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曉霞


摘 要: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階段,計算能力是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找出學生的錯誤計算方式,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據有關研究顯示,在分數乘除法的計算中,出現學生計算時錯誤率較高的情況,原因可能與學生不理解算理、分數計算較為復雜有關。教師要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加快運算的速度,提升學生的數學水平。
關鍵詞:小學生;分數乘除法;錯誤類型
小學數學能夠為今后的數學道路打下基礎,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計算能力,避免使用機械重復的練習手段,讓學生出現厭倦數學的情況,教師還需要教授學生多種計算方法,讓學生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解題方式,推導出計算題的結果。學生需要拋棄不良的學習習慣,端正學習態度,提升計算的準確率,實現數學素養的大幅度提升。
一、小學數學分數乘除法計算中出現的錯誤類型
1.無法找到公因數
無法找到公因數,約分不到位,是學生中常見的計算錯誤類型[1],學生不能靈活應用乘法口訣,提取出算式中的公因數,導致學生沒有進行算式的約分處理。學生在計算中,沒有將數字進行拆解的習慣,如在“×28”的分數算式中,有的學生直接將結果寫成,沒有約分,導致出現計算錯誤的情況,其實“49與28”都是7的倍數,需要進行算式的約分,而在另一道“110×”的分數算式中,有的學生在計算中沒有看出“110與44”都是11的倍數,倍數較大影響了學生的判斷,導致解題沒有約分,導致解題出錯。
2.計算法則不熟悉
這類學生沒有仔細研究計算法則,不能很好應對分數計算中的各種符號,有的學生在計算分數乘/除整數時容易出錯,有的學生在計算分數乘/除分數時容易出錯,還有的學生出現馬虎大意的情況,也會讓學生暫時忽略計算法則,導致學生出錯。如在“×5”的分數算式中,有的學生在審題時馬虎大意[2],直接將25與5進行約分,得出答案為,還有的學生在計算時沒有處理好符號的問題,如在“9×”的分數算式中,有的在約分時直接將算式變成了“3×7”。這類問題的根源在于學生對于計算法則的不熟悉。
3.計算口訣不熟練
計算口訣不熟練,與學生的乘除法計算能力有關,學生在之前的學習中,存在基礎知識學習不扎實的情況,導致學生在即時演算中容易出現演算上的錯誤,這種錯誤與學生的乘法口訣表熟悉程度有關。如在“×5”的分數算式中,有的學生在演算中,將答案寫成了,這個答案就屬于計算口訣不熟練的典型案例,除法中也有類似問題,如在的分數算式中,有的學生在約分后算式變成了,卻將答案寫成了,約分為,這也是計算口訣不熟練的表現。
4.符號改變出問題
分數乘除法計算中,符號問題也是學生的易錯點,學生在計算中,沒有將分式進行變形,導致分子與分母沒有正確進行乘除[3],影響了計算的準確率,這種錯誤方式與學生的粗心大意有著一定的關系。如在中,有的學生搞錯了分式的換算方式,導致題目變化為“×6”,將分式計算的符號改變后,讓符號前的分數進行倒轉,這種錯誤真是讓人哭笑不得。有的學生在符號改變后,忘了將數字進行變換,也會導致答案出錯,如在的分數算式中,有的學生將算式變形為“×5”,導致答案出錯。
5.抄錯了題目數字
這種問題大多發生在較為復雜的分數算式中,復雜的題目會讓學生思緒混亂,加上各種公因數的參與,會加大學生的計算難度。抄錯數字的情況,包括漏寫了分子、分母,算式下移的過程中某個數字抄寫錯誤等。如在中,有的學生搞錯了題目的數字,將算式寫成了“×”,這個問題可能是抄寫問題,也可能是學生約數后沒有下移。除了這個問題,還有算式較為復雜的問題,如在“×”中,算式較為復雜,需要調整的符號較多,也會讓學生出現忙中出錯的狀況,影響計算的準確率。
二、小學數學分數乘除法計算出錯的原因分析
1.學生的基本功不扎實
學生的基本功不扎實,是分數乘除法計算出錯的常見原因。部分學生在之前的學習中沒有夯實基礎,口算、估算能力都不理想,舊知識尚且沒有學好,更遑論新知識的學習。教師在面對這類學生時,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讓學生回顧所學知識,背誦乘法口訣表,并加大乘法、除法題目的運算強度,跟上教師的教學步伐。部分學生存在數感差的問題[4],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并指導學生使用白紙進行驗算,將算式移送到紙上,之后逐步進行計算,從緩慢計算逐漸過渡到快速心算。
2.部分題目難度大
在小學數學學習中,部分數學題目確實存在一定的難度,有的是算式較為復雜,有的是題目數據較為特殊,如在的分數算式中,公因數為17,這個公因數較大,容易出現沒有約數的情況,而在較為復雜的題目中,這種情況的發生率還會提升。有些學生在計算中,容易誤入出題人的答題陷阱,直接進行約數,甚至沒看完題目,如在“×5”的分數算式中,學生習慣性地將5作為公因數,直接將結果寫成,這就屬于心理陷阱。學生在面對難題時,要勇敢面對,不要退縮,努力跨越難關,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
3.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
部分學生在解題時,沒有步步推算的習慣,沒有進行驗算的習慣,好的習慣不愿學,壞的習慣一籮筐,在不良習慣的作用下,學生答題出錯不足為奇。有的學生不認真審題,看到公因數直接約分,之后填上答案,絲毫不考慮這可能是出題人的陷阱。有的學生演算時不用草稿紙,而是使用心算,這種行為會增加學生的答題錯誤率。還有的學生明知自己存在粗心大意的毛病,卻不愿改正,甚至不愿意驗算,這種行為會大幅增加學生的答題錯誤率。教師需要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讓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三、提升分數乘除法計算準確率的策略
1.搜集學生信息,培養良好習慣
教師需要加強對于學生的了解程度,采用測試和日常觀察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從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制定教學策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5],將學生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層次進行綜合性的習題練習,第二層次進行較為復雜的題目測試,第三層次進行基礎題目訓練,并要考驗學生的乘法口訣。教師需要糾正學生存在的不良習慣,如粗心大意、走馬觀花等,并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如驗算習慣、審題習慣等。
2.教授計算技巧,熟悉乘法口訣
教師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讓學生理解分式乘除法的基本運算形式,鞏固學生對于乘法口訣的理解。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對基本知識進行回顧,讓學生思考分數乘除法中的計算技巧,讓學生能夠正確進行乘除間的換算,轉變分子分母的關系,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數字的拆解,將大數字變成小數字,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約分處理,降低學生的解題難度。教師要測試學生的乘法口訣,讓學生能夠掌握乘除間的關系,鞏固學生的基礎。
3.強化口算心算,加快計算速度
口算、心算屬于分數乘除法的進階應用[6],需要學生能夠熟練在白紙上進行演算,能夠一眼瞧出計算的方式,推導出計算的結果??谒恪⑿乃愕膽?,能夠有效加快學生的計算速度,教師需要在低年級就開始鼓勵學生進行口算、心算,這種計算方式能夠開發學生的智力,提升學生的思維反應力,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在分數乘除法中,口算、心算的難度會逐漸加大,能夠對學生的大腦進行更大強度的鍛煉。教師要讓學生從簡單的題目出發,避免學生在復雜的問題中應用口算、心算的方式。
四、結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面對分數乘除法容易出錯的狀況,教師可以通過搜集學生信息、教授計算技巧、強化口算心算等方式,提升學生的計算準確率。
參考文獻:
[1]賀貴仙.農村小學生分數計算錯誤類型的調查與研究[J].教學方法,2018,12(11):41-42.
[2]魏世遠.淺議分數乘除法解決問題出錯的成因及解決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2018,8(27):58-59.
[3]黃夢帆.小學分數乘除法計算認知診斷測驗編制:結構與測量[J].課程與教學,2019,7(30):30-31.
[4]嚴瑾.小學生分數乘除法計算高錯誤率的成因分析及矯正策略研究[J].科學咨詢,2018,8(25):55-56.
[5]林善穎.小學數學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教學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12(41):60-61.
[6]張錦榮.小學數學分數乘除法應用題之淺見[J].教育藝術,2019,3(24):96-97.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一般規劃課題《小學生分數乘除法計算高錯誤率的成因分析及矯正策略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9]GHB0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