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白水鎮打虎小學
數學教學主要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小學生初步的思維能力的發展需要有一個長期的培養過程。數學教學的思維培養,是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結合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實現的。課堂教學是對學生進行思維培養的主陣地,所以,要把思維培養貫穿于數學教學的各個方面。下面就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談些粗淺體會:
(一)創新意識較差
大多數小學生屬于知識繼承型學生,他們僅滿足于數學課堂上教師所灌輸的知識,滿足于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這些都有礙于數學學習的發展,使得學生不僅放過思維機會不加利用而且扼殺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思維的欲望。普遍學生認為能夠繼承教師在數學課堂上所講授的知識就足夠了,缺乏敢于質疑、大膽發現、勇于創新的自信心。
(二)創新思維能力較弱隨著新課改的發展要求,近年來注重了對小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對數學活動的教育,然而動手實踐能力的加強不等于創新思維能力的加強。小學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創新思維能力未得到提高的現狀。
1、營造有利于學生創新的氛圍。在課堂教學中,營造有利于學生創新的氛圍,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前提。
2.充分相信學生的創新潛能與意識。在數學教學中,我努力為學生設置懸念,不斷激發和增添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神秘感、追求感、探索感、創造感。例如:在教能被2、3、5 整除的數的特征這一節時,能被2、5 整除的數的特征學生順利掌握,能被3 整除的數的特征,是本節的教學難點,因為能被3整除的數沒有明顯的規律性,不易被發現,而且很容易產生負遷移。所以,在學習能被3 整除的數的特征時,我先要求學生試除黑板上大小不等的數,找出能被3 整除的數。當學生試除感到困難時,我對學生說:“老師不用計算就能知道哪些數能被3 整除,而且能馬上說出他能否被3 整除。”“真的嗎?”學生好奇心馬上來了。一個個爭著起來說:“48”。能。“78”能。“1934”不能。“2313”能……學生說有速度越來越快,數也越來越大,一邊說一邊在下面演算,結果驗證老師的答案完全正確。老師怎么能這么快做出判斷呢?——這就為學生設置了懸念,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他們迫切想知道其中的奧秘。這時,老師要滿足學生流露出來的探索欲望,借助學生探索熱情,把握這個有利時機,揭示學習目標:能被3 整除的數的特征。于是,整節課,便在學生的自學、觀察、探討中有聲有色地進行著,學生的思維潛能得到了進一步的開發和拓展。
3.熱情鼓勵學生的創新精神。小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來的創新精神和創造力是十分難能可貴的,我們一定要及時鼓勵,絕不能漠然視之,吝嗇褒獎。對學生發表的不同見解,采用的簡捷算法,提出的新穎思路,教師要以欣賞者的角色,用滿腔的熱情,贊揚的語氣,采用不同的形式予以鼓勵。當某位同學提出創造性的解法時,就以他的姓氏命名為“×氏解法”;當某位學生的創造性解法不夠完善時,
教師下課后和他一起探討;當學生的創造性解法明顯不對時,教師首先肯定他的創新意識。這樣,通過鼓勵,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維系創新的熱情。
4.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學生大膽探索、勇于創新的催化劑。心理不研究表明,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說、敢問,樂于發表意見,勇于大膽創新。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任何發現,認真對待學生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即使是看起來十分幼稚可笑的問題,也絕不能求全責備,更不能指責挖苦。不能抑制、抹殺他們的發現,而應盡量找出其閃光點,并給予肯定,小心呵護學生的創新萌芽。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而課堂教學又是實施素質的主渠道。因此,教師應緊緊圍繞課堂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1.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時,行為的動機是自愿的,行為的過程是自由的,行為的結果是獨創的。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就應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給學生提供創造的機會,使課堂教學成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陣地。
2.讓學生大膽質疑,討論爭辯。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則誘發探索,從而發現真理。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沒有問題就沒有緊張的思維活動,更談不上創造性思維活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適時組織學生討論爭辯,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
3.讓學生共享他人的創造成果。欣賞別人的創造成果,可以刺激學生產生新的設想。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引導學生“共享”他人的創造成果,激發學生創造熱情。
4、不斷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是應用獨創的新穎的方法解決問題,它是一切發明和創造所必需的。我們應當結合教學內容,充分發揮教材中的思維因素,強化思維訓練,不斷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注重發散性思維的訓練。
發散性思維反映了創造性思維的“盡快聯想,多作假設和提出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案”的特點,是創造性思維的主要形式。我們應徹底改變那種對每道題都事先人為的確定一個“標準答案”的做法,代之以允許學生有自己的思想,選擇自己喜歡的解法。這樣,不僅可以糾正學生惟書惟上的觀念,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總之,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持有特有的情感來塑造孩子們稚嫩的心靈。筆者經過幾年的巧用數學評語的實踐,效果非常顯著,不同層次、不同性格的學生不但喜歡數學,而且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樂趣。經過幾年的評語使用,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正在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