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南縣靈溪鎮靈江學校
當前初中生多數存在不理解、不關心他人的心理,做事情很少能夠顧及他人的感受。長期下來,這些心理和行為都會影響學生的健康發展。這是當前初中班主任在加強德育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的問題。而角色互換這個方法可以幫助班主任改善這一問題,甚至是克服這一問題。因此,初中班主任應該盡可能地探索角色互換在德育工作中的有效運用。
所謂角色互換,就是兩個人彼此之間互換身份,并站在互換后這個人的視角來重新觀察事物,并獲得真實的感受。具體而言,角色互換可以發揮以下的重要作用:首先,角色互換可以促使初中生正確認識自己。在班主任德育中,學生若是能夠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便可有針對性地克服自己的缺點,發揚自己的優點,有利于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建立自信心,樹立健康積極的學習生活態度[1]。其次,角色互換可以幫助初中生正確對待學生與學生之間表現出來的差距,不管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若是學生存在過多的攀比心理,就容易沉浸在不必要的自卑情緒之中。只有正確處理彼此之間的差異,才能認識到憑借自身的努力,也可創造較高的社會價值,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的道理。最后,角色互換可以讓學生樹立起客我心理。若是一個人可以將自我心態放低,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就可促進自身心理的成熟發展。而角色互換可以達到這一目的,初中班主任應該著重通過角色互換的方法來推進德育工作。
角色互換法在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面的運用形式并不單一,筆者主要提出了以下一些建議:
師生之間的角色互換是非常普遍可見的角色互換方式,主要是教師讓學生站在教師的角度看問題,尤其是在德育工作中,教師讓學生身處自己這個位置,可以促使學生更好地感受教師的職責和教師承擔的壓力,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師的工作。同時,學生站在教師這個角度,還可以聯想到自己身為學生時的所作所為,可促使學生針對自身存在的不足進行反思。比如某班主任在班上發現A同學在課堂上和其他人說話干擾課堂紀律,他出聲糾正了幾回,A同學過了一會又恢復原樣,在課堂上還是樂于找其他同學聊天。于是該班主任后來舉行了一次“我是老師”的角色互換德育活動,讓學生充當老師的角色,對班級行為進行管理與教育。A同學也參與到了這個活動中來,當他看到下面的同學在課堂上隨便講話,自己卻很難讓他們收斂時他就認識到了班主任的難處,同時認識到了自身行為的錯誤。這樣的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幫助學生認識錯誤,自我糾正,達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學生與學生之間本身就不可避免地存在差距,學生若是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便可保持一顆平常心,將自己的心態放平[2]。在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若是教師能夠有效引導學生進行彼此之間的角色互換,師生都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就可以讓學生消除內心的不平衡感。比如班主任可以借鑒“變形計”這類紀實節目的情景來展開角色互換的活動,促使學生學會換位思考。例如班主任選擇班里比較富裕的學生和班里家庭條件一般的學生相互交換身份,親身經歷平時這個角色需要經歷的事情,通過真實的體驗感來促使學生感悟這個角色所需承擔的東西,并且領悟其中蘊含的道理,讓學生學會依靠自己的努力來爭取自己想要過的生活,以積極奮進的姿態迎接未來。
在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可制定合適的德育主題,組織學生展開角色演繹活動[3]。這一活動可以由幾個人輪流來互換角色,體驗不同角色的人物心理,促進初中生的心理成熟發展。比如班主任可圍繞著“學會交朋友”這個主題來進行角色演繹,根據交往圈中親近程度的不同來決定不同角色的人物。比如人物可以包括自己、損友、益友、諍友等角色。學生可以彼此互換角色,站在各種不同朋友的角度來看問題,然后懂得善交益友、樂交諍友和不交損友等人際交往道理。
綜上所述,角色互換法在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能夠讓學生認識自己,并理解他人,善于在換位思考的思維模式下做人做事。在這樣的情況下,初中學生的身心都可獲得很好的發展,還能提升初中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有利于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
綜上所述,角色互換是一種相互交換身份,站在不同角度來看待問題的體驗方式,將其應用在初中班主任德育中,可以起到很好的德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