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彤村 陳妍

摘 ? 要: 現代漢語中,“很”與“狠”都可以出現在“V+數量(名)短語”之前的位置作修飾語,但二者并不等同,有使用條件上的限制和表達的差異。本文從“很”與“狠”的歷時發展情況出發,利用語料庫搜集語料分析的方法,說明二者在句法和語義上的使用差異。
關鍵詞: 很 ? 狠 ? 語料庫 ? 程度量級 ? 語義特征
1.引言
《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對“很”的解釋為副詞,只有一個義項:“表示程度相當高”;對“狠”的解釋是具有三種詞性,共5個義項,分別為:(1)形容詞性,共2個義項:“兇殘;殘忍”(舉例:那家伙比豺狼還狠);“嚴厲;厲害”(舉例:“對自己人要和,對敵人要狠”)(2)動詞詞性,共1個義項:“控制感情,下定決心”(舉例:狠著心把淚止住);(3)副詞詞性,共1個義項:“狠命”(舉例:狠抓業務)。最后單列1個義項:舊同“很”[1]。
按上面詞典的釋義,現代漢語里用法有:
(1)修飾形容詞,如:很好 ? 很冷 ? 很漂亮 ? 很骯臟
(2)修飾動詞或述賓成分,修飾動詞如:(嫁給你)我很愿意。(這本書)我很喜歡。(他還沒回來)我很擔心。修飾述賓成分如:(他)很愛唱歌。(這種情況)很合乎情理。(包餃子)很花時間。
(3)跟否定副詞“不”連用,修飾形容詞或動詞,又分兩種情況:
Ⅰ.很+不+形/動,如:很不爽 ? 很不高興 ? 很不順利 ? 很不喜歡 ? 很不想去
Ⅱ. 不+很+形/動,如:不很爽 ? 不很高興 ? 不很順利 ? 不很喜歡 ? 不很想去
(4)修飾少數名詞成分,如:很中國 ? 很學術
在修飾動詞或述賓成分這一類中,“很”可以修飾一個“動十數·量·名”的述賓結構,或表述為“很+V+數量短語”,如:很讀了幾本書/很跑了幾趟/很喝了幾杯酒[2](8-13)。
漢語的另一個詞“狠”,也可以出現在相同的句法結構中,并且感覺在生活中更常使用,如:狠敲了三下門/狠喝了一口/被狗狠咬了一口。
“很”與“狠”,二者有互通使用的關系嗎?如果有,那么這種情況是什么時候出現的;如果沒有,那么出現在同一句法結構中的差異是什么,本文嘗試從這方面做探究梳理。
2.“很”與“狠”的歷時發展及與“V+數量短語”的共現
廖娟在《“很”“太”的共時與歷時考察》中詳細考察了“很”的歷時發展過程。該文按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五個時間段,通過文獻引例,梳理出了“很”的語法發展變化情況[3]:
第一階段:先秦時期,有三種用法:(1)做謂詞性成分,與另一個動詞連用,如:民以制畏上,而上以勢卑下,故下肆很觸而榮于輕君之俗,則主威分(《韓非子·八經》);(2)其后接賓語,如:顓頊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告之則頑,舍之則嚚,傲很明德,以亂天常,天下之民謂之檮杌(《左傳·文公十八年》);(3)作謂語,可與其他形容詞共現,如:惟荒腆于酒,不唯自息乃逸,厥心疾很,不克畏死(《尚書·周書·酒誥》)。做謂詞性成分時,表示“不順從”,做形容詞時,表示“乖戾、兇狠”。
第二階段:兩漢時期,“很”做動詞的用法急速減少,同時大量出現了與其他形容詞同現做謂語的情況,語義上,舍“不順從”而多“兇狠”之意,如:西南有人焉,身多毛,頭上戴豕,性很惡,好息,積財而不用,善奪人谷物(《史記·五帝本紀》)。
第三階段:魏晉南北朝時期,“很”幾乎不再作動詞出現,但是繼續以謂詞性成分與其他形容詞一起出現,成了主要用法,如:子惠王政嗣,傲很不奉法憲。(《昭明文選》)。語義上“很”作“兇狠”義成為主要意義,為下一時期與“狠”在意義上產生互用共通的聯系形成了可能。
第四階段:唐宋時期,常與另一形容詞共現,開始出現“很”與“狠”共用的現象,如:安帝下詔曰:劉毅傲很兇戾,履霜日久,中間覆敗,宜即顯戮(《唐·晉書》)。謂懷君父之恩,克勵人臣之節。而動思棄命,恣逞非心,傲狠反常,橫辱無畏。以其先祖,嘗立忠動,每念含容,庶聞悛革(《舊唐書·后晉》)。此階段,“很”的用義和用法與“狠”已趨近或相同,二者互通使用是發展變化之必然,但此時仍是作為形容詞身份互通并與另一形容詞共現做謂語,尚未出現“很”在句法功能上向副詞轉變修飾形容詞的現象,不過“狠”對“很”的互通和介入,為“很”的“兇狠、兇惡”之義的淡化并逐漸成為修飾形容詞的副詞的演變提供了實現的條件。
第五階段:元明清時期,“很”進一步向副詞虛化。表現為“很”與“狠”的互用減少,句法上出現了在補語、在助動詞“會”前面及在動作動詞前面的情況,如:艄公冷笑道:“你這兩個撮鳥,在家中穿綢著緞,快活得很哩,我老爺到哪里尋你?(《粉妝樓》);王夫人也道:“寶玉很會欺負你妹妹。”(《紅樓夢》);兵馬司道:“他人材到生得魁偉,很去得。“(《明珠緣》)
第六階段:晚清到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很”與“狠”開始出現句法功能上的分化,不再互相通用。“狠”作為形容詞充當謂語或定語成分,“很”進一步虛化為修飾動詞和形容詞的副詞。
據廖文考察發現,“很/狠”與”V+數量短語”共現的情況最早出現在唐宋時期。雖然唐宋之后,二者的句法功能分化情況越加明顯,但是語法化的過程是漸進緩慢的,分化的結果非一定涇渭分明,現代漢語中形容詞和副詞都可以出現在謂詞性成分前的位置,那么“很/狠”也會留下藕斷絲連的聯系。
3.“很+V+數量短語”與“狠+V”+數量短語”的問題
《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中對“很”和“狠”詞類的標注都有副詞一項[1]。“很”與“狠”在功能和意義上的分化,并不與它們所能充當的句子成分沖突。在現代漢語中二者都修飾相同的動詞,但是出現的情況有所不同。
3.1“很/狠”修飾相同的動詞
搜索北語BCC語料庫顯示:“很”與“狠”可以出現在相同的動詞前,如:
(1)a.北京長安商場今年空調貨進得多,進得全,即使在每天賣出200多套空調的最旺季,除了個別品牌外,空調商品基本上保證了供應,商場也由此狠賺了一筆。(《人民日報》 1997年08月07日)
b.在該品種的推廣銷售中他一邊請人看自己的科技寫真集,一邊銷售種子。一個季節下來,讓他很賺了一把。(《人民日報·海外版》2004年03月20日)
(2)a.各地京劇團在演現代戲的過程中,從創作到排練,都狠下了一番功夫。(《人民日報》1964年06月07日)
b.我們經常讀到一些“鑲嵌”著金句的文章。有的“金句”,單看確實耀眼,是作者狠下了一番功夫“熬制”出來的。(《人民日報》2017年08月14日)
通過北語BCC語料庫檢索出這一類動詞還有:很/狠吃了一驚;狠花了一些心思/狠花了一筆錢;很打了幾次大仗/狠打了一頓板子;很發了一通火/狠發了一筆錢。
上述例子可見,數量短語里的名詞語義特征可提取為【具體】【抽象】。對【抽象】類,二者可以互用。對【具體】類,“狠”可以搭配的數量可以是概數(狠賺了一筆、狠花了一筆、狠發了一筆),也可以不是概數數(狠抽了一下馬鞭,狠打了三下),但是“很”只能用在概數情況,如下表所示:
“很”在由實詞向虛詞的語法化過程中,用法在虛化的同時,意義也在虛化。“很”曾經用作形容詞,表示“兇狠、兇暴”,在人的心里,這個意思可以與程度建立心理聯系,使“很”有了表示程度高的虛化意義。抽象名詞沒有具體的數量級,因此可與同樣虛化為表示程度高的“很”共現。自唐宋以后“狠”開始與“很”互用,至明清二者都可出現在動詞前的位置,“狠”作為“很”的后起字,就順承了“很”的一定程度的虛化義,故當名詞表示抽象意義范疇時,二者都可。在名詞的語義特征為具體意義范疇,或者動詞后的數量短語是比一多的量級時,“很”與“狠”都可以出現在動詞前的位置,當動詞后的數量詞為“一”時,只能使用“狠”而不使用“很”。因為二者的語義指向不同,“很”在虛化做程度副詞后,不具有具體量級特征,意義上只表示高量級性,即使量級性很低也不能為“一”,不能修飾具體名詞前數量為“一”的情況,只能高于“一”的量級,如:很喝了幾口/*很喝了一口。
3.2“很/狠”修飾不同的動詞
通過搜索北京語言大學BCC語料庫,查找出“很/狠”與如下動詞共現的用法:
(1)狠+V+數量短語,如
狠批一頓 ? 狠宰一刀 ? 狠唾一口唾沫 ? 狠罵一頓(聲) ? 狠敲一把(下) ? 狠擊一下(拳)
狠咬(吸)一口 ? 狠叫一聲 ? 狠瞪一眼 ? 狠踢一腳(一頓足球) ? 狠拉一下耳朵 ? 狠拍了一下
狠揍一頓 ? 狠戳一下 ? 狠喝了一大碗稀粥 ? 狠斬(宰) ? 了一刀 ? 狠踏幾下 ? 狠剎幾股不正之風
狠抓幾個回合
(2)很+V+數量短語
很費了一番周折 ? 很用了些功夫 ? 很鬧了一番怪毛病 ? 很倒了一些胃口 ? 很出了一陣風頭
很花了些腦筋 ? 很下了一番功夫 ? 很非議了一陣 ? 很轟動了一陣子 ? 很鼓吹了一下
分析用例可以看到,“狠”修飾的動詞,在語義特征上具有【+自主】【+動作性】性,“很”修飾的動詞在語義特征上具有【±自主】【-動作性】性。在表述程度上,“狠”凸顯了所陳述動詞的動作性狀程度高,焦點在動詞。“很”凸顯所陳述事件的性狀程度高,焦點在事件。
3.3“很+V+數量短語”的其他情況
有些動詞具有【+自主】【+動作性】性,但是也可與“很”共現,如:
很讀了幾本書 ? 很喝了幾杯酒 ? 很跑了幾遍 ? 很聽了一會兒 ? 很睡了一會兒
很說過幾次 ? 很找了一陣子 ? 很叨叨了一陣子 ? 很寫過幾篇文章 ? 很哭了幾場
很看過幾場戲
這種情況與上面所說“很”的搭配用法似乎矛盾。其實不然,這種用法的“很”語義指向不再指向陳述事件,而是指向數量短語,也是這類句子的焦點所在。但是現代漢語中這種用法已經很少出現了,筆者搜索語料庫,能找到的動詞僅限上面所列,而且例句僅限一句,原因是這種用法現在已經被“狠狠(地)+V+數量短語”取代。筆者在北京語言大學BBC語料庫中搜索該句式,共搜到363句用例,涵蓋86個動詞(見附件1),“狠”單獨修飾動詞,上文已經討論過是突顯所陳述動詞的動作性狀程度高,“狠狠”更進一步凸顯了這一性狀,而“狠”則更專職于做程度副詞,修飾表意愿或心理感覺的抽象類動詞。
4.結語
重新分析和類推是語法化的重要機制。語法化的過程是緩慢漸進的,中間存在模糊地帶。人的轉喻認知為這種機制的觸發提供了心理基礎和原動力。“很”最開始做謂詞性成分,有動詞和形容詞兩種用法。隨后,“很”在功能上豐富起來,出現了做定語和補語的情況。由心理認知觸發的表達需要,使“很”的動詞用法逐漸減弱至消失,形容詞性用法的頻率顯著增加。后起同音字“狠”做形容詞用法的出現,促使“很”進一步重新分析,向著副詞功能虛化。“很”與“狠”都能出現在動詞前的位置修飾謂詞性成分反映了這一過程的漸進性。隨著語法化的進一步推進,到現代漢語中,形容詞主要出現在體詞性成分前充當定語而副詞主要出現在謂詞性成分前充當狀語分別成為各自的主要功能后,作為形容詞的“狠”再想出現在謂詞性成分前就有了標記,形式上一般需要重疊(如“狠狠地打了一下”)。“很”已經虛化為副詞,語義上主要功能是修飾謂詞性成分,那么在“強行”用作指向體詞性成分(如數量短語)時,語義上就有了標記,要么是【-自主】【-動作性】,要么體詞性成分語義上需要有量級且量級不能是最小值(如“很讀了幾本書”;“*很讀了一本書”)。現代漢語中,“很”與“狠”雖然都能出現在“V+數量短語”前面,看似可以互用,實則在句法、語義上存在不同。
參考文獻:
[1]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K].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2]馬真.普通話里的程度副詞“很、挺、怪、老”[J].漢語學習,1991(02).
[3]廖娟.“很”、“太”的共時與歷時考察[D].長沙:湖南大學,2012.
附件1:
可進入“很+V+數量短語”結構中的動詞(來源:北京語言大學BCC語料庫)
A.愛
B.鄙視,扳回,表揚,
C.吃,操,吵,刺,戳,踩,臭罵,嘲笑,懲治,啐,抽
D.打,哆嗦,點,打量,搗
F.發泄,反擊
G.鼓吹
H.喊,花
J.擠,尖叫,教育,教訓
K.啃,哭,跨
L.來,摞,淋,擼,撈
M.罵
N.捏,摁
P.拼,盤問,批評
Q.掐,敲詐,搶劫,清理,瞧,敲
R.揉,扔下
S.睡,數落,摔,掃,甩,說,扇,傷害,收拾,殺
T.推薦,淘,吐,捅,彈,唾,踢,吞
X.享受,笑,羞辱,訓斥,吸,修,奚落
Y.原諒,咽下
Z.賺,自嘲,揍,自夸,折磨,詛咒,造孽,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