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郵南海中學 江蘇省 揚州市 225600
任務教學法是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層次和學習興趣,制定學習任務的一種方法。要求學生在“做中學”,并旨在將語言教學任務化、真實化,使得學生在有目的的交際活動中來學習和獲得語言能力。老師可以通過任務教學法根據學生在任務完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主動挖掘知識的內涵,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時,不僅需要掌握英語知識,還要掌握一些英語技能,運用這些技能解決考試中面臨的各種問題。
在傳統英語教學過程中,大多數初中英語老師都是將單詞、語法、發音等部分分開進行教學,而這樣并未能因材施教,全員“一刀切”忽略個別優勢劣勢;用統一的教學標準對學生進行英語教學,忽視學生在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上的差異。而新型任務教學法要求對于不同水平的學生,老師布置的任務也要不同。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活動的時候,要從課程計劃學科課程標準的統一要求出發面向全體學生,同時又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有的放矢的進行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基礎薄弱的后進生,中等努力向上的黑馬學生,以及拔尖刻苦的尖子生,都需要予以不同的任務和發展速度。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掌握程度進行任務教學,不僅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下一步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師作為引導者,學生才是學習過程中真正的主體部分。要想課堂教學得以順利展開,教學設計是關鍵所在。要把握整體的教學思路,根據學生不同的層次,進行針對性的教學,進而加強所有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之后,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能力差異,根據學生層次劃分,來制定層次化的教學目標,要確保每一個教學目標,都能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對英語學習和發展的需求,爭取讓所有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都能得到發展與提升,有效促進初中英語的教學效率。同時發揮智慧設計多元教學方式以及多元評價方式,通過創設情境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從而做到真正優化課堂教學。如在學習虛擬語氣的用法時,教師可以借助電影情節來創設教學情境,在習得知識的同時,使得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變得趣味十足,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與學習積極性。教師的教學智慧也就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被激發、生成與顯現。
英語閱讀部分一直是個極其學生興趣的難題,也使我深刻思考了學生積極性高課堂的構成。
格斯托洛姆提出,拓展學習以及任務教學理論中概念的形成總是起源于一個簡單的關系,并且經歷從“質疑→困境分析→構建新實踐模式→檢驗新實踐模式→實施新實踐模式→反思過程→鞏固新實踐模式”的循環過程。這讓我結合自身上課反饋深思,發覺情境在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性,嘗試設計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和練習語言的任務。基于學生背景,遵循其的認知規律,從而設計高標準的教學活動,明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與此同時,我們亦不能忽略語言鋪墊對于課堂生成的重要性,閱讀教學應由注重測試和閱讀結果為目的轉向以注重創設情境、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關注閱讀過程本身為目的。例如,在試講過程中,我會有意識地在給出任務時,去創設一個情境,學生的思維會被積極帶動起來,而并非被動填鴨式接受課程內容。
逆向教學需要從“文本取向“到”作者取向”,要求教師在一個寫作主題開始之前,就首先考慮學生學完這個主題,能夠做什么。從而去激發學生的興趣以及主觀能動性,在教學活動中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從而使學生在融會貫通的掌握知識的同時,充分發展自身學習能力。與傳統的應試方法不同,根據學生自身語言水平和學識背景,情感取向決定文章內容,給予學生自我表達的欲望動力和機會,學生將不再是寫作文應付老師和考試,而是真正熱愛這樣一件能表達自己的事情,與日常生活相結合,極大程度激發興趣。
逆向課程設計的第二步是制定評價方法和標準,這可以為教學內容的調整提供依據。而要想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過程性評價就顯得很重要,因為該評價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力和管理能力。此外,以學習活動為依據的過程評價方式從“教師主導”到“師生互動”,教學過程中需要包涵學生積極參與,老師的課程評價就需及時給出,積極正能量的評價優先,委婉指出問題,并根據學生情況改善課程進度,是師生互動交流智慧地課程行動,這才是有效調動主觀能動性的優勢教學。逆向教學需要教師從觀念,能力,具體策略等方面一并變革,才能達到最大效果,謹記教學任務,加強對學生的引導,真正成為學生英語學習的促進者,以及英語教學內容方法的研究者。
總之,任務型英語教學需要我們打破陳舊的教育常規,養成在教育情境中行動的意識,最大程度培養學生能力和學習積極性,是我要學而不是要我學,這才是將孩子們培養成人的王道。在教學中,教師的教依賴于學生的學,學生的學離不開教師的教,教與學是辯證統一的。因此初中英語教師需要加強基本理論知識的教學同時增強教學的實踐性,重視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操作與活動,提供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培養學生課程理論聯系生活實際的學風,以及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在從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必須面對不同的教學情境、不同個性的學生,因此教師必須形成在教育行動中不斷反思的能力。讓我們緊跟新課改號召,打破傳統,超越革新,彰顯初中英語教師教學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