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全梅
會理縣樹堡鄉中心小學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對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小學低年級語文又是學生打基礎的階段,教學意義重大。教師應考慮所教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現階段學習目標,以學生為主體來設計教學內容,開展趣味教學,能夠有效地帶動學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參與課堂互動,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要對新課標和教材進行深入的分析,了解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知識以及教學目標,進而更好地對新課導入環節進行創新。語文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一些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現象等進行新課的導入,這樣可以激發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進而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了使新課導入環節更具趣味性,教師對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現象等進行加工和再創造。例如,在講解《雪地里的小畫家》這一節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對新課導入環節進行創新。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展示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或圖片等,如雪地上的腳印、文字以及圖畫,各種各樣的沙畫,畫板上的圖畫等等,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對展示的內容進行對比分析。經過思考,有的學生說:“雪地上的畫和沙畫的顏色是比較單一的。”有的學生說:“在畫板上畫畫是最方便的,而且可以運用多種顏色進行繪畫。”有的學生說:“我比較喜歡沙畫。通過不同的手法可以使沙子呈現出不同的畫,感覺很神奇。”有的學生說:“在雪地上畫畫是很爽的一件事。”通過這樣的過程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再如,講《司馬光砸缸》一課時,教師可以用提問的方式來導入新課,可以提問:“同學們,假設你們在花園里玩耍,一個小朋友掉進了裝滿水的大水缸里,大家都特別著急,特別擔心是不是?我們要怎樣救出那個小朋友呢?老師相信你們都是最聰明最善良的小朋友,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這時學生將認真思考這個問題,也就快速地融入這節課的學習中,這種用設定問題的方式導入課堂,使得課堂更加具有趣味性。新穎的課堂導入形式,能讓教師和學生在最短時間內產生互動,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對一節課的學習起到了關鍵作用。
經過對小學生心理和生理的分析筆者發現,他們比較好動,喜歡做游戲,表演能力和模仿能力比較強,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他們的特點進行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對教材中的文章進行改編,并讓學生進行表演,這樣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進而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心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等學生的表演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讓他們選出一個自己比較喜歡的表演。例如,在講解《比尾巴》的有關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表演。文中主要涉及了猴子、公雞、兔子、鴨子、松鼠和孔雀。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展示一些動物,并讓學生進行模仿。等展示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表演,同時教師可以讓他們在表演中融入一些其他的動物,這樣可以增加表演的趣味性。有的小組將壁虎、老鼠和小花貓等融入了表演中;有的小組將長頸鹿、倉鼠和龍貓等融入了表演中;有的小組將老虎、獅子和獵豹等融入了表演中。等表演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評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個表演,對于評選出的表演組,教師要進行表揚。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教學資源,因此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在網絡中搜集一些相關的內容,這樣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同時還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比較弱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對他們進行引導和幫助,進而使他們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講解《難忘的潑水節》這一篇文章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對教學內容進行擴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展示以下的內容:潑水節的視頻和圖片、潑水節的由來、文章的寫作背景、傣族的風俗習慣、地理位置和傳統服飾等等。等展示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展示的內容進行交流和溝通。教師要參與到小組的交流和溝通中,這樣及時地了解他們的交流情況,并對他們進行引導和幫助,進而使他們更好地進行交流和溝通。通過對教學內容的擴展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進而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結合以上的論述我們可以發現,目前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較低,教師的教學方法不能滿足學生的發展,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較低等等,因此教師要對教學進行反思。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對新課導入環節進行創新,這樣可以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對教材內容進行改編,并讓學生根據改編的內容進行表演,這樣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同時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