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永嘉縣上塘城西中學
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科學教學方法也在不斷更新,養成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不但是科學教學的教學目標,更是每一位初中學生自身的任務?!吧罴唇逃保招兄壬缡钦f。初中科學教師應順應教育發展的趨勢,實現科學教學的生活化,加深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理解。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幫助他們主動建構起科學的認知結構,才能實現初中科學課程的高效教學,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應用,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科學教師應當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基于初中科學課程的教學安排,采取多種教學手段,積極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將抽象知識具象化,引導學生主動求知。在傳統的初中科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創設課堂情境時會更加重視學習的功能,往往會忽略營造和諧的學習環境對學生學習的影響。而生活化情境的創設,能夠營造出更為寬松的交流環境,解放學生的思想,讓學生得以在自由的環境中表達自己的看法或觀點,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積極聯系自身的實際生活體驗,在思想碰撞中形成對科學知識的正確認識。
例如,在教學“壓強與壓力”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來導入課堂教學內容。在課堂開始之前,教師創設這樣一個情境:有一個小伙子認為自己力大無比,十分驕傲。有人就問他,你能不能單手攥碎一只生雞蛋?小伙子不以為然,一口應承。但是事實恰恰與此相反,即使他使足了勁,臉都漲得通紅,還是沒辦法將手中的雞蛋攥碎。這是為什么呢?這個故事很好地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他們很快就開始自發進行討論,爭著表達自己的看法。教師再進一步進行引導:為什么一只生雞蛋掉到地上會摔碎,而用一只手卻沒有辦法把雞蛋攥碎呢?通過引入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生對此更加好奇。此時再引入“壓強與壓力”的教學內容,學生在強烈的求知欲驅使下,往往會更加投入接下來的課堂教學活動中來,去主動探究科學知識。通過創設類似的生活化教學情境,教師可以將學生很快拉入課堂當中,引導學生主動求知。
在傳統的教育理念中,課程的中心在于學科知識。在這種理念下,課程往往具有邏輯化、理性化以及形式化等特點,課程教學往往忽視了學生的生活世界,只是單純地強調“知識的科學世界”,缺乏對學生生活意義與現實價值的體現。實際上,科學世界與生活世界二者是互相統一的。通過對生活世界的理論化與形式化,才形成了科學世界;再將科學世界回歸生活世界,則能起到提升生活世界的作用。初中科學教學要改變這種現象,就必須從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的角度出發,在教學內容中增加生活化的教學素材,在設計教學內容的過程中,應當超越“知識的科學世界”,聯系學生的生活世界,讓學生在參與中主動建構起自己的科學認知結構與知識體系。
初中科學教師在實施生活化教學策略時,要想實現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必須做到教學素材生活化,即根據教學內容選取適合的教學素材并使其生活化。教學生活化,要求選取的教學素材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與身心發展特點,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運動和力”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選取學生喜歡的運動作為教學素材,如籃球比賽、拔河比賽等項目。以拔河比賽為例,教師可以在傳授拔河比賽致勝技巧的過程中,講解拔河比賽進行過程中的受力情況。通過相關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感受身邊的科學知識,有效激發學生對科學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其生活科學的意識。教師應當從學生生活出發,充分掌握生活中可以利用的教學素材,通過對這些素材的整理與加工,明確教學目標,在輕松自由的課堂氛圍中,按計劃完成教學任務。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越來越需要合作型人才,學校教育也應當關注對學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在初中科學教學中,通過開展小組合作探究,不但能夠提升學生科學知識學習的效果與質量,還能夠培養與發展學生與人合作的意識與能力。生活化探索,不但強調對生命的關懷,同時也重視培養尊重他人的意識。在初中科學生活化教學中,科學教師應當重視生活化探索的靈活性與實效性,積極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現有知識水平、學習能力、學習潛力、知識結構、興趣愛好等,將學生組合成特定的探究合作小組;或者是從將要探究學習的內容中提取相關的“探究課題”,根據學生選取的探究主題將學生劃分為相應的合作小組。
小組合作探究的開展與生活化探索的強化,其目的在于讓學生在合作探索過程中感受團隊合作的樂趣。學生在合作探索過程中,學會與人合作、理解他人、相互溝通,這些情感融入學生的生活世界,這是教師強化生活化探索最終要實現的目標。例如,在教學“傳染病的預防措施”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將學生組合成特定的合作探究小組,分別調查幾類常見的傳染病,在了解傳染病的危害與傳播途徑的基礎上,分析如何預防相應的傳染病。在課堂上,小組采取不同形式進行小組探究成果匯報,讓學生真正學會在生活中預防傳染病,并在不知不覺當中滲透珍愛生命的意識。
提問是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是實現師生互動、引發思考、檢驗教學成果的主要方式。問題設計是否巧妙,直接決定課堂教學的質量。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生活化策略的實施同樣強調問題設計的生活化??茖W教師應當根據真實的科學現象或者社會現象巧妙設計生活化的科學問題,使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感受到問題的真實性,不再覺得是無意義的作答,在解答習題時壓力減少,從而更加樂于解決問題。例如,在教學“聲音傳播與聽覺形成”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設計這樣一個環節,先讓學生將自己的聲音用手機或是錄音機等錄下來,再播放出來,提問:你覺得播放的聲音與你自己的聲音有差別嗎?那聽別人的聲音和別人錄下的聲音有沒有差別?通過真實的生活場景設計問題,由于學生是實際體驗過的,自然會覺得倍感親切,教師在引入教學內容時也不會顯得突兀,學生會很感興趣,從而主動參與到問題的探究中來。通過設計這類生活化的問題,不僅鍛煉了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又提升了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解答這些問題的過程,實際也是學生科學態度養成與科學素養提高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