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作為西部大省,四川謀劃在西部大開發的大格局中充分發揮四川優勢,打造出四川特色的“新格局”。
發揮區位優勢,輻射周邊和世界市場。四川區位優勢明顯,早在百年前,四川就已經有很多人走向了世界。在前20年的西部大開發進程中,四川以傲人的成就奠定了在西部的龍頭地位,整個大西部地區都在對標成都,都在向成都學習。四川經濟早已直連南亞和東南亞,輻射“ 一帶一路”,走向了全世界。在新時期還需進一步深化改革,營造更加優良的開放環境,通過廣泛的全球化和區域經濟合作,實現四川自身的轉型升級,同時找到新的增長動力。
發揮戰略優勢,確保“大開發”穩步推進。在西部大開發和“一帶一路”建設進程中,四川省委、省政府組織實施了" 一干多支、五區協同 "等發展戰略。明確了戰略目標,確定了“大開發”的奮斗方向,書記省長親自推動,各級領導組織實施,全省人民踴躍參與。同時,長江經濟帶發展、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戰略在川布局,將更加有力地推進四川“大開發”順利實施。

中歐班列(成渝)緩緩啟動,滿載著電子配件等貨物從成都國際鐵路港駛向數千公里外的歐洲大陸
發揮產業優勢,在“大開發”中完善產業結構。在西部,四川在產業領域具有明顯優勢。西部龍頭看成都,世界500強企業,四川省有300多家入駐,其中外企就有200多家,另外,四川有8個高新產業園區,4000多家高新企業。四川的電子信息產業、裝備制造、食品飲料、先進材料、能源化工等傳統產業,以及特色農業、現代服務業和獨特的文化旅游優勢,為進一步高質量推進四川大開發,完善全省產業結構提供了有力條件。
發揮人才優勢,為創新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四川是經濟大省、資源大省,同時也是科教大省和人口大省,擁有25個工程院院士、30多個科學院院士;擁有四川大學等高等院校129所,人才儲備豐富,創新潛力巨大。四川省委、省政府以及成都市等地,都出臺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積極探索產教融合,已成為創新企業、高端人才發展的沃土,必將為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創新發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發揮環境優勢,構建創新創業的良好生態。四川在大開發、大創新中積極進取,西部大開發前20年,四川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取得了豐碩成果,體制機制創新也不斷取得新的突破,積極探索對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實施包容審慎監管,構建了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的政策環境和營商環境。

天府新區高新片區
近日,四川省委副書記、省長尹力主持召開四川省實施西部大開發領導小組會議,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戰略部署,牢牢抓住發展新機遇,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堅定不移推動大保護、大開放和高質量發展,努力走在西部全面開發開放前列。
四川將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指導意見精神與“十四五”規劃編制實施有機結合,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一系列國家重大戰略銜接協同,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扎實有力推進各項重點工作,不斷取得新的成效。
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如期全面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堅決打贏污染防治“八大戰役”,防范化解各類風險挑戰。抓緊補齊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和新基建短板,完善國家和區域中心城市功能,加快城市群和大中小城市發展。
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穩定、補齊和持續優化產業鏈、供應鏈,加快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大高標準農田、農業機械化建設力度,大力發展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疫情催生的新業態。
著力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措施,深化“放管服”改革,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打造高水平開放平臺和載體,發展高層次開放型經濟。堅決筑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加快推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化轉型。
尹力強調,落實好、實施好新時代西部大開發責任重大,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夯實工作保障,強化政策創新,推動形成整體合力。同時,要進一步加強與西部兄弟省份合作聯動,合力推動跨區域重大項目和事項落地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