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小惠

《雪景》
漆藝作為重要的傳統文化遺產,在歷史長河中歷經千年的沉淀和發展,擁有了獨特的文化藝術魅力。當這種文化藝術魅力再次走進人們的生活中,這種傳統與現代生活的碰撞,又會產生一種怎樣的火花?下面筆者想通過漆藝在古代和現代生活中的幾種呈現形式來談一談傳統漆藝如何在現代生活中再現并發展。
傳統漆藝以天然漆為原料,又稱大漆,它與絲綢和陶瓷作為我國三大獨特元素代表,被稱為“國漆”。其擁有以下五種特性:一是干漆堅硬、耐磨強度大、亮度典雅、附著力強;二是耐熱性高、耐久性好;三是具有良好的電絕緣性,具有一定的防輻射性能;四是具有防腐蝕、耐強酸強堿、防潮、防霉殺菌等作用;五是對人體無害。漆獨特的材料特質自古以來受到人們的青睞,曾是承載食物器具的最佳選擇。
考古發現,最早的漆器是浙江省余姚河姆渡遺址第三文化層(新石器時代)中發現的朱漆木碗,由此可推出我國傳統漆藝在7000多年前便開始運用到日常生活中了。再從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漆器中發現,從西漢時期工藝較為簡單的彩繪漆木耳杯、漆木勺到明清工藝精美的花鳥紋圓蓋漆盒、人物山水漆筆筒、剔紅漆盤等,這些傳統漆藝制品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成為不可或缺的家用物件時,也逐漸成為一種裝飾家居用品。
人們對漆從發現、使用到調配成朱漆,再到尋找加入可以入漆的顏料,使它們可以變成顏色豐富且可以涂刷的色漆,然后再通過雕填、鑲嵌、彩繪、脫胎、髹飾等技藝制成各種精致的漆藝用品,在日常使用中變得賞心悅目,這是人們對生活美學的追求。人們在使用漆的同時,不僅發現了漆的獨特美更發揮到了極致,讓漆藝擁有更多更豐富的色彩,也使漆藝擁有比其他藝術品更多的煙火氣息,傳統漆藝很好地詮釋了“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意義。
隨著時代更迭,漆藝開始被人們推向藝術品的殿堂,變成日用品中的“奢侈品”。在我國,現代的漆藝以漆畫藝術為典型代表。
漆畫是在傳統漆器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對傳統漆藝的一種拓展,它是完美地將現代科技、材質、工藝與傳統結合起來創造出來的一種新生畫種。漆畫以其獨特的品格脫穎而出,可與中國畫、油畫等媲美,與它們在畫壇上平分秋色。
漆畫將繪畫和工藝融為一體,在繪畫材料上以漆為主,用金、銀、鉛、錫以及蛋殼、貝殼、石片等作為輔料,在日常漆畫創作時,用于入漆的主要顏料有銀朱、石黃、鈦白、鈦青藍、鈦青綠等。通過幾代漆畫藝術家的努力,工藝技法逐漸成熟,在傳統漆藝和繪畫技藝的基礎上漆畫擁有了自己獨特的藝術創作技藝,如變涂、堆塑、磨繪、刻填、鑲嵌、描繪、罩染、髹凃就是我們常用到的八種工藝。
漆畫的創作在取材、立意、構思、構圖、造型、色彩等方面與其他畫種一樣都需要追求美感的極致。作為一種年輕畫種,漆畫在繪制手段、技法、材質上,成就了其獨立的藝術價值和社會功能,并在國外展會上大放異彩,受到外國藝術家的高度評價,成為“中國漆”,這就是現代漆藝的魅力。
由于本身獨具的光澤、材質、意境、肌理所產生的特殊藝術效果,與現代生活、現代建筑、現代環境高度和諧,漆畫已逐漸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成為室內甚至是室外的裝飾品,這標志著中國傳統漆藝的新發展,同時也是我國民族繪畫的新起點。
日常生活中見到的漆器無一不精美,無一不是通過繁復的工藝制成的,無論是螺鈿、雕漆、髹飾還是彩繪,制作過程都相當繁復。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各行各業的設計師都無法抗拒漆藝的魅力,他們對漆藝趨之若鶩,于是在現代生活中加入漆藝技法的產品越來越多。除了剛剛提到的典型代表漆畫,還有茶具用品、辦公用品、個性首飾、室內裝飾品等也開始采用漆藝手法進行制作。
漆藝首飾,是一門古老的傳統手工藝,古代的漆藝首飾多以梳、篦、奩等形式呈現,在現代偶爾見到的一些漆藝首飾常以手鐲、螺鈿首飾盒、耳墜等在旅游區或者文創街上出現。這些商品的材質、工藝參差不齊,粗制濫造,從而使漆藝首飾的藝術價值和藝術品位大打折扣。
首飾是展示現代時尚的重要領域,是以女性為主流代表的流行風向標。漆藝首飾是傳統手工藝和現代時尚的共同載體,20世紀初國際漆藝文化運動時期,以一門小種首飾文化開始流行,之后因為漆藝環保的屬性以一種“生態設計”出現在各大品牌包括香奈兒、卡地亞等東方系列產品中。筆者認為,漆藝首飾在技藝、材料上加以改良、創新,必將迎來新的日用品高峰和引領新的時尚流行趨勢。
漆的耐強酸強堿、防潮、防霉殺菌作用使其在家居用品中,讓其他材質望塵莫及。在眾多家居材質選擇上,漆藝的廣度和深度都是有待挖掘的,我們日常家居中的餐具有茶具、碗、筷子、果盤等,家具有桌、椅、屏風等,在傳統漆藝技術上都有很好的延伸。
在現代生活中人們對家具用品越來越追求實用與美的結合。其中,中式簡約風格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尤其是在年輕人中頗受歡迎,漆藝家居在眾多家居用品中脫穎而出,而這大都以紋樣取勝。
以漆藝的紋樣為例,漆藝的紋樣包括人物紋樣、動物紋樣、植物紋樣、幾何紋樣等,或華美富麗,或樸實無華,無論是傳統的還是現代的,無一不把漆藝的精神之美發揮得淋漓盡致。傳統的紋樣有古獸紋、飛鳥紋、飛天紋、祥云紋、卷草紋、花卉紋等帶有美好寓意的吉祥圖案。現代紋樣中的點、線、幾何等紋樣,是短、平、快的形式,以簡潔著稱。在現代家居用品中,將傳統紋樣與現代紋樣相結合,通過提煉傳統漆藝技法的加工讓每一件漆藝家居用品呈現了新的生命力,細膩溫潤而不失精致。當然,隨著現代漆藝技術的成熟,工業工藝開始作為手工藝的輔助生產要素,如髹涂、描繪、刻填、鑲嵌、彰髹、堆塑、雕漆等工藝,通過現代工藝逐漸變成半自動化甚至全機械化制作,制作周期縮短,成本降低,漆藝這種傳統的手工藝也“煥然一新”。隨著創作手法的多樣化,開始融入市場,與其他家居用品角逐,漆藝家居在擁有越來越現代感設計的同時,日用價值開始回歸,開始走進大家的生活,有種“王者歸來”的快感,當然漆藝家居市場占有率仍然非常小,但始終相信經過現代漆藝人的努力,會越來越好。
日本著名工藝美學家柳宗悅先生在《工藝之道》一書中表達了這樣的觀點:“工藝之美表現為‘民眾’‘實用’‘廉價’‘多量’和‘尋常’的平凡世界的深深緣分。”從這個角度來看,漆藝不僅要在作為欣賞的藝術品屬性方面加以拓展創新,更要在回歸實用性方面獲得社會認可,有了龐大的社會受眾作為支撐,漆藝才會越走越遠,漆藝市場在現代生活中才會深入人心。
傳統漆藝的多元、健康、精致、耐用的屬性是無可替代的,需要我們現代漆藝從業者努力鉆研,不斷提高對漆藝的公眾認知度,在致力于個性化、藝術化表現的同時,注重將個人表現轉化為社會生產力,通過“質”與“量”共同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這對傳統漆藝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具有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