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英
摘要:企業在開展財務管理活動中,會面對許多不可預測的風險,從而給企業帶來不良的影響以及經濟損失。所以加強對財務風險管理的研究十分重要,企業要認識財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內容以及成因,從而制定相關的風險防控措施,避免風險的發生,最大程度地降低企業的經濟損失。本文從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風險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加強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幾點措施。
關鍵詞:企業;財務風險;財務人員
一、新時期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風險問題
(一)企業資金管理缺乏規范性
當前企業財務管理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財務風險的存在,進而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當前企業的資金管理缺乏規范性,如果企業資金出現不合理的使用,容易導致資金鏈出現中斷等問題,從而影響企業各種業務的正常開展。企業在經營中,資金風險是無法避免的,特別是當企業的應收賬款占比較大時,會導致企業資金無法及時回收,導致壞賬增加,進而影響企業的經營資金,導致企業出現資金短缺,不僅會對財務管理造成影響,更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經營。
(二)存在盲目的擔保風險
隨著我國經濟市場的發展,雖然當前許多企業都強化了金融風險意識,但是在實際經營中,金融機構為了降低金融風險,會向企業要求提供相關的連帶擔保,進而導致擔保風險的發生。部分擔保企業在向金融機構擔保時,并沒有深入了解被擔保企業的經營情況,就盲目地進行擔保,如果被擔保企業出現資金問題,擔保企業就會面臨擔保風險,從而影響自身企業的經營。因此企業在進行擔保時,必須要加強對被擔保企業經營情況的了解,特別是一些經營規模較小、資金鏈不穩定的企業,在經營中極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導致資金問題,這樣企業就容易面對擔保風險,造成自身企業資金鏈斷裂的問題。
(三)企業法律意識淡薄
由于管理思想比較落后,部分企業的財務人員都缺乏良好的法律知識,在工作中沒有及時學習國家新發布的相關法律法規,只是盲目地進行賬目的管理,缺乏對整個企業財務工作的掌握。此外,甚至部分財務人員缺乏對財務法律知識的了解,在工作中,容易出現觸犯法律條例的現象,從而給企業帶來較大的損失。
(四)會計數據存在失真
財務數據可以將企業的真實經營情況,資金情況等準確地表現出來,并且指導企業各項業務的順利開展,但是在實際經營中,許多企業都存在會計數據失真的情況。企業為了獲得更多的融資,在進行財務賬目管理中,會出現失真的現象,會有一些虛假的數據來掩蓋真實的經營情況,從而向社會展現虛假的會計信息。會計失真的現象,也會導致企業壞賬呆賬數量的增多,無形之中增加企業的財務風險。此外,部分企業的財務人員缺乏良好的專業素質,在處理財務數據中,無法保證其準確性和有效性,導致財務數據出現錯誤,給企業造成較大的財務風險。
(五)存在財務投資的風險
企業在經營中,也會存在財務投資的風險,部分企業經營者在投資過程中,缺乏深入了解就盲目進行投資,雖然在短期內可以獲得經濟收益,但是也會造成企業支出增大,企業資金驟減,使得企業面臨極大的資金危機。還有部分企業為了提高經濟效益,會存在盲目擴大生產規模的現象,企業容易陷入投資過度的現象,不僅會提高企業的負債壓力,造成資金緊張的現象,更會導致企業面臨破產的現象。
二、新時期背景下加強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財務風險管理意識
要加強對財務風險的防控,企業首先要提高風險管理意識。在經營中,應當引導全體員工樹立風險觀念和風險防控意識,要求他們在工作中都應當落實好防范意識。比如,財務部門要做好對各項支出的審查,避免出現不合理不規范的支出,造成資金的浪費,提高企業資金的使用效益,最大程度地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企業也要重視提升自身的風險抵御能力,結合實際的經營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決策,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充分保證企業的經營效益。在開展各項財務業務活動時,管理人員要正確分析周邊環境的變化,特別要加強對周邊宏觀環境的了解和掌控,及時調整企業的管理策略,提高企業的環境應對能力,進而提升風險抵御能力。
(二)構建有效的風險處理機制
企業在經營中,即使已經做好相關的風險防控措施,但是依然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財務風險的發生,所以構建有效的風險處理機制十分重要。在構建風險處理機制時,主要構建四方面的機制,分別是財務風險抵御機制、風險轉移機制、風險分散機制以及風險規避機制。第一,做好風險抵御機制的建立,可以對潛在的財務風險起到防范的作用。第二,建立風險轉移機制,當企業發生財務風險時,企業可以通過特定的方式來對風險進行轉移,降低企業的風險和損失,保證企業的穩定經營。第三,加強風險分散機制的構建,企業之間可以進行聯合經營,共同承擔風險,分散風險,進而起到降低風險的作用。第四,加強構建風險規避機制,企業在不同的經營階段,資金流不同,其理財方案也會有所差異,因此企業經營者可以結合實際的經營情況來選擇恰當的理財方案,將投資風險降到最低。
(三)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應變力
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應變力,是保證財務活動正常開展的重要因素,有效地減少企業出現的財務波動。企業在發展中,是無法有效地掌握內外環境的變化,因此只有提升自身的應變能力和適應能力,才能隨著環境的變化來調整自身的經營,從而減少財務風險的發生。第一,企業必須要正確地認識到財務基礎工作的重要性,做好每一個環節的財務工作,減少工作錯誤的發生,保證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第二,要加強完善當前的財務管理制度,使得財務人員在工作中能夠有據可依,保證財務工作開展的規范性。
(四)構建財務風險制度文化
經驗主義在我國許多企業管理者常用的管理方式之一,但是該管理模式不僅落后,還存在較大的漏洞,因此要加強對財務風險的防控,必須要摒棄一些傳統的觀念和方式,加強財務風險管理的創新,所以企業要加強構建財務風險的制度文化,正確地認識到財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實現財務管理的現代化發展。此外,企業在經營中,要做好對財務風險管理工作的宣傳,讓全體員工正確認識到財務風險管理工作開展的必要性,并且滲透到每一個員工的意識和實際工作當中,發揮好財務風險管理的作用,減少風險的發生。財務人員在工作中時刻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一旦出現松懈的現象,在面對財務風險時就會存在較大的難度,進而對企業的經營造成不良的影響。
(五)提高財務人員素質
高素質的財務隊伍對于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企業應當重視對財務隊伍的建設,完善培訓體系,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高素質的財務隊伍,不僅要具備專業的財務知識,更要具備風險防控能力、企業管理能力,因此企業可以結合實際的人才需求以及未來的發展規劃,制定合理的人才培養計劃。比如,企業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每年的人才培養方案,定期對財務人員開展業務培訓,從而更好地提高企業財務工作開展的合法性和規范性。企業要積極地組織企業員工參加各類法律知識培訓,提高員工的法律意識,避免出現違法違紀現象,避免發生由于缺乏法律意識導致的財務風險。
在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企業面臨的經濟環境也發生了劇烈的變化,財務風險控制也面臨著新的挑戰,所以企業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加強對財務風險的管理,從而使企業更加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彭銀芳.財務風險管理與企業內控關系問題研究[J].財會學習,2018(33).
[2]張志剛.新形勢下國有企業財務管理風險防范策略[J].商訊,2019(24).
[3]馮瑞.企業財務管理風險及控制[J].大眾投資指南,2020(16):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