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沖
蒼南縣靈溪鎮第一小學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態度、習慣養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所以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保證每一個小學生都能養成自主學習能力。積極性和系統性是自主學習的兩個特點,只要學生擁有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就能充分發揮自己主體地位的作用,也就拓寬了得到知識的路徑。只要學生能夠自發地去學習,就可以說是擁有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就能夠了解到語文的優勢,將語文變成是自己的興趣愛好,將語文課堂視作一種享受,就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厭學狀況,也能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
新課標規定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必須為學生營造平等、民主的學習氛圍,將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交還給學生,而自身在教學中處于引導者和組織者的地位。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創造輕松、愉悅、和諧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之中,從而逐步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要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還必須創新課堂的形式,積極采用靈活、有效的方法,組織、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采用“先學后教”的模式開展教學活動。即引導學生提前自主學習,然后將學習的成果反饋給教師,教師根據學生反饋的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
比如,筆者在教授小學三年級《拉薩的天空》這篇課文時,就采用了“先學后教”的策略。筆者在前一天讓學生預習這篇課文,認識生字和新詞,并反復誦讀課文,體會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的運用,感受作者對拉薩天空的贊美之情,并搜集關于拉薩的資料,然后在晚上8 點以前將預習的成果通過微信群反饋給我。我根據學生的反饋,制訂了專門的教學計劃。第二天上課的時候,我先是針對學生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講解,然后讓學生出示了他們搜集到的拉薩的資料,之后采用小學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小組中交流探討,品味文中的語言美,感受拉薩天空湛藍、透亮的特點。最后我還引導學生對自身的感悟和體驗進行了總結。這堂課上得非常成功,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了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孔子曾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就是思考,就是問題意識。要想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要培養他們的問題意識,只有他們能夠發現問題,才能帶著問題去學習,去自主探究,從而解決問題。
比如,在教學四年級的《云雀的心愿》這篇課文時,我就圍繞課文的題目給學生設置了這樣的幾個問題: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大森林有什么作用?破壞森林的后果是什么?同學們帶著這幾個問題開始了自主探究學習,而且學的效果十分明顯。當然,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設置的問題必須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難度,讓學生既能在課堂上解決,回到家后又能引起思考,從而把學習從課堂引申到課外,使學生在家也能進行自主學習。這樣,時間長了,自然就能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自然也就增強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新課程標準提倡教師采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所謂自主學習,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參與課堂教學,自主預習、自主學習、自主復習,提升語文素養。
例如,小學語文一年級《吃水不忘挖井人》,由于課文背景距離現在比較遙遠,所以教師先布置要學習的內容:盡自己的能力搜集有關毛主席的小故事,上課給大家講。預習課文內容,熟悉生字詞。上課時,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講述自己搜集的故事,活躍了課堂氛圍。然后教師總結這些小故事的共同點,分析毛主席的性格特征,輕松地完成了本課的全部閱讀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主地學習了本課的生字和生詞,較傳統的課堂模式來說是一個巨大進步。學生發閱讀想象力,通過本課內容總結出無論何時都要心存感恩,以感恩的心態對待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
在現實生活中,人都喜歡受到別人的表揚和鼓勵,小學生自然也不例外。而且,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表揚和鼓勵的作用還非常的大,通過表揚和鼓勵,不僅能有效活躍課堂學習的氛圍,增加師生間的感情交流,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同時還能讓學生更全面地認識自己,并獲得持久延續自主學習的熱情。在小學的教學中,教師在小學生的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師一句表揚的話語,對小學生來說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每一個學生都渴望得到教師的表揚,特別是那些學習成績落后的學生,他們更渴望得到教師的鼓勵與支持。因此,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我總會在學生需要的時候給予他們積極、正面的評價,以此鼓勵他們,激發他們自主學習的熱情,從而逐步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新課標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關系到學生的終身發展以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創新課堂教學的形式,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并采用“先學后教”的模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倡導自主學習,同時還要多表揚和鼓勵學生。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