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醒群



【摘要】本文闡述了在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中開展有效的“閱讀后”活動的意義,分析了日常教學中“閱讀后”活動的存在問題和對策,結合實例提出了設計有效的“閱讀后”活動的策略。
【關鍵詞】“閱讀后”活動;問題;對策;策略
《中國中小學生英語分級閱讀標準(實驗稿)》指出:“英語是全球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英語閱讀與母語閱讀具有同樣的價值和意義。對以英語為外語的中國學習者而言,閱讀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是對于成長中的中小學生,學會閱讀不僅是語言學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影響其全面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小學校應該努力創造條件,盡早開展閱讀活動,指導學生進行英語閱讀?!崩L本閱讀教學具有直觀性、生活化、故事性、情感性、重復性和節奏性強等特點,對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品格都有顯著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幾年筆者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上好繪本英語閱讀課。發現“閱讀后”活動的設計和實施直接影響著繪本閱讀教學的效果。
一、“三段式”閱讀教學中的閱讀后活動(Post-reading)
在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中,我們常采用“三段式”閱讀教學方式,即把教學過程分為Pre-reading(閱讀前),While-reading(閱讀中)和Post-reading(閱讀后)三個環節?!伴喿x前”活動主要是激活學生的舊知或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入繪本話題,引起閱讀期待,屬于閱讀的準備環節。“閱讀中”活動是教學的關鍵部分,繪本內容的理解、閱讀策略的培養、實現繪本的育人價值、發展學生的思維等都是在這一環節完成,決定著課堂教學目標是否能夠達成。是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的主要環節?!伴喿x后”活動強調語言的運用,提供機會讓學生進行語言產出性訓練,即輸出教學。它是保障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檢測和評價課堂教學目標達成度的重要依據。
以上三個環節缺一不可,但是老師們在上繪本閱讀課時,往往會精心設計Pre-reading和While-reading這兩個活動,而忽略了Post-reading 活動的有效設計和實施。下面,筆者根據教學實踐經驗對繪本閱讀教學中“閱讀后”活動的存在問題和對策,以及設計有效的“閱讀后”活動的策略進行詳細闡述。
二、繪本閱讀教學中“閱讀后”活動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
問題1:活動設計目標不明確,不能為達成目標服務
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第二級上Mimi the Superhero,敘述小女孩Mimi喜歡看superhero的漫畫書,在筆記本上把自己畫成書中的superhero,卻被同學嘲笑。她很傷心地獨自躲藏,途中看到濃煙,機智地幫助同學和老師,避免了一場災難。最后,大家認為Mimi really is a superhero.教學此繪本的目的是讓學生明白什么樣的人才是真英雄?讓學生學會利用自己掌握的本領為大家做貢獻,引導學生發現身邊更多的superhero, 例如,科學家、醫生等,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其中兩個教學目標如下:能夠了解“superhero”的內涵特點,樹立成為“superhero”的信心和決心。通過分析Mimi的性格特征和身邊的Superhero,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教師A在教學時,設計了以下根據提示復述故事的讀后活動,先口頭說再筆頭寫。
Mimi reads comic books about ___________. She draws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 her notebook. She wants to be ________, __________ and __________. She shows ___________ to her friends. Her friends laughs and ________. She wants to _________. She walks behind a wall and sees a small door. She sees________ there. She ___________ and ___________. Everyone is _______. Mimi really is ________________.
這是一個只關注語言的活動,忽略了思想情感教育和思維的發展。從教學效果可見,學生完成此活動時需要努力記憶文本的語言結構,不需要思考,也沒有自主運用語言的空間,因此缺乏參與的熱情。這樣的活動禁錮了學生的思維,沒有達到英語課立德樹人的目標。
對策: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設計遷移創新類活動
根據以上分析,教師A二次設計時,把讀后活動修改成以下兩個活動:
圖1是兩人討論分析Mimi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圖2是四人小組討論學生身邊的英雄人物,分享觀點。根據英語學習活動觀,這兩項活動屬于第三個層次的遷移創新類活動中的批判與評價,推理與論證,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通過這些活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針對繪本語篇背后的價值取向、作者態度進行批判和評價,通過討論文本與社會的聯系,加深學生對主題意義的理解,促進學生能力向素養的轉化。
問題2:活動設計偏離主題,不是以主題意義為引領
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第一級上Dinner for a Dragon主要講述了火龍爸爸帶著火龍寶寶四處覓食。在與人類發生沖突時,偶然的機會反而實現了人與龍和諧共處。教學此繪本的目的是讓讀者體會到:作為大自然的一員,無論是動物或者是人類,都應該學會和平共處,這樣才能保持自然界的生態平衡,這就是此繪本的主題意義。
教師B在教學此繪本時,設計了以下分析人物性格和聯系實際生活情境談論爸爸的讀后活動。
這個活動能讓學生學會通過行為和語言分析不同角色的性格特點,從而讓學生感受到父愛子之情。通過引導學生結合實際經驗來談論爸爸,進一步圍繞父愛這個主題。這兩個活動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但是,卻偏離了繪本要傳遞的“人類與動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個主題意義,也就是欠缺關注Text-to -World (文本與世界)的關系。
對策:基于對繪本的充分解讀,以主題意義為引領設計整合性活動
根據以上分析,教師B二次設計時,把讀后活動修改成以下兩個活動:1.(圖5)老師和全班同學一起借助板書的魚骨圖,復述故事。讓學生再次明清晰人類和龍隨著故事發展的不同情緒變化。2.開展Readers Theater (讀者劇場)活動, 學生根據老師提供的含有留白的劇本框架(圖6)表演故事。以此真正把學生帶入故事情景,靈活運用語言表達所需,充分代入角色,體驗角色情感的變化,明白應該保持人與動物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從而達到深化主題意義的目標。這是一個屬于第三層次的想象與創造類的整合性活動。
以上是老師們在日常繪本閱讀教學中設計和實施“閱讀后”活動時存在的兩大主要問題,研究如何巧妙設計有效、有趣的“閱讀后”活動勢在必行。
三、設計有效的“閱讀后”活動的有效策略
有效的“閱讀后”活動可以從課內延伸到課外,不僅限于課堂。下面筆者將談談如何基于不同的教學目標設計有效的小學英語繪本閱讀讀后活動。
1.針對培養學生的閱讀流暢度和良好的語音語調習慣,設計默讀和朗讀活動
閱讀流暢度指閱讀的準確度、速度和韻律。繪本閱讀課,可在“閱讀后”環節通過設計多樣化的默讀和朗讀活動培養學生正確規范、自然流暢的語音、語調。“讀者劇場”(Readers Theater)是一種豐富學生閱讀實踐并給閱讀課帶來樂趣的課堂形式。它注重閱讀和聲情并茂的表演,鼓勵各個年齡段、各種閱讀水平的孩子能夠流利順暢地、有語氣、有表情地閱讀,并且享受這個過程,讓學生們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觀點想象力,釋放自己的表達欲。繪本閱讀教學課,可以在讀后環節把繪本內容改編成與學生水平匹配的劇本,學生分角色,有感情地表演朗讀??梢詫W⒌赜柧殞W生有感情地流利朗讀,又可以適當發揮想象力,十分有趣易操作。例如,在教學繪本Baby Robins這本科普類繪本時,老師在讀后環節把繪本內容改編成劇本(圖7),開展“讀者劇場”活動。同學們積極參與,把枯燥的科普讀本賦予生動有趣的形式朗讀表演,能有效地進行語音訓練。
2.針對培養學生的拼讀能力,設計語音訓練和運用活動
自然拼讀繪本(Phonics Readers)的目標是向學生教學語音知識和訓練語音技能。這類繪本閱讀課通常在讀前和讀中環節教授語音知識,在讀后環節應該設計一定量的以語篇為載體的有一定語義的運用語音技巧的活動,切忌提供大量的毫無聯系的單詞或者句子進行機械操練。例如,在教授麗聲北極星自然拼讀繪本第三級中的The Closed Door 時,設定語音目標是:運用o-e的發音規律,并辨別短元音/o/和o-e的發音,運用拼讀規律拼讀新詞。于是設計了以下兩個不同層次的讀后活動:
Activity 4 Can you read?
Activity 5 Listen and write.聽音寫詞。
通過Activity 4, 可以考核學生的辨音能力,培養了學生的拼讀能力及音素意識。通過Activity 5檢測學生能否區分o-e和o短音的發音規律,實現聽音能寫。除此以外,在課后還布置了讀一本含有相同字母音的語音繪本The Tadpole 。
3.針對繪本教學的育人目標,設計能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的活動
葛炳芳認為,讀后環節的核心任務就是拓展文本內涵,內化文本思想,讓學生結合原有認知,針對文章內容和作者觀點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培養深層思維能力,從而成為具有評判力和創造力的讀者。讀后活動的設計可以從評價性活動出發,使學生通過判斷、對比對文中的信息與觀點做出價值判斷。教師可引導學生對人物性格進行評價、探討故事結局的其他可能性、設計海報、戲劇改編與表演等創作性活動,還可以通過指導學生寫閱讀記錄(reading log) 和創意讀書報告等,發展學生的高階思維和培養閱讀習慣。
案例1:在教學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第三級下冊The Class Trip 時,設定的其中一個育人目標是:能通過人物分析,感悟到要遵守規則、關愛他人、遇到困難不放棄。因此,在“閱讀后”環節設計了Analyze the Characters(人物性格分析)的活動。(見圖8)
在這個讀后活動中,鼓勵學生進行人物性格的分析和判斷,并在此基礎上總結學習策略:在對人物性格進行分析時,要關注他們的所說、所想、所做不能臆斷。學生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積極思考,小組討論,感受故事中有溫度的師生之情和生生之情,凸顯“遵守規則,和諧相處”的主題意義。
案例2:在六年級的線上網課時,利用繪本The Big Boasting Battle鞏固延伸學習PEP教材第一單元的語法項目形容詞的比較級的課例中,在讀后環節指導學生寫這樣的讀書報告(見圖9):
學生通過完成這份讀書報告,對本課所學的語言知識進行了復習鞏固。通過寫一點從故事中學到的東西,學生可以各抒己見,表達自己學到的做人道理。還可以通過聯系實際生活中自己父母的做法,寫一寫當父母拿自己和別人比較時的感受,增加學生的閱讀體驗。
小學英語“閱讀后”階段的活動設計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提高讀后活動設計的質量尤其重要,對能否發展學生的閱讀素養起到監測和決定性作用。老師應充分重視“閱讀后”活動的設計,深入解讀文本、精準分析學情,根據教學目標設計內容新穎、形式多樣的有效又有趣的讀后活動,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英語繪本閱讀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讀、會讀、悅讀,用閱讀探索世界,發現美好。
參考文獻:
[1]王薔,陳則航.中國中小學生英語分級閱讀標準(實驗稿)[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6.
[2]錢小芳,王薔,崔夢婷.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活動設計[J].北師大中小學外語教學,2019.
[3]葛炳芳.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讀后活動:理念、策略與思考[J].英語學習· 教師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