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
摘? 要:大學生是中國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主要力量,也是我國未來發展的人才支柱,必須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以此才能徹底激發大學生的文化創造活力,為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供充足的動力。基于此,該文對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面臨的挑戰做出了深入分析,并對文化自信培育的“媒介融合”機制進行了研究,希望可以進一步促進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推動大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大學生? 文化自信? 媒介融合? 挑戰? 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1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9(a)-0131-03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main force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pillar of talents for Chinas future development. They must have a high degree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n order to completely stimulate the cultural creativ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provide sufficient momentu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socialist culture .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cultivation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studies the "media fusion" mechanism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cultivation, hoping to further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Media integration; Challenges; Path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徑也越來越多,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培育發展,有助于大學生樹立強大的文化自信。媒介融合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旨在將不同類型的媒體融合在一起,呈現出多功能一體化的發展態勢,新媒體以及自媒體就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媒介融合”可以幫助大學生通過不同的媒介獲得更寬泛、多元的信息,對其文化自信的養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 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面臨的問題
現階段,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正面臨著三大問題,分別為外來文化的入侵、文化歷史與現實的考驗以及培育路徑單一,這些問題制約著我國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工作的有序開展[1]。首先,由于西方國家很早之前就開始了文化創新,并形成了與國家發展向適應的文化體系。西方國家掌握了先進的媒體核心技術,能夠充分利用媒介融合的優勢擴大文化傳播面積、加快文化傳播速度,使得外來文化對我國大學生的文化價值觀念造成了嚴重的影響[2]。其次,我國的文化歷史悠久,經歷過輝煌也經歷過低潮,尤其是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有關文化自信的問題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媒介融合的路徑妄加評論和肆意宣傳,使得文化環境混亂,導致部分學生對中國的文化產生不自信。最后,由于我國媒體技術的發展起步較晚,媒介融合的發展相對緩慢,使得文化自信培育的路徑比較單一,主要以課堂教育為主,無法充分發揮出文化自信培育的作用,阻礙了我國大學生文化自信的養成。
2? 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媒介融合”基本原則
2.1 加強正確引導,辯證地看待文化自信培育問題
大學生的素質教育不能局限于傳統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更加不能與時代發展的方向相悖,而是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幫助學生從不同的媒介渠道了解世界文化和我國的傳統文化,正確掌握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必然規律,進而對于加以引導,幫助其樹立強大的文化自信,促進我國傳統文化的健康發展。為此,在構建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媒介融合”機制時,必須加強正確引導,辯證地看待文化自信培育問題,指導大學生掌握抵制不良文化侵蝕的方法,占領正確文化思想的制高點。
2.2 積極開展討論,客觀評價文化自信培育的“媒體融合”機制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大學生社交的空間被進一步擴大了,各種各樣的文化充斥著社交網絡,給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工作帶去了巨大的挑戰。一味地通過抨擊非主流的文化無法獲得大學生的普遍認可,反而容易導致大學生在抨擊的過程中產生逆反心理,加深了大學生對非主流文化的認可度,而全面否定了主流文化的價值。為此,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工作要立足于社會實際,要以生為本,對一些非主流的文化要敢于拿出來討論。教師要引導大學生審視不同文化所表達出來的價值取向,并且要求大學生自主思考哪些文化是正確的、是值得傳承與發展的,哪些文化是錯誤的、是需要被摒棄的[3]。
3? 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媒介融合”路徑
3.1 打造多元文化載體的思政課堂
思政課堂是高等院校全面開展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工作的主要載體,需要在思政課堂上呈現出多元文化的內容,并在媒介融合的發展推動下,逐漸加大對大學生文化價值觀念的影響,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將多種文化的形成客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豐富大學生的文化視野,幫助他們從不同的維度去認識文化、理解文化,進而更好地樹立文化自信[4]。另外,思政教師要加強與其他學科任職教師的交流與溝通,及時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文化素養,并通過分析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文化自信缺失的原因,制訂具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案,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流程,豐富教學內容,帶領學生不斷地向核心的文化價值觀念靠攏,找準文化教育的目標和方向,不遺余力地對學生加以引導,幫助學生正確地解讀各種文化內容,認清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積極地參與到文化自信培育活動中,進而有效打造一個多元文化載體的思政課堂,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文化自信培育活動,幫助其樹立文化自信,促進大學生核心文化素養的養成。
3.2 依托媒介融合激發大學生文化認同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要想有效提高大學生的文化自信,打破傳統文化思想對大學生的禁錮,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將多元化的文化傳播媒介融合在一起,形成合力,充分發揮出媒介傳播文化的能力,以此擴大文化的覆蓋面積,加深大學生對文化建設以及文化自信培育的主體意識,激發大學生文化認同感。首先,我們要認清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發展歷程和規律,要認可本國的文化價值,要牢記我國優秀文化傳統是中國數代勞動人民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才得到的,是我國的立國根本,也是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文化在我國的現實體現,大學生需要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自己的文化體系,不斷提高個人文化修養和文化底蘊。其次,我們需要靈活地運用多種媒介,為文化的傳播打造一良好的網絡環境,加大對不良文化的打擊和抵觸力度,清除文化自信培育工作發展路徑上的各種障礙,提高培育效率。最后,各高等院校需要對現有的各種社會資源進行全面的整合,發揮出高校育人的作用,合理地利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各種網絡傳播技術,例如5G技術、互聯網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將它們與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從不同的渠道去幫助大學生認識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提高大學生對文化自信培育工作的重視程度,提高文化認同感,以此有助于文化自信培育工作的高效實施。
3.3 營造良好校園文化氛圍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也是文化自信培育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因此,我們在開展文化自信培育活動的時候,要本著“以生為本”的教育原則,多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文化價值觀念去合理地設計培育活動,并利用多元化的媒介途徑去為其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提高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效果。一方面,在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的路徑上看,我們要從傳統的媒介相加逐漸邁入媒介融合領域,要注重各個媒介路徑之間的合作關系,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媒介融合的傳播力量,促進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工作的有序發展。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媒介融合”并不是幾種不同的媒介進行簡單的疊加,而是要深入地分析不同媒介之間的有效聯系和優勢,對現有的媒介資源有效地整合起來,實現媒介平臺的分流,將運營效果不佳的平臺要及時整改或者關停,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文化建設上。同時,我們還應該注重對文化自信培育路徑的創新,將線上、線下的途徑融合起來,通過新穎的文化傳播內容吸引大學生的目光,獲得更多的關注[5]。
4? 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媒介融合”機制發展要立足于社會實際,要充分看到大學生當前的文化自信問題,并結合大學生的特點和高效的教育實際,合理地配置教育資源,加快媒介相加向媒介融合的轉化速度,進而有效地促進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工作開展,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形成強大的文化自信,進而更好地推動我國文化傳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馬越.新媒體環境下當代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徑研究[D].云南財經大學,2019.
[2] 申黎.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19.
[3] 陳龍.媒體融合背景下媒介文化發展的國家意志和邏輯[J].傳媒觀察,2019(5):5-14,2.
[4] 張樂.新時代大學生文化自信的生成邏輯定位和功能[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15):163-164.
[5] 劉瑞雪,李潔.文化自信融入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背景時效性分析[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12):25-26.
[6] 蔡韻怡.“文化自信”與大學生價值觀引導的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10):23-24.
[7] 黃少花.新媒體時代提高大學生文化自信的路徑分析——評《當代大學生文化自信現狀及培養研究》[J].新聞愛好者,2018(8):104-104.
[8] 馬瑞靜.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自信建構[J].現代商貿工業,2020,41(5):151-152.
[9] 周艷瓊.文化自信:大學生內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鍵[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8(9):132-135.
[10] 馮仁杰.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D].重慶郵電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