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男
【內容摘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其應用逐漸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成效更為顯著。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合理的融入信息技術,實現了化學實驗教學宏觀與微觀、具體與抽象的充分結合,在深化初中化學教學改革,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等方面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實現信息技術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科學整合,應從硬件設施、教學理念、教師水平以及具體應用形式等不同角度出發,探索更為合理、有效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方式方法。
【關鍵詞】信息技術 初中化學 實驗教學
初中階段是學生初次接觸化學學科。學生對于化學實驗操作流程的掌握情況以及對化學實驗現象的準確描述對于化學學科的學習至關重要。傳統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由于出于實驗安全性的考慮以及實驗材料的限制,只能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親自實踐部分實驗,部分實驗由教師進行課堂演示,但是仍有很多實驗由于化學現象難以直觀展示、實驗會產生有毒物質等原因無法在課堂展示,只能由教師口頭敘述實驗過程及化學反應原理。由于學生缺乏對化學實驗知識的直觀認識,從而極大挫傷了學生對于初中化學的興趣。而信息技術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合理整合,從而提升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一、信息技術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整合的必要性
1.信息技術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整合的意義
所謂整合就是將信息技術作為一個要素,融入初中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是實現初中化學實驗高效性的重要途徑。通過合理整合,能夠為初中化學實驗創造更加良好的教學環境,促進初中化學教學結構的創新。簡言之,信息技術就是作為一種實現初中化學實驗的技術手段,通過信息技術所創設的生動、豐富的教學環境提升化學實驗教學效果。所以,信息技術與初中化學實驗之間的相互協調與滲透,實現高效性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效果。
2.信息技術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整合的可能性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成熟,極大的便利了我們的工作與生活,尤其是伴隨著信息技術而產生的信息資源共享,為教育教學的高效開展提供了極大的助力。例如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所需要的大量如圖片、視頻、動畫等教學資源,都可以通過信息技術輕易獲得。且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諸如此類的信息資源共享將會更智能、更完善。信息技術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引入,能夠引導學生更加清晰、透徹的理解、掌握化學相關知識,同時還能夠一目了然的看到很多由于實驗原料或實驗場地等限制的無法進行的化學實驗。尤其是各種現代化模擬軟件在教學領域的應用,更是為初中化學實驗操作提供了更多可能,能夠有效強化初中學生對于化學實驗的直觀感知,提升了化學實驗的精準性,最大限度的減少了實驗誤差。
隨著學校硬件設施的不斷完善,教師能夠在化學實驗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插入相關實驗視頻以及教學課件,學生通過直觀的實驗流程展示能夠更加透徹的理解教師所講授的實驗知識與化學原理。另外,隨著計算機在家庭的普及,學生還可以在課前課后根據教學內容結合自己的學習節奏自行觀看一些化學實驗的演示過程,為學生的課前預習以及課后復習提供了極大便利。再加上初中化學實驗本身所具有的可操作性及開放性,更是為信息技術在初中化學實驗操作提供了無限可能。
3.信息技術與初中化學實驗整合的可行性
作為初中化學教學的重要構成,化學實驗的開展往往會受到學校化學實驗場地、材料以及安全性等條件的限制,難以真正滿足學生的實驗教學需求。時至今日,仍有很多學校的化學實驗過程仍然靠教師口頭講述,而學生只能發揮想象力來理解化學實驗的相關流程以及反應現象。因此,通過信息技術來設計、模擬演示初中化學實驗流程,教師講述的方式要更加直觀、形象,能夠最大限度的補充由于種種限制條件而造成的實驗缺憾。
另外,信息技術在初中化學實驗探究中的應用,能夠有效的降低實驗風險,提升化學實驗的安全系數,例如,化學實驗中難免會存在一些有毒、有害物質,如果在課堂現場演示的話,一旦操作失誤,極易造成安全事故,所以通過信息技術模擬實驗就能夠有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安全事故的發生。不僅如此,利用信息技術模擬操作化學實驗,學生能夠更加清楚、明了的觀察實驗流程、化學反應,從而有效改善了教師在課堂演示實驗時,由于講臺高度或者距離等問題,而導致部分同學看不清甚至看不見實驗過程的問題。所以說,信息技術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高效整合,既能夠節省寶貴的課堂時間與實驗經費,又能夠調動學生對于化學實驗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習效率,可謂一舉兩得。
二、信息技術與初中化學實驗整合所應遵循的原則
信息技術雖然具有眾多優勢,但是初中化學實驗本身也有其不可替代性,比如在培養學生觀察探究能力以及實踐操作能力方面、在培養學生化學素養、學習態度等方面,這些都是信息技術所能夠替代的。因此,在教學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是應該讓學生盡量自己動手實踐探究。另外,信息技術只是作為一種技術手段融入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要時刻謹記,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即使很多化學實驗難以親自動手操作,需要信息技術的輔助才能得以實現,那過程中的實驗信息資源的查閱、共享、掌握以及加工信息、發現規律等行為,仍需要學生自己積極探索獲得,切勿讓學生的思考、探究過程全部被信息技術所替代。
三、信息技術與初中化學實驗有效整合的策略
1.加快學校硬件設施建設
學校應遵從國家政策號召,劃撥專項資金用于信息技術硬件設施建設,強化校園網和計算機管理,統一校園網各端口,為校園網絡搭建有力的支撐平臺,確保校園網絡能夠隨時服務于教學活動。不僅如此,還要適度調整信息技術硬件設施的開放時間,積極鼓勵并引導學生合理的規劃課余時間,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初中化學實驗,從而使得教育資源真正為教學所用。
2.轉變教學理念
教師必須正確認識信息技術對于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輔助作用。部分教師認為信息技術能夠替代所有的初中阿虎學實驗。我們必須糾正并從根本上轉變這一錯誤理念。不僅是教師,包括學生都要清楚認識到信息技術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進行整合的最終目的,以及整合過程中的主次關系。信息技術只是一種教學輔助手段,絕不能完全取代必要的化學實驗。所以我們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既不否認信息技術對于化學實驗的促進作用,又不能過于依賴信息技術手段,要根據學生的學情以及教學內容,開展多元化的化學實驗教學方式,適度、適時、適量的運用信息技術。
3.提升師生信息素養
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要求教師要提升信息素養,提高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能夠熟練掌握并運用信息技術的核心技巧。在信息技術與初中化學實驗整合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實際教學需求、學生的學情將網絡信息技術與化學實驗內容進行巧妙的融合,才能讓學生真正體驗信息化教學的優越性,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方式,從而提升初中化學課堂效率。
結束語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現代教育提供了更多可能,其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高效整合,為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提供了有力支撐。但是在整合過程中,教師要明確整合目的與意義,根據整合原則,正確看待信息技術與化學實驗的主次關系,合理運用信息技術,保證信息技術高效的服務于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整合。
【參考文獻】
[1]王偉,晉璐.信息技術與化學實驗教學整合,提高化學課堂有效性[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7(2):69.
[2]鄭興.融合教育技術及信息資源優化中學化學教學[J].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2018(12):40-42.
(作者單位:南京市玄武高級中學梅園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