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燕

在應試教育背景下,許多家長普遍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接受“超前教育”,贏在起跑線上。這導致部分幼兒園出現教育偏差,不能很好地滿足幼兒的真正需求。幼兒教育的本質是遵循幼兒的年齡與身心發展規律,促進幼兒智力發育,培養幼兒的生活認知與基本生活能力。但在“小學化”問題的導向下,幼兒教育出現偏差,不利于幼兒的成長。對此,本文就農村幼兒園“小學化”傾向,提出相關的建議。
農村幼兒園“小學化”問題主要與三個方面有關,即家長方面、教師方面以及學生壓力方面。在應試教育背景下,部分家長過于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盡快展開學習,領先他人一步。因此,在幼兒園教育階段,他們便讓孩子接受小學的系統化學習。同時,也有一部分家長會選擇給孩子報名早教班,學習英語、音樂、美術、舞蹈等內容,無形中給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壓力。然而,目前部分幼兒教師并不具備學前教育能力,也沒有正確認識到幼兒教育的要求,缺乏一定的專業素養,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教育偏差。
教師要轉變家長的錯誤觀念和思維,做好家長方面的工作,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糾正家長的錯位觀念。幼兒園方面可以定期聯合社區、村委會等單位開展集中的幼兒教育講座,向家長普及正確的幼兒教育知識;同時也要利用好互聯網平臺,定期向家長推送幼兒教育的資料、視頻等。期間,幼兒園方面除了要正向引導,也要做好危機引導。幼兒園要讓家長了解正確教育的重要性,看到“小學化”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危害。“超前成長”的教育理念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當下的發展,包括心理發展和身體發展等方面。無形中形成的壓力,也會影響孩子今后的學習效果,導致孩子在進入小學后,出現對學習抗拒的心理。此外,繁重的學習會導致童年缺失,不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養成。從長遠角度出發,“小學化”教學弊大于利。
教師隊伍的專業素質提高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首先,幼兒園方面要進一步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包括教師的教育理念與教學能力。教師要了解幼兒的心理與成長規律,從觀念與意識角度適合指導幼兒成長。幼兒園方面可定期開展培訓大會,讓教師系統化地學習先進的知識、理念。同時,幼兒園要善于利用互聯網平臺,定期向教師推送幼兒教育相關的文章與視頻,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其次,幼兒園要做好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結合工作,給予教師實踐機會,幫助教師將教學理論轉化為教學實踐,切實提高教學工作質量。最后,幼兒園還要保證與家長的有效溝通。幼兒園要促進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做好協調工作,提高家長的配合度。
幼兒園還要做好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工作。通過有效銜接轉變幼兒園與小學一年級的教學方式,讓幼兒順利從幼兒園教育過渡到小學教育。具體包括幼兒教育要做好哪些入學準備、小學教師對幼兒園教育的建議等。同時,幼兒園也可以帶領幼兒參觀小學校園,體驗小學生活,正確認識小學與幼兒園的區別,深化去“小學化”教學理念的落實。
總而言之,幼兒園要加強正確教育理念的宣傳工作,轉變家長的錯誤思想,開展教師隊伍培訓工作,提高教師隊伍的專業素質,優化幼小銜接。教師要針對目前幼兒園教學的實際情況,分析問題成因,找尋解決方法,制訂更為科學、合理的方案,從而不斷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促進幼兒園教學的有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