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國鵬 張曉琴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影像醫學科,內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國內胃癌發病率逐年上升,死亡率居高不下,早診斷早治療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常見的檢查方法包括鋇餐X線、腔內超聲及胃鏡等,但以上檢查很難對胃癌患者進行準確的TNM分期。研究發現,320排螺旋CT具有高度的空間分辨能力,掃描速度更快,而且不易受胃腸運動的影響,在胃癌分期中具有明顯的優勢[1]。我們通過分析我院78例胃癌手術患者的臨床、病理及影像資料,擬研究304排螺旋CT在胃癌TNM分期中的準確度,現報告如下。
隨機納入2017年10月~2019年9月期間在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經胃鏡確診為胃癌的7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3例,女25例,年齡38~77歲,平均年齡為(55.4±7.2)歲,納入患者均于研究開始前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內容經過醫院學術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所有患者術前1周內完成CT平掃及增強掃描,掃描前1天進食少渣食物,檢查前10h開始禁飲食并進行清潔灌腸,確保做好胃腸道準備以獲得滿意的圖像質量,掃描前30min予以鹽酸消旋山莨菪堿(哈藥集團制藥有限公司,批號:100512)10mg肌注(合并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心臟疾患等禁忌證者禁用),飲水800~1200mL使胃部保持充盈。使用東芝320排Aquilion ONE螺旋CT掃描設備,患者取仰臥位,屏氣狀態下完成掃描,掃描范圍從膈頂至骨盆上緣。檢查時經肘前靜脈注射80~100mL非離子造影劑(碘海醇),控制注射速率3~3.5mL/s。分別于造影劑推注后30s行動脈期掃描、60s行門脈期掃描以及180s行平衡期掃描。掃描參數:管電流250mA,管電壓120kV,層厚5mm,螺距1.0mm。檢查數據通過Vitrea工作站進行處理分析。
閱片者為我院高年資影像醫師3名,通過盲法進行圖像分析,診斷意見如果出現爭議則取2名醫師共同診斷,3人如果均不一致則取最高年資醫師意見。觀察腫瘤大小、形態、浸潤深度及與周圍組織三維關系,以淋巴結直徑>5mm、短長徑比≥0.7、CT強化差值≥60Hu判斷為轉移[3]。胃癌TNM分期標準參照國際抗癌聯盟(UICC)標準。所有的影像結論均與術后病理進行對比。準確率=CT與病理診斷吻合數/病理實際診斷數×100%。
320排螺旋CT對胃癌分期的總體診斷準確率見表1。
320排螺旋CT診斷T1準確率為57.1%(4/7),診斷T2準確率為 78.6%(11/14),診斷 T3 準確率為 71.9%(23/32),診斷T4準確度為84.0%(21/25)。見表2。
320排螺旋CT診斷N0準確率為80.0%(28/35),診斷N1準確率為90.5%(19/21),診斷N2準確率為88.9%(16/18),診斷N3準確度為50.0%(2/4)。見表3。
320排螺旋CT診斷Ⅰ期準確率為40.0%(4/10),診斷Ⅱ期準確率為 70.4%(19/27),診斷Ⅲa準確率為 61.9%(13/21),診斷Ⅲb準確度為58.8%(10/17),診斷Ⅳ期準確度為25.0%(1/4)。見表 4。

表1 320排螺旋CT對胃癌分期的總體診斷準確率

表2 320排螺旋CT對胃癌T各分期的診斷準確率

表3 320排螺旋CT對胃癌N各分期的診斷準確率

表4 320排螺旋CT對胃癌TNM各分期的診斷準確率
根治性手術切除瘤灶并清掃周圍淋巴結是目前治療胃癌的主要方法,精確的術前分期可指導手術醫師選擇手術方式并確定切除范圍[2]。超聲內鏡(EUS)及CT是主要的術前評估方式,EUS的優勢在于確定腫瘤的浸潤深度,其對T分期準確度較高,但很難對胃周圍淋巴結進行評估。普通CT容易受胃腸運動的影響,偽影較多,圖像質量較低,隨著技術的發展,CT掃描速度明顯加快,分辨力的提高也使圖像更加清晰,對胃壁各層結構具有更高的精確度[3]。320層螺旋CT兼顧高精度及高速掃描兩大優點,尤其是大大提高了Z軸分辨力,通過后期圖像重建可清晰觀察腫瘤形態、浸潤深度、與周圍臟器的關系及淋巴結特點,可準確用于胃癌術前TNM分期[4]。
T分期主要依據腫瘤的大小及浸潤深度,胃癌瘤灶CT上常表現為團塊樣強化或層狀強化,門靜脈期強化范圍增大,延遲期完全強化。本研究顯示320排螺旋CT診斷T1準確率為57.1%,低于其他T分期準確度,這是因為受胃張力及充盈度的影響,胃壁層狀結構的連續性有時不易判斷;診斷T2及T3準確率分別為78.6%及71.9%,準確度較高,這是由于這兩個分期圖像表現較為明顯,胃壁強化區層狀顯示比較清晰;診斷T4準確度最高,為84.0%,出現誤判的原因為過度消瘦患者臟器間脂肪較少,脂肪層缺乏對比導致腫瘤是否侵及周圍臟器不易分辨。胃周淋巴結是否轉移及轉移數量是判斷患者預后的重要指標,長期以來,臨床C T診斷轉移淋巴結是以直徑>10mm為標準,但這種診斷方式準確度不高,因為很多轉移淋巴結直徑<10mm,也有部分炎性淋巴結直徑>10mm[5-6]。數據顯示,<5mm的淋巴結轉移率低于5%,本文采用5mm作為診斷界限可提高檢出率,避免漏診。淋巴結短長徑比≥0.7判斷具有較高的特異度,本研究參照此標準[3]。對于正常淋巴結,由于缺乏血供,CT往往不強化或輕度強化,而轉移淋巴結血管增生明顯,部分出現融和,研究發現,正常淋巴結在CT強化差值設置為60Hu下大多不強化,而轉移淋巴結則呈環形強化或均勻強化[3]。本研究結果顯示,320排螺旋CT對胃癌總體T分期總體準確率為75.6%(59/78),總體N分期診斷準確度為 83.3%(65/78),總體TNM分期診斷準確率為60.2%(47/78),與文獻報道相符[3]。
綜上所述,320排螺旋CT是胃癌術前評估的一種高效手段,TNM分期準確率高,為臨床手術方式及切除范圍提供重要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