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雯雯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超聲醫學科,內蒙古呼和浩特,010017)
剖宮產已成為臨床常見的一種分娩方式,隨著我國二胎政策的開放,剖宮產后再次妊娠率顯著升高。此類患者在子宮疤痕情況會在一定程度影響患者分娩方式的選擇,若患者疤痕破裂或者不全破裂均會使產婦和嬰兒的安全受到影響[1]。近年來,子宮疤痕破裂已經成為子宮破裂的關鍵因素之一,準確的預測對于此類患者的安全具有重要意義。超聲檢查因具有無創,簡單方便的優勢被廣泛運用于臨床,本次研究以9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腹部超聲檢查對剖宮產再次妊娠子宮疤痕破裂患者的診斷價值,詳細情況如下。
將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收治的90例剖宮產后再次妊娠子宮疤痕破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年齡范圍為21~36歲,平均年齡為(28.56±3.4);孕周范圍為 30~41 周,平均孕周為(38.52±2.10)周。本次研究我院倫理委員會已批準。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②符合臨床剖宮產后再次妊娠子宮疤痕破裂診斷標準。③患者能夠對本次研究進行良好的配合。
排除標準:①患者合并肝腦腎等嚴重疾病。②患者具有惡性腫瘤。③中途退出本次研究的患者。
使用美國GE公司提供的腹部超聲診斷儀對患者進行檢查,探頭頻率為4~8MHz,待患者膀胱充盈后進行檢查,將探頭超聲放置于患者恥骨聯合上方,使超聲的聲束方向與子宮前壁下段保持垂直,在子宮前壁下段進行縱向切面掃差,觀察患者下段肌層,明確最薄處,對其厚度進行測量,對于具有部分肌層缺少的患者給予長度測量,之后進行橫向掃差,對肌層缺少厚度進行測量,肌層厚度需根據縱向和橫向測量平均值進行確定。患者進行剖宮產手術,手術時間應在超聲檢查的12h內,期間應再次測量肌層疤痕薄處的厚度,對具有肌層缺失情況的患者測定范圍。
觀察腹部超聲檢查與手術結果的診斷符合率。診斷標準:①肌層缺陷:最薄處肌層厚度低于1.0mm。②子宮不全破裂:局部無顯著肌層顯示,漿膜連續性較好。③子宮破裂:局部無明顯肌層顯示,漿膜缺乏連續性。符合率=腹部超聲結果/手術結果×100%。
超聲結果顯示90例患者中,40例患者具有子宮前壁下段肌層缺陷的情況,厚度為0.2~0.8mm,47例患者為肌層缺失,肌層缺失范圍最小為9.0mm×8.2mm,最大為84.0mm×60.0mm。手術結果提示42例患者為子宮前壁下段肌層缺陷,厚度低于1.0mm,48例患者為肌層缺失肌層缺失范圍最小為9.0mm×9.5mm,最大為90.0mm×76.0mm。腹部超聲檢查在診斷前壁下段肌層疤痕缺陷方面診斷符合率可達95.24%,肌層缺失的符合率可達97.92%。見表1。
表1 兩種方式診斷符合率對比 [n(%)]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女性的分娩意識也逐漸改變,加之相關政策的影響,使得我國剖宮產率逐年升高。剖宮產后并發癥對于患者再次妊娠具有重要影響,已成為臨床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2]。圍產期保健工作的實施降低了難產,多胎等因素導致子宮破裂的發生率,但卻使得術后再次妊娠子宮疤痕破裂成為子宮破裂的主要原因,為患者和嬰兒安全帶來嚴重的影響。當前,我國醫療技術水平得到明顯提高,各種檢查手段的更新速度快,檢查準確率顯著提高。腹部超聲作為臨床常用的一種檢查手段,因具有價格低廉,無創,簡單方便等優勢得到廣泛運用,該診斷方式能夠有效顯示出細微的結構。通常情況下,患者妊娠中晚期階段子宮前壁下段具有隆起情況,在對患者進行檢測時聲束與子宮下段肌層為平行走向,導致下段肌層診斷效果不佳[3]。近年來,研究發現若患者在檢查時能夠使膀胱保持充盈狀態,同時對探頭進行適當的調整,便能夠使上述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取得理想的診斷效果,若通過該方式無法取得理想效果,則應考慮對患者實施陰道超聲檢查,從而提高檢查的準確性,為臨床診斷提供參考數據。
臨床認為子宮疤痕破裂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①上次剖宮產手術切口位置選擇不當,切口縫合使上下邊緣難以完整對合,導致子宮疤痕愈合受到影響。②上次剖宮產術后患者具有感染或者血腫等情況的發生,導致子宮疤痕組織產生,再次妊娠時限制了子宮下段拉伸,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子宮疤痕破裂的發生率[4]。③子宮自發性收縮導致子宮疤痕病理學發生改變,因子宮疤痕破裂并無先兆癥狀,未完全破裂的患者出血量相對較少,子宮漿膜具有一定的完整性,故臨床診斷的難度較大。超聲檢查對于孕早期或者非孕期剖宮產后子宮前壁下段疤痕具有理想的識別效果,能夠的取得準確的肌層厚度。有學者指出,子宮前壁下段疤痕部位的肌層厚度與患者子宮破裂具有一定的相關性。肌層厚度越薄,子宮破裂的風險越大。隨著患者妊娠時間的延長,子宮疤痕處的肌層厚度會逐漸降低,處于中晚期階段時因子宮前壁下段疤痕辨別的難度較大,部分醫師認為對患者進行超聲檢查無實質性意義[5]。
以往對于疤痕子宮再次妊娠患者多采用剖宮產分娩,但近年來,疤痕子宮進行陰道分娩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值得注意的是,疤痕子宮可能具有“悄悄”破裂的情況,若患者發生該情況,則會對患者和嬰兒的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故提前預測患者子宮下段疤痕情況對于產婦和嬰兒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價值[6]。本次研究中,得知腹部超聲檢查與手術檢查結果具有較高的符合率,組間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提示通過腹部超聲檢查能夠發現疤痕先兆破裂,在產前對子宮下段疤痕缺陷進行預測,雖無法精確到子宮疤痕的位置,但能為臨床治療提供相應的依據。若子宮下段厚薄不均,肌層缺乏連續性則應考慮是否屬于子宮破裂的征象。目前,在產婦再次妊娠的過程中子宮疤痕破裂的情況較多,該情況在初期階段難以確診,但在進行剖宮產術12h后,多數患者會具有顯著的疼痛感,子宮疤痕的存在會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而通過腹部超聲技術則能夠對患者的子宮疤痕進行有效的檢測,得知子宮疤痕的狀況和位置,從而幫助醫師對患者進行更好的治療,其缺點主要為該方式對儀器的要求較高,腹部探頭需要較高的分辨率。
綜上所述,腹部超聲屬于診斷剖宮產后再次妊娠子宮疤痕破裂的有效方式,能夠明確患者子宮前壁下段肌層情況,能夠進行多次動態檢測,使用價值高,值得在臨床進一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