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雨靈
山東省嘉祥縣老僧堂鎮老僧堂小學
隨著我國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小學數學教學水平的持續提升,在小學數學的應用題教學過程中相應教學策略的有效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據《數學課程標準》我們知道,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學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并真正地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真正理解數學的思想和方法.數學教學重點就是小學數學應用題,同時也是數學教學的難點。那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應用題的積極性呢?下面就談談我在教學實踐中對數學應用題教學的幾點思考。
數學是學生思維能力的體現,在數學教學中,通過解題來實現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是一種非常好的辦法。正確解題的前提是審題,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教師一定要加強解題教學。小學數學教學中,首先要讓學生做到細心審題,看清題目意思,弄清題目要點,這都是為能夠準確解答應用題做準備。在審題過程中,很多學生只看形式,認為每題的意思都差不多,看到題目就把題中數字簡簡單單地組合起來,也就是常出現錯誤。雖然只是一道簡單的應用題,但是它也是有情節、問題和具體內容的。在解題前,首先,要讓學生領會題目的要點,說出題意。有的應用題外表看起來抽象,讓人難以理解,這時就要引導學生把題目進行歸納,抓住題中要點,在敘述時簡化,找出重點,說出應用題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并做好標記。其次,要多加強學生找關鍵詞的能力,讓學生自己觀察、理解題目的意思。有的時候就一個字看錯或理解錯,題目的數量關系都會不同,在解題時也會有很大的差異,因此,要讓學生養成這個習慣,這樣解應用題的過程才能不容易出錯。為了培養學生細心審題的習慣,我常把一些容易混淆的題目同時展現,讓學生自己分析計算。例如,①動物園里有猴子和兔子共 6000 只,猴子的數量是兔子的 23,有猴子多少只?②果園里有李樹 6000 棵,梨樹的棵數是李樹的 23,有梨樹多少棵?題①中 6000只為共有數,題②中 6000 棵是一種的,題目看起來相像,實際它們的題意是不一樣的,所以計算方法也不一樣。經常讓學生進行此類練習,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培養學生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因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發揮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學會多角度觀察,多側面地審題,分析每一個細節,讀懂題目的真正意思,做到準確解題。
分析題意是解答應用題的關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逐步培養學生學會用學具操作、畫線段圖、實物演示或示意圖等輔助手段來分析題意。對于那些數量較多,學生感覺比較亂,容易混淆的應用題。如果借助這些手段,那么就可以化抽象的語言為形象、具體可感。可以變難為易,變繁為簡,發展學生思維,從而準確地找出數量間的對應關系,很容易地解出要求的問題。同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綜合分析法。依此法,讓學生學會逆向思維,學會在基本數量關系的支配下一步一步往前走,直到最后求出問題。在學生基本掌握常用分析方法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逐步簡縮思維過程,要求學生直接說出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系,同時逐步從不同角度去分析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拓寬思維廣度,拓展解題思路。以便逐步培養學生科學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而解決應用難題。
數學課標強調數學應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要求其選材應與學生生活經驗密切相連,還要求教學以學生所熟悉的實際生活情境與感興趣的事物為出發點,提供學生觀察與操作的機會,讓學生在事物體驗中理解與學習數學,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會到數學的趣味與作用。如,在學生掌握加減法的運算后,教師可加強鞏固練習:明天要開展植樹活動,要求分成兩組來植樹,就是女生、男生各為一組,教師有 50 棵樹苗,你們認為如何分配較為合理?學生提出了兩種意見:①按人數多少來分,也就是人多所分樹苗多,人少則樹苗少;②平均分,即男女生所分的樹苗一樣多。經過討論、爭議后達成共識,認為以人數分比較合理。然后教師引導學生提問:女生、男生各分到的樹苗是多少棵?這時,學生發現題中沒有男女生人數的條件,在這樣的設計中,讓學生體會到他們所面臨的問題就是自己的問題,于是有了解決難題的興趣,能夠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自主尋找解題途徑,完成解題。
小學生接觸事物少,生活面窄,擁有的感性知識相對少,甚至抽象思維能力差,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教師充分借助多媒體手段使學生架起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橋梁,形象直接的展示,能夠讓他們清楚地了解到沒有見過的事物的直觀形象,以便更好地幫助學生順利理解應用題中教學術語和數量的關系。同時,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應用題講解,還可以把應用題中所敘述的情境形象直觀地演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通過觀察,清楚地看到,使他們更快地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
總之,要想做好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教師與學生一定要共同努力、共同進步,學生才能更好地學好數學,也會讓學生達到理想成績。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應用題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對教學策略進行有效的分析與研究,并在此基礎上通過教學實踐的進行促進我國小學數學整體教學水平的持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