一樣能夠獨立自主的面對生活。但是,初中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校園里面度過,他們的社會經驗少,生活閱歷不夠豐富,對于外界的認識不足,對于自身的優缺點也不是很了解,這使得他們對自身缺乏一個清晰的認識,有的學生甚至還會產生迷茫的情緒。
1.課程設置要與人生規劃教育相適應在初中階段的教育教學中,要想做好人生規劃課程開發與實施工作,首先教學課程設置要與人生規劃課程教育相適應。初中生剛剛從小學階段進入到初中學習,他們需要從學習、生活、思想認識上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尤其是進入到初中之后,學習壓力增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在這個階段學生很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困惑,比如說,有的學生在學習知識的時候,找不到學習的目標,認為自己是為了老師和父母學習,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學習缺乏動力;還有的學生可能會出現早戀問題,無心學習對于自己的未來也比較迷茫。在初中三年里,可以說是一個人變化比較大的三年,在這個階段開展人生規劃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他們能夠健康的成長。
2.提升教師及學生對人生規劃課程的認識
人生規劃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是一向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它的落實必將會打破學生傳統的知識認知,比如說,在生活中可能有教師和學生家長片面的認為人生規劃是未來的事情,初中生現在的年齡還比較小,人生規劃課程可以在以后再進行落實,當前學生只需學好文化課知識就足夠了。而學生則對人生規劃認知處在懵懂的狀態,在學習時也會受到父母和老師的影響。所以說,也好開發和實施好人生規劃課程,必須要提升教師對該課程的認識,使他們認識到人生規劃課程的積極意義,發現人生規劃課程的優點,這樣才能更好的落實相關工作。
總之,人生規劃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是一個極為漫長的過程中,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學生的年紀還比較小,對于自身未來發展方向缺乏一個清晰明確的認識,人生規劃多是由父母和教師確定的,他們對自身的認識不足,人生規劃目標不明確。而從教師的角度來講,當前人生規劃教育還未能大面積的推行,教師們對其認識也不夠充分。所以說,要做好人生規劃課程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和精力才能真正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