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德化第二中學
許多學生沒有辦法只有選擇走讀或寄宿在附近親戚家中,許多學生在往返學校的時候花費了較多時間,且花費了學生大量的精力。其次是農村各種生活設施較為落后,商品經濟也不發(fā)達,進書店、圖書館、上網等都較為不便,因此當學生想查閱一些參考資料也比較困難。
學校由于經費不足,實驗儀器老化陳舊,已經不能很好的滿足現代教學需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制約著學生的學習效率的提高。
雖然我國現在高等教育培養(yǎng)出不少的具有高學歷的教師人才,但當今物理教學還是處在較為低下的水平,有些鄉(xiāng)鎮(zhèn)中學由于教師資源稀缺,許多物理教師也要作為數學、化學等課程的任課教師,甚至是讓語文教師來帶物理課程,這樣一來必定會影響初中的物理教學質量的提高。其次是許多學校根本就沒有配備物理實驗教學的教師,都是由物理教師來兼任,頂多全校配一個物理儀器管理員,這些不利因素均會影響到初中物理課程的教學質量。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于初中階段是學生第一次接受物理課程的教學,物理對于學生來說還很陌生,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興趣來引導學生的物理學習,物理課程的內容都是研究生活一些常見的現象,包括熱、力、聲、光、電,這些生活現象如果老師用心來引導學生學習興趣,其實也是比較容易入手。
物理課程中的實驗教學對學生來說如果實施的好那是非常有趣的,當然農村中學可能在資源方面較為欠缺,但只要人肯想辦法,很多東西都是可以通過一些土辦法來進行彌補的,生活中很多小器具均可以用來作為實驗演示,例如,在進行大氣壓的實驗時,筆者通過用一個小盤子和一個面盆,在面盆里裝滿水,然后將盤子扣入水中,此時將盤子往上提,會發(fā)現很吃力。這樣一來將學生的積極性給激發(fā)出來,讓他們充分將生活中的現象與物理進行結合。
雖然初中物理課程的知識點都是相對來說較為固定的,但物理課程的知識點的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導致其在命題上可以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變化萬千,這就要求學生要具有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學習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這些綜合能力。
創(chuàng)造性思維主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四個方面的能力,首先是"發(fā)散法",即讓學生在面對問題時,盡量提出多種可能性的猜想,并嘗試用多種方法來解決。其次是"換元法",即讓學生靈活的轉換影響現象的諸多過程的一個,從而形成一種新的思路。再就是"轉向法",就是讓學生在思維進入圍墻后,要及時知道回頭,因為可能那條路走不通,需要進行思維轉換。最后就是"擇優(yōu)法",引導學生用心思考,尋找到最有的解決方案。在實施新課改計劃的時候,教師應該嘗試將一些試題改成驗證性實驗,允許學生通過一些簡單的器材來完成驗證,鍛煉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由于我國教育一直處在應試教育的陰霾下,想一時迅速跳出應試教育的范圍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但作為教師應該以國家政策為方針,堅持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把素質教育與提高教學效率相結合,適當布置作業(yè),且作業(yè)的范圍要深思熟慮,要有創(chuàng)新精神,做到題不在多,在于精,既讓學生跳出題海,也可以提高學習質量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條件下,減負增效教學理念越來越受到重視,物理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減負增效.在本文中.通過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教師教學理念、物理師資力量和物理實驗設備等現狀進行具體分析,并以此提出“減負增效”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學改革的具體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