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永梅
【內容摘要】當前隨著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有了更近一步的要求,其中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不但要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關心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最重要的就是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在培養人文素質教育的背景之下,教師重視學生心理發展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本文針對在數學課堂上教師應如何關注和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展開探討,以期為相關教師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數學課堂 課堂教學 學生 心理健康
在現階段的教學活動中常常會遇到一些學生因為學業壓力、家庭原因、自身個性等因素而產生了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比如對學習喪失興趣、不愛與人交流、孤僻,甚至是自暴自棄。而教師作為引導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必須要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這就要求教師要能夠在課堂教學中滲透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接受知識、轉變思想,從而推動學生能夠形成健全、優秀的人格。
一、教師要能夠營造健康心理的氛圍
在數學課堂的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在新課標要求之下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和溝通。比如在實際的數學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自告奮勇的對具有代表性的數學題型進行上臺講解等。教師還要觀察在教學活動中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情緒,從而能夠更好的了解學生在課堂學習時的心理狀況,以便于在制定教學計劃時開展有針對性的數學學習活動和方法,為學生營造出一種平等的學習環境;其次教師自身要在課堂上保持良好的教學情緒,通常來說教師的引導作用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情緒產生較大的影響,所以教師要發揮榜樣作用,通過語言、肢體動作等感染學生,從而營造出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才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融入到班級團體中,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健康心理。
二、教師要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教師要想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就要樹立其自信心,通過搭建體驗成功的平臺或者是創造讓學生感受到鼓舞的機會。比如課堂表揚和鼓勵不但是一種有效提高教學質量的方式,也是培養學生自信心和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根據數學課堂的教學性質和課程屬性,教師可以組織開展合作探究的授課方式,鼓勵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談論,在團結協作中解決數學難題,從而體會到克服困難的欣喜感。同時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能夠使性格孤僻、膽小的同學更好的加入到討論中來,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識內容。比如在學習《長方形周長》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或者是課前小故事等方式引入到學習課程中,或者最直接的就是假設情景問題,如果要在黑板的四周布置一條彩燈,不考慮其他因素的前提下,圍繞黑板需要多長的彩燈?通過這樣的引入方式就能夠使學生了解到長方形周長的意義和概念。然后教師幫助學生測量黑板的長度和寬度,分別是4m和2m,這種互動式教學情景的搭設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吸引學生對問題進行主動的思考。其后教師要求學生自行計算,最后得到反饋的算式有4+2+4+2=12(m);4+4+2+2=12(m);4×2+2×2=12(m);(4+2)×2=12(m)等算式,教師和學生共同對比這些算式,最后得出結論所有的算式都是正確的,教師此時要將教學的主題導入,向學生提問哪一種算式最方便、最容易記憶,在學生的談論過后達成一致意見確定時(長+寬)×2=長方形周長的算式方法最簡便。通過這堂課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探究,而且經過自主性的學習得到了正確的結論,能夠激發學生心理的自信和學習勇氣,從而能夠形成健康的心理。
五、教師要給學生適當的援助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很多學生的心理矛盾都是因為害怕出錯,尤其是對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心理素質都沒有完全形成,所以在面對老師和其他同學們的時候,可能會出現緊張、膽怯的心理狀態,如果長時間發展就會嚴重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健康。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針對學生出現的小失誤進行正確處理,在尊重學生的原則上采用安慰和指導教育的辦法,促使學生形成正直的性格和知錯就改的品質,這一過程教師不僅要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的關注,還要分析其心理狀態,消除學生心理對教師的恐懼感,培養平等的師生關系,才能夠保障教師在學生心理存在問題時能夠更好的起到疏導作用。比如在數學課堂上,教師也要注意到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比如有的學生在遇到數學難題時,會主動和同學交流、探討,從而得到正確的解題答案。而有的同學相對內向,一旦遇到難度較大的題目就會一味的急躁和苦惱,然后逐漸失去對學習的探究和鉆研興趣,嚴重的情況可能會出現厭學情緒。所以教師要適當的為學生提供一些心理幫助,立足于學生的心理需求,提出一些針對性的小建議或者引導,從而幫助其解決學習或者是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使其能夠保持最佳的學習狀態。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課堂中,不僅是當前我國新課程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現實教育對教師的必然要求。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在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也要關注其心理的健康狀態。因此教師要發揮教書育人的根本作用,通過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圍以及樹立學生自信心、給予適當的心理援助等方式培養學生正確的心理素質,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徐春花.數學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9(29):98-99.
[2]高林鵬.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減輕學生心理壓力的方法[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7):46.
(作者單位:白銀市育才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