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國語大學溫州附屬學校
新課標明確指出:小學學生應該學習并掌握語文課外的基礎知識,語文課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語音、詞匯、語法、話題及功能等五方面。語文課外閱讀可以涵蓋所有的語文課外基礎知識,做好語文課外閱讀對學生語文課外語音、詞匯、語法、話題、功能五方面會起到促進、提高的作用。實際上,語文課外課外閱讀是語文課外閱讀的重要內容,其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課外水平,還可以對學生的知識起到擴展作用。學生能夠從課外閱讀中學習語文課外的語法知識與句子結構,同時還可以對西方國家的風土人情及科學文化做一定的了解,拓寬其認識世界的渠道。但在實際的語文課外課外閱讀中,存在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首先,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較少。小學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其學習的重心在應試考試上,在日常的學習中對課本知識關注較多,其課外閱讀的時間較少,且教師更注重對學生應試能力的培養,對其語文素養與閱讀能力重視程度較低。其次,學生課外閱讀的教材選擇有限。小學階段學生的語文課外水平有限,在課外閱讀教材的選擇上顯得略狹窄,難度較大的題材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會降低其語文課外學習的積極性。最后,學生課外閱讀的目的不明確。教師對學生課外閱讀的目的未做統一的設置,大部分時候,課外閱讀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不是提高自己的能力,目的不明確導致學生漫無目的的學習,降低了學習的效率,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與綜合素質并無好處。
語文素養貫穿于整個義務教育階段,要將其滲透入小學的語文課外課外閱讀教學中,應從課外閱讀的教材選取開始。與公式、圖畫、數字相比,文字更具有感染力,且其更容易被人所理解,作品中蘊含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在一定程度上其實也是作者自身的思想觀念。因此,教師在語文課外課外閱讀文本的選擇上,應該注意作品的思想觀念,選擇正面、積極觀念的作品。同時,小學階段的學生語文課外水平有限,其知識儲備量及語法掌握情況較低,因而在課外教材的選擇上應該選擇與教學實際相接近且難度適宜的閱讀文本。一些些有趣的故事能夠增強學生對語文課外學習的好奇心,也有利于學生理解英美文化,為其語文課外學習奠定基礎。
語文課外閱讀不僅要注意教材的選擇,還應該注意教學方法的應用。教師可以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以此提升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例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以采用“讀”與“演”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朗讀表演,在朗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師可以讓學生學會朗讀,在理解大意之后進行表演,在表演中顯示出主人公的性格特點。通過戲劇表演,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課外口語能力,還能夠鍛煉其表演能力,提高其語文素養。教師在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學方法的選擇對教學效率的優劣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讀說”結合、“讀演”結合等教學方法,可以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培養其語文素養,提高其綜合能力。
小學階段學生的課堂時間極其有限,教師可以適當的利用學生的課外時間,舉行一些以語文課外課外閱讀為基礎的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語文課外學習興趣。小學階段可以進行的課外活動較多,有語文課外演講比賽、語文課外辯論賽、語文課外作文賽等,教師可以通過這些富有趣味性的課外活動,幫助學生更好開展課外閱讀。學生在閱讀中會不由自主地開始思考,以此培養其創新思維。在閱讀中鍛煉其信息提取能力,同時對文章有整體性的討論,學生可以更快的掌握全文要旨,進行有力的語文課外辯論。這些課外活動在語文課外課外閱讀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有助于學生對文本的把握,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課外知識整合能力。
好的習慣是成功的開始,在語文課外學習中同樣如此。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語文課外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比如,有些學生在語文課外課外閱讀中,一旦遇到不認識的單詞就會去查字典,但是,查過字典后下一次遇到相同的單詞又會遺忘。這是一個不好的閱讀習慣,語文課外閱讀不但有基礎的詞匯要求,還有語法要求,學生在語文課外閱讀中,應該培養一種文本預測、單詞預測的能力。在語文課外文章中,通過全篇的閱讀或主題詞的觀察,可以預測單詞的意思或文章大致的內容。教師在為學生簡單介紹后可以讓學生進行大膽預測。學生通過這種預測鍛煉,能夠提升其閱讀能力,鍛煉其邏輯思維能力。
在小學語文課外課外閱讀教學中培養并滲透語文素養,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語文課外學習興趣,培養其良好的語文課外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語文課外水平,拓寬其知識儲備,增強其閱讀能力。教師應該從課外教材選擇、教學方法、課外活動及閱讀習慣等方面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與能力,同時將語文素養貫穿于課外閱讀教學活動中,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