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

摘 要:校企合作是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從全面升級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入手,以協同育人為主,找出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問題,制定發展策略,打造高效的教育平臺,以促進校企合作發展為基礎,明確合作方向,提高合作效果。
關鍵詞:高職院校 校企合作 困境 對策
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改革工作中的重點。要從完善產業體系出發,做好教育創新工作,依托先進教育模式,在打造專業化教育團隊的基礎上落實制度,規范管理模式,制定適合的對策,實現校企合作的目標。
一、校企合作全面升級的困境
(一)企業參與的積極性不高
在高職院校發展過程中,校企合作已成為發展的重點。但是在研究中發現,雖然人們已經對校企合作的重要性達成了共識,然而在實際中校企合作效果并不理想。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企業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從企業角度來說,對職業教育有需求且具備參與能力的企業數量不多,而具有一定規模與層次的企業更加注重自身對人力資源的個性化需求。與此同時,這些企業需要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所以難以抽出時間與精力參與校企合作。
(二)高職院校自身能力不足
由于高職院校在我國發展歷史相對較短,所以在人才培養與社會服務能力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雖然用服務換取支持已成為校企合作中的重要模式之一,但如果高職院校自身服務能力不足,那么即便進行了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的有效性與穩定性等方面依然難以滿足企業實際需求。
(三)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就現階段發展來講,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的制度設計與支持保障等方面存在著不足之處,加之我國對職業教育的認識并不充分,使得高職院校校企合作開展深度遠遠不夠。所以在現階段,想要加強校企合作,就要有相關政策支持。在現階段,國家對職業教育重視程度在不斷提升,雖然也出臺了相應的政策,但是在實際中卻表現出了滯后性較強的現象,造成相關法律法規與激勵政策并不充分。這不僅影響到了校企合作的效果,也限制了學生的發展。所以在現階段,如果不能解決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積極性不足的問題,那么勢必會影響到校企合作的效果。
二、校企合作全面升級的策略
(一)提高思想認識
首先,學校應轉變觀念。高職院校作為開展職業教育的重要場所,要從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角度出發,明確發展目標與重點。雖然高職院校在長期發展中有自己的特點,但是在實際中如果脫離社會發展與需求,勢必會影響到自身的發展。高職院校在發展中要堅持從傳統發展模式出發,解決與企業合作中的問題,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主,在掌握企業需求的基礎上明確工作重點。在工作中也要積極與企業溝通,提升服務意識,以落實職業教育特色辦學理念為基礎,找準工作重點,探索出適合發展的對策。
其次,企業應轉變觀念。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僅要保證利潤的最大化,還要承擔起社會責任。而參與校企合作不僅可以解決人力資源不足這一問題,還可以提升生產率。在現階段,雖然一些企業具備先進技術與設備,但是專業人才數量并不多。當員工專業技術水平與綜合素質不高時,勢必會影響到企業的產品質量,最終阻礙企業的發展。所以針對這一現象,高職院校就要主動與企業進行合作,明確人才培養方向,在編好教材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參加培訓活動,給學生提供鍛煉與實踐的機會。
(二)打造有效協同平臺
是否產生合作欲望往往會受利益訴求的影響,而學校與企業在利益訴求上則有著明顯的差別。高職院校主要以人才培養為主,而企業則注重經濟效益。所以在實踐中企業需要從自身特點出發,找出合作中的難點,借鑒成功經驗,制定解決方案。如可以建立商業生態系統,以此來加強校企之間的合作,可以嘗試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第一,校企各司其職,共同成長;第二,打造共生關系,在平臺中共同利用與分享資源,以此來提升校企合作的效果。高職院校要發揮技術優勢,找到合作重點。目前參與校企合作的企業主要有:一是技術鏈上游企業。這些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目的就是要減少技術推廣過程中的成本投入,如將設備以捐贈的方式給院校,幫助學生掌握設備具體情況,實現培養潛在員工的目標。可以說高職院校在與這一類型企業進行合作時,就要以獲取先進生產技術為主。二是技術鏈下游企業。這些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目的就是要降低人力資源方面的成本投入,如以訂單班培養為主,為學校提供實訓實習崗位,獲取優秀畢業生。而高職院校在與這一類型企業進行合作時,就要找準合作方向,為學生獲取就業市場。由于上述兩種企業在定位、功能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差異,所以在工作中就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在找準合作定位的基礎上明確其特點,從而提高合作效果。
(三)搞好師資隊伍建設
現階段,要想提高校企合作效果,首先,要從提升校企合作服務能力入手,打造科學的師資隊伍,為校企合作開展提供支持。在學校中要從源頭出發,提高人事管理的靈活性,轉變傳統的教育模式,聘請專業人員參與學校教育。其次,高職院校要積極開展創新工作,以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為主,完善培訓考核與職稱評聘等工作,鼓勵教師參與實踐鍛煉,借助職業技能大賽等機會提升教師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能力。
(四)完善相關政策
現階段,無論校企合作發生怎樣的變化,都不能忽視政府的主導地位。在校企合作過程中政府要發揮自身的管理職能,以制定相關政策等方式參與校企合作,為校企合作的發展提供支持。通過對其他國家職業教育模式進行分析,選擇適合本地高職教育發展的對策與方向。許多國家針對職業教育制定了許多政策,不僅實現了對校企合作的引導,也促進了職業教育的發展。我國的高職教育也要從現狀出發,以實現全面升級與發展為主,做好產教融合工作,找準校企合作重點,調動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積極性,實現人才培養目標。
(五)找準協同發展目標
現階段,高職院校要堅持從人才培養的目標出發,找出工作中的重點與要點,做好各環節設計工作,利用實踐探索活動來整合教育內容。首先,要加強人力資源方面的協同發展。高職院校要加強校企合作,在引入企業技術的基礎上引入企業文化,提高職業教育的真實性。在解決師資問題時,可以借助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立校企混編師資團隊,校企雙方教師共同承接業務與參與教育。其次,加強設備與資源的協同發展。由于辦學經費有限,所以難以實現實訓設備與企業生產設備的協調發展。高職院校要主動與上游企業組建技術服務平臺,利用其產品來滿足學生實踐需求。企業也可以將最新設備運送到學校中,讓學生掌握設備具體操作技能。
三、小結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在發展過程中要清楚認識到校企合作的重點所在,以促進校企合作全面升級發展為基礎,找出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不足,結合現階段企業與高職院校特點,找出校企合作的融合點,引入先進的校企合作經驗與方法,解決傳統校企合作模式中的不足之處,激發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徐胤莉.高職校企合作全面升級的困境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7(12).
[2]高曉輝.新時期高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困境與對策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
[3]王炎,韓星.高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困境與對策研究[J].考試周刊,2017(65).
[4]邵永斌.新時期高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困境與對策研究[J].祖國,2016(11).
(作者單位: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