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潔
瑞安市仙降中心小學
教師在開展小學高段數學教學中,要從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層面著手。教師為學生提供輕松和自由的學習空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在此,教師要創建針對性小學數學教學課堂,讓學生對所學習的知識進行準確的認知和理解。教師整合小學數學教學課堂,在為學生提供針對性指導的情況下,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發展。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從學生學習能力角度出發,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發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一件事產生了興趣,才有動力去采取更進一步的行動,在學習中更是如此。許多高年級小學生對于數學高段的學習表示難度大,學習起來比較吃力,使得數學成為小學教學中的難點。這主要是因為學生的思維能力沒有隨著數學教學難度的增加而提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思維沒有緊跟教學活動的開展而深入,最終導致思維與教學活動的脫節。數學是一門邏輯緊密的學科,講究環環緊扣推導與思考過程,所以在數學學習中,一旦思維跟不上教學活動,那必然會導致數學學習出現困難。
目前小學數學高段學習呈現出效率低下的局面,老師在分析這一局面的成因時,總是喜歡在學生身上找問題,比如說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布置的任務不按時完成、沒有老師監督就不愿意學習等。但是,老師忽視了自己教書育人的責任,沒有從自己的教學中發現問題。其實,小學數學高段的教學質量不高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對學生思維的引導有很大關系。在小學數學高段教學中,老師通過引導學生的思維,能夠幫助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教學中,能夠引導學生一步步思考、完成教學任務,從而提升小學數學高段教學質量。
良好的氛圍有助于學生產生積極、愉悅的心情,這種積極向上的情緒能夠進一步作用在學生的行為活動上。所以在小學數學高段教學中首先要做的就是營造引導學生思維的教學氛圍,分為兩部分:(1)學校要創造一個良好的大環境。學校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校園文化會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產生很大影響,所以學校必須要創造引導學生思維的教學環境。首先,學校要重視對學生思維的引導和培養,比如說將其列為老師的考核標準;其次,學校要改變偏重傳授知識的教學理念,將教學重點轉向對學生能力和思維的提升上。(2)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老師要為學生營造自由、民主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拓展思維。比如說,在學習“公倍數和公因數”時,老師可以列出一個數,如“40”,然后以搶答的方式說出它的公因數,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氛圍,又引導了學生的思維。
學生思維的發展一方面是學生主觀控制的,另一方面也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所以老師可以創設積極的影響因素來引導學生的思維。在小學數學高段教學中,老師就可以通過設置一系列教學任務來引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思維,從而達成教學目標。例如,學習“圓柱和圓錐”時,在學習完圓柱的體積公式后,老師可以提問:“圓柱和圓錐的相似點和不同點在哪里?二者有沒有聯系?”“學過圓柱的體積公式后,學生能不能猜想到圓錐的體積公式?”通過這種問題啟發式教學來引導學生思維。
傳統教學都是以老師通過語言和板書來給學生傳授知識,但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實在是難以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特別是數學高段又存在一定難度,枯燥乏味的教學就更加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集中學生注意力。所以在小學數學高段教學中,老師要采取豐富的教學活動,來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的思維。比如說,在學習“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時,可以結合體育教學,讓學生統計體育活動中參與籃球、足球、排球、羽毛球和其他球類的分別有多少人,并制作出相應的條形統計圖。通過這種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教學活動來引導學生思維,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對學生思維的引導會直接影響小學數學高段教學效果,所以在小學數學高段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思維的引導,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本論文從營造教學氛圍、設置教學任務和開展教學活動三個方面,對小學數學高段中如何引導學生思維提出了幾點策略選擇,希望能給小學數學高段教學提供參考,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