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章迪
四川省宜賓市培智學校
對于培智學校而言,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尤為重要。從目前的培智教學現狀看,忽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還廣泛存在,這就極大影響了我國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筆者曾對小學培智數學教學做過一定的實踐調查,據調查來看,目前教師的教學依舊沒有將趣味性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也就是沒有重視趣味性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作用,這就導致培智教育在教學效果及教學質量上難以達到預定目標,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學質量較低、教學效率不高的問題。這一系列的問題,都需要教師去思考和解決,這就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重視趣味性教學,深刻領會趣味性教學的重要意義,為學生打造一個充滿活力的生動的課堂。
1.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中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可以讓枯燥乏味的數學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在輕松活躍的數學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興趣、熱情與積極性也會相應得到提高。在一種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良好學習氛圍下,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地進行自主學習與探究。提高課堂積極性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是在培智課堂上,如何讓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則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只要從教學趣味性方面分析培智課堂所存在的問題,就可以發現培智課堂的教學突破口,就可以找到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
2.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牢記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因此,教師應創設輕松愉悅的情境,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課堂,使其專注于教學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確保教學質量與效率。例如,在講解“一百以內的乘法”時,教師可以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先讓學生進行相應的預習,然后通過學生自我推薦或者各小組派出代表等形式來進行初步講解。在學生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準確把握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并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及時彌補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之處。
3.鍛煉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教師在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后,就會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這樣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還能鍛煉和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例如,在教學“十以內的加減法”時,教師可以引入生活中的現實問題,讓學生對這些有趣的具體問題進行思考,用這種生動有趣的方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再如,在教學乘法口訣時,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背誦和記憶,可以采用快板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配合具體的圖形幫助學生理解,在直觀圖形的啟發下讓學生逐漸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1.營造氛圍,激發興趣。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會給學生帶來極大的學習動力。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進行學習,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更濃,學習效率和質量也會相應提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把握學生的心理特征,利用懸念法、游戲法等吸引人的手段與數學知識相融合,營造良好的情境氛圍,激活學生的興奮點和興趣點,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并進行頭腦風暴。比如,在講解“十以內的加減法”時,教師可以先利用有關電腦游戲,將學生帶入加減法知識的探究過程中,再利用新穎有趣的人機對話形式,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加減過程中數量變化的內在規律。在學習氛圍的營造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創新能力也會得到提升。在培智課堂教學中,學習氛圍的營造更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只有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才能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效率,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創設問題情境,激發興趣。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生要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就需要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因此,教師要運用興趣法進行問題導入,以直觀、簡單明了的形式展現出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識的過程中變得更加積極主動。為了發揮興趣教學法的優勢,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規律,有效創設問題情境,將數學知識進行具體化、形象化的呈現。教師應盡可能地將導入問題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還能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保持興奮度和新鮮感。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學校舉行聯誼會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思考男生和女生的分組問題,這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3.借助多媒體,激發興趣。隨著信息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領域也迎來了教育信息化的春天。通過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教師可以將書本上的抽象內容通過多媒體設備直觀、巧妙地展現給學生,這就能夠給學生帶來直接的感官刺激,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情境教學中。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學生可以獲得更豐富的知識,可以獲得更深刻的認知,同時使課堂的趣味性得到極大增強,從而促進培智數學教學質量不斷提高。例如,在教學“認識圖形”時,教師可以將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圖形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
4.聯系生活實際,激發興趣。在數學教材中,有很多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數學問題,因此,教師要注重數學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教師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時,應按照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將數學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有效融合,通過數學模型巧妙地呈現數學知識。在具有生活氣息的教學情境下,學生既能體會到數學的實用價值,又能對教學內容產生更為深刻的認識。此外,教師還可以創設實踐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制作與數學問題有關的模型。在此過程中學生會對數學問題產生更濃厚的興趣,從而使數學思維和創造意識得到培養。例如,在學習立體幾何內容時,空間想象能力較差的學生往往對抽象的幾何問題束手無策。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日常生活中的幾何模型。制作的過程可以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并讓其對幾何圖形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便于后期的觀察和分析,加強學生對幾何圖形的形象化認知。這種教學方式注重學生的興趣激發,從培智課堂的教學需求出發,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在這種聯系生活實際的教學環境下,教師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多元化思考,從而不斷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實現高效的學習和綜合能力的提升。
在培智教學工作中,教師要重視學生課堂興趣的培養,這是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提高的有效方式,對于特殊教育領域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教師要深刻認識趣味教學在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鍛煉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并通過營造氛圍、創設情境、運用多媒體、聯系生活等手段提高趣味性數學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