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武威市天祝縣民族中學
學校學生社團的德育功能是指學生社團在學校德育實踐中所起到的作用,表現為對學生思想品德能力素質、知識積累和情操培養所產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概括起來,主要有思想教育功能、教育導向功能、素質拓展功能。
學校培養符合新時代發展需要的人才,不僅僅是掌握專業技能,而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意義就在引導新時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因此,提高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時效性要利用好學校學生社團這個重要載體。社團文化對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載體、教育環境等都會產生不可替代的、潛移默化的影響。社團開展的各項活動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文化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加強人際交流、促進創新能力的培養、增強團隊合作意識、提高實踐動手能力,有效促進學生的身心協調發展;各社團成員通過積極參與社團活動,與其他成員交流互動,有利于促進成員對道德規范內涵的了解和深刻理解,并通過活動實踐將對其內涵的理解外化于行,以行促知,最終實現社團成員對道德規范的知行統一。
個別與一般即特殊性與普遍性是反映客觀世界規律的個性與一般。民族學校學生社團雖然具有自己的特點,但仍然具有與普通學校學生社團相同屬性,即兩者都是學校學生社團,而學校學生社團是大學中的特殊的非正式群體,是大學生為了滿足自身心理、情感、文化、生活和社會需要而自發建立的并具有特定方向和一定活動規范的組織。社團的日常活動的開展是在校團委的領導和管理下,按照學校既定的一套科學規范的規章制度,按照社團活動策劃,自發組織起來的相對獨立地開展活動。
由于地域環境、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等的差異性,民族學校的學生和普通學校相比,文藝特長更為突出、文化水平偏低,還有部分來自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學生,在中學階段無論是學習和生活都使用民族語言和文字,這部分同學進入大學后,在學習和生活中與其他同學在溝通和交流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礙。民族學校社團在具備一般社團特點的同時,因民族學校的自身特點決定了民族學校學生社團特殊的德育功能方向和內容。
(一)社團吸引力減弱。在多元文化的影響下,“90后”“00后”學生的價值取向容易出現偏差。這就給那些打著文化交流旗號做文化滲透之實的人創造了空間。面對優秀的中華民族文化和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毫無知覺,而對歪曲歷史的言論津津樂道。占領全媒體,廣泛宣傳新時代精神是當今時代學校教育和學校社團工作的重中之重。社團活動開展離不開專業的指導和引領。
(二)社團活動時效性較差。信息社會隨著科技發展和網絡技術的普及,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數量、質量、速度等得到極大的提高。互聯網+、大數據等網絡科技逐步深入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社團組織和社團活動開展目前來講仍屬于相對滯后,在新媒體使用、新技術應用等領域較為欠缺。如何利用這些大規模數據是成為贏得競爭的關鍵,大數據管理體系的運用在管理行業的作用不容忽視。
(三)社團管理制度建設不夠完善。部分大學生社團的活動參與完全取決于學生個人的興趣和愛好,社團成員具有流動性,這時社團的管理辦法、獎懲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社團相關管理規范在保障普通成員利益的同時,根據實際參與社團活動和具體表現給予社團骨干成員和中堅力量給于不同程度地獎勵,獎賞機制的完善有利于規范社團的日常管理,調動社員的積極性,約束不良行為,促進社團隊伍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鄭重宣告:“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學校學生社團德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社團組織必須牢固扣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新要求,完善和實現民族學校學生社團的德育功能是社團健康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需求,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在要求。
(一)加強管理,明確方向。解決民族問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服務是民族學校創建的直接目的,團結各民族共同奮斗、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是其使命。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是指導民族學校辦學和事業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民族學校辦學實踐和開展科學研究勢必都要牢固堅持以以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為根本指導思想。強化對學生社團的管理,始終以理想信念為核心內容,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確保其德育功能的方向性,教育和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堅持以科學的德育理念引導社團。
(二)創新社團互動宣傳方式。在2016年全國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要通過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宣傳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的高度融合,從而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加強社團活動宣傳工作,做強宣傳工作新領域,不斷創新宣傳理念、宣傳形式和宣傳載體,積極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興媒體,切實提高社團活動宣傳的覆蓋面,增強活動宣傳的影響力,積極創新宣傳方式,切實認識到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