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工程科技學院 湖北 武漢 430200
排球這項運動在我國發展歷史已經有100 多年,在逐漸的發展過程中,排球成為我國學生和人民最受關注的和喜愛的體育項目。排球屬于隔網對抗的體育訓練,在訓練過程中,對站隊員身體接觸少。這種體育訓練項目對于初學者很容易上手。而我國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能力,提高各項身體素質,因此在大學過程中體育訓練是學生必不可少的學習科目。由于排球這項體育訓練對于初學者來說很容易上手,因此在大學體育過程中,排球的喜愛程度深受學生歡迎。墊球是學習排球的主要訓練方式之一,同時也是打基礎的重要內容。學生只有通過正面雙手墊球技術的訓練,才可以為以后的排球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我們常說的泛化階段及學生的初學階段。在學生的初學階段,學生剛剛接觸排球,對于排球的訓練方法以及訓練動作掌握不夠完善。在進行排球訓練的過程中,學生在墊球訓練過程中,難免顯得身體僵硬,動作不夠標準和規范。
分化階段及學生學習了一段排球之后,初步掌握了排球正面雙手墊球技術的訓練方法。同時學生身體靈活度較好,且減少了在雙手墊球過程中的多余動作,動作的規范性得到提高。但是在分化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在于正面雙手顛球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學生在進行雙手顛球的時候銜接度不夠好。
最后一個階段鞏固和自動化階段及學生學習排球動作的完善階段。在鞏固和自動化這一階段,學生通過反復對于排球動作要領的訓練以及教師的不斷指導。學生大概掌握了正面雙手顛球的訓練技術,并且可以熟練掌握。學生在排球訓練過程中,不管排球來自于哪個地方,學生都可以靈活地接觸并回應。學生在正面顛球三個訓練階段,各階段并沒有明顯的劃分,而是學生通過逐漸的訓練掌握排球學習方式的。這三個階段學生持續時間的長短主要是由學生自身的訓練方法和訓練水平有關的。
在排球正面雙手顛球過程中,學生出現問題最多的原因就是學生兩個手臂夾得不夠緊,肘關節彎曲。這雖然是一種初學者正常的狀態,但是這種不夠規范的動作,對于學生提高排球訓練方式有著較大的影響。這時教師要在排球訓練的過程中,強調學生在顛球的時候要雙手互握,盡量夾緊手臂,告訴學生在顛球的過程中手臂要自動形成一個平面。部分學生在正面雙手墊球過程中,雙臂夾得不夠緊,且墊球的時候大多存在屈肘的現象。這些不規范的動作最直接的就是造成在顛球訓練過程中球容易飛走。為克服上述現象,強調夾臂、含胸,小臂適當外翻,頂肘手腕下壓,小臂形成平面,手臂接觸球的面積大,控制球的準確性就高.須讓學生多做模仿練習,徒手練習,墊固定球練習,自墊發力練習,強化動作,體會蹬地、抬臂及用力.
主要是移動慢,對不準來球.墊球技術雖然比較簡單,大多數是在移動的情況下完成的,對初學者來說要強調保持好人與球的關系,強調“正”字,也就是要正對來球,使擊球點保持在腹前。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排球訓練的時候,要掌握一定的方式和技巧。通過不同學生出現的排球訓練問題,可以采取不同的訓練方式。對于學生訓練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共性可以采取相應的訓練方法。在練習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徒手移動的練習往返跑,移動搶救球練習等提高學生身體的靈活度和和學生思維的靈敏度。同時學生也要結合自己的步伐不斷移動自己的位置。進而提高自己墊球的速度和質量。
首先進行原地做徒手模仿墊球動作練習,練習時首先要注意的是移動、正對來球,墊球時要注意配合蹬地、跟腰、提肩、頂肘、壓腕、抬臂等全身協調動作,并結合看教師的手勢做移動后徒手墊球練習。其次進行墊固定球練習,兩人一組面對面站立,一人持球于對方的正確擊球點(腹前約一球距離),另一人用墊球動作擊球(不把球擊出),這時注意體會手臂的觸球部位、擊球角度以及擊球點,體會蹬地、跟腰、身體重心隨擊球動作向前上方移的動作,體會擊球發力動作。
學生在進行正面雙手顛球的過程中,最重要的訓練方式就是兩個人一組進行訓練。訓練的兩個人一個進行拋球,另一個進行墊球。這時候就要求拋球的隊員用力將球拋向負責擊球隊員的腹部前面。同時訓練的距離還可以進行自助的移動,通過對距離遠近的訓練,可以熟練地掌握移動墊球技術。
兩人相距約4 米左右對墊,注意球的拋物線積極移動“正”對來球.并結合墊球比賽,看哪一組墊的多,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兩人相距7 米左右,一人發球或扣球,一人墊球.體會不同力量、高度的來球.通過采用不同的練習方法,逐步提高技術,達到教學口的。
排球教學中墊球技術可提高人的反映能力,能改善人體中樞神經系統和內臟器官的機能狀況,從而達到增進健康,強身健體的口的,經常參加有助于大學生之間互相團結協作,可滿足學生健身、娛樂、竟賽的不同需求,通過排球的教學,使學生能夠欣賞排球這項運動,提高綜合素質,為學生奠定堅實的終身體育鍛煉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