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三亞市實驗小學
小學體育教育可以提高小學生的動手能力、團結協作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等,不僅有利于小學生的身體健康,還有利于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為小學生的終身教育提供保障。但是,目前的小學體育教學面臨著諸多困境,阻礙了學生的身心發展和素質教育的推行。因此,研究小學體育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鑒于此,筆者對小學體育教學的現狀分析與對策進行了初步探討。
1、育課開課率不足。根據我國憲法、教育法、義務教育法和體育法,學校體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必須德、智、體全面發展。中小學校也必須開設體育課,開展體育活動。然而根據調查目前小學學校中有眾多的學校體育課開設的很不規范,有些學校開設的課時不夠,有些山區小學就根本沒有開設體育課。
2、體育師資缺乏,教師隊伍不穩定。尤其農村學校體育工作,沒有一定數量和質量的師資隊伍,顯然是空泛之談,目前體育師資隊伍的建設中做出了大量的工作,但因人口眾多,教育規模大,仍然不能滿足中小學校的需要,加之學校編制等問題,造成學校存在大量不合格的兼職或是代課的體育教師,特別是農村鄉村小學學校體育教師更為缺乏。另外由于社會的偏見,不公正的待遇,造成了一部分已在體育教學崗位的體育教師流失。因此,這種局面無疑嚴重地制約了中小學體育的發展。
3、體育教育經費投入不足。目前農村學校的體育經費遠遠滿足不了正常開展體育的需要。農村經濟與城市經濟的差別決定了其投入學校體育經費的比例。雖然近些年農村經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國家對農村教育的投入保持了增長的勢頭,但是與所需要的體育經費差距仍然較大,貧困地區和不重視體育的學校其經費更是少得可憐,許多學校體育教師反映,學校體育工作的最大問題是體育經費不能保證。由于體育經費的不足,一直阻礙著農村學校體育的快速發展。
4、學校領導不夠重視,體育教學質量較差。某些學校領導對學校體育是“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就不要”的態度,為了保證升學率,以犧牲體育為代價,集中時間和精力抓好文化課的學習。“以勞代體”的思想嚴重,認為農村學生離家和學校較遠,走的路多,再加之家務勞動及農活繁忙,所以就不需要體育了。特別是在偏遠的鄉鎮中學,學校領導對體育是很少過問。這無形中導致學校體育得不到重視,體育教學質量也會受到影響。
5、體育場地器材匱乏。體育經費的嚴重不足勢必造成體育場地器材的匱乏和短缺。從小學體育發展現狀來看,場地、器材缺乏越嚴重。有的學校場地凹凸不平,全是泥土場地,更不用說田徑場了。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都離不開一定的場地器材條件,體育場地器材的嚴重短缺,是學校體育教學及課外體育活動受到嚴懲影響的重要原因。
為了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教學水平。針對上述小學體育教學現狀中出現的問題,解決小學體育教學中問題的對策可以從樹立體育教學理念、豐富體育教學內容、提高體育教師素質和合理開發體育器材四個方面人手,下文將逐一進行分析。
1.樹立體育教學理念
要發展小學體育教育,應樹立現代體育新理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大力宣傳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體育教育思想,重視體育教學的地位,在注重知識和技能傳授的同時,更新或轉變教育理念,強化素質教育的育人理念,深化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和課外體育活動改革,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只有提高對體育教學的思想認識,把增強學生體質納入到學校教育的重要軌道上來,才能更好地達到完成教學任務和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效果。
2.豐富體育教學內容
體育教師在具體安排教材時,應豐富體育教學內容,完善體育教學方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學方法應力求多樣化、興趣化。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采用兒童化、興趣化和游戲化等多樣的教學手段來豐富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參加體育活動興趣,對小學生有較大的吸引力,如運用游戲化或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進行球類學習,用分層次模式進行跨越式跳高教學,都可以更好地調動小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提高體育教師素質
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是提高體育教學的重要前提。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完善小學體育師資隊伍建設,可以從兩個方面采取措施,一方面可以鼓勵一些高等師范院校體育教育專業的畢業生進入小學任教,配備專職的體育教師,逐步提升小學體育教學的師資隊伍水平,另一方面在職的教師可以利用業余時間進修,使教師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精神得到進一步地發展,不斷提高體育教師的個人綜合素質,引導體育基礎教育改革向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邁進。
4.合理開發體育器材
場地器材是實施體育教學工作的物質基礎,合理開發體育器材是實施體育教學強有力的物質保障。小學體育教學的實施必須要有一定的場地和器材作保證,才能為順利完成學校體育目標提供有力保障。學校要加大對小學體育教育的財政支持,加大對體育器材的投入,改變小學體育資金投入不足的現狀。另外,在合理利用現有的場地和建筑的基礎上,還要善于挖掘社會上的體育教育資源,盡可能地利用社會對學校體育建設給予物質上的支持和幫助,緩解目前體育設施與教育需求之間的矛盾。
總之,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發展,優化小學體育教學,對學校而言,應加大對小學體育教材的投入,合理開發體育器材,完善學校體育設施;對小學體育教師而言,小學體育教學應樹立在體育教學理念的基礎上,不斷提高體育教師自身的素質,豐富小學體育的教學內容,通過知識之間的滲透與聯系,全面發揮體育教育的效能,達到全面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