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濱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深入,教育領域越來越重視課堂教學的質量,課堂教學作為教育的主要載體,同時也受到了國家、社會、企業、院校、家長各方的關注。這幾年,我國科技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各個領域都有了不同的創新,其中互聯網技術以及電子信息技術已經深入到了教學領域當中。交互白板即交互式電子白板,是集互聯網技術與電子信息技術于一體的新式黑板。本文探討了交互白板在小學階段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交互白板?小學英語?英語教學?應用
年輕一代決定國家未來,教育決定年輕一代的未來,所以如何提高教育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這個不僅關乎個人未來發展,也關乎國家發展。隨著教育領域的不斷發展,教具的創新發展對教育的改革起到了重要的輔助作用。隨著交互白板的出現,其已經在當下教育當中充當了重要的輔助角色。尤其是在九年義務教育當中的小學階段英語課程教學當中,因為小學階段學生年齡剛好處在愛動、注意力不集中的年齡,教師也經常為集中學生注意力而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在具體教學當中,無論教師如何將知識講解得通透,如何調動情緒,都比不過將音視頻等畫面加入課堂教學當中,視頻、圖片中的色彩沖擊能夠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能夠強化學生對新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在小學英語課堂當中,交互白板所展示的內容,能夠幫助教師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同時也能給學生更多的自主空間,也能為學生的能力訓練提供相應的平臺,從而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鍛煉英語能力。
一、交互白板為英語教學構建有趣的學習情境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當中合理使用交互白板,能夠為學生構建一個非常有趣的學習情境,這樣能讓學生的思路跟隨教師快速進入課堂當中,跟隨教師的講課節奏探索新的知識內容。從語言教學方式的角度來看,構建多種學習情境是很普遍的教學方法。但對小學生而言,色彩絢麗、非常生活化的學習情境,會非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將構建學習情境作為導入口,依托構建的學習情境來吸引學生,進而調動學生對新知識新課程的好奇心。當學生跟隨教師的節奏進入學習情境后,教師再引導學生逐漸學習重點內容,提高對知識學習和吸收的效率。例如,在小學人教版三年級英語課本中“seasons”這個單元,教師在教學當中就可以將交互白板作為教學的輔助道具,從而構建有趣的學習情境。這個單元所要掌握的新單詞主要是Sping\Summer\Autumn\Winter,但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不按照課本中安排的順序展示相應的場景,可以在帶領學生認識新單詞之后,隨機從圖片庫中抽取,然后用圖片當中所展示的真實天氣引導學生真正掌握這個單詞。在學習情境順利導入之后,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認知問題就能夠合理解決,從而讓學生能夠順利地跟隨教師的節奏進入學習狀態。
二、交互白板為英語教學打造開放的教學環境
交互白板在英語教學當中的使用,能夠為小學生打造更為方便的交流平臺,幫助小學生在交流之中學習新知識,改變傳統教學當中教師作為課堂主體的情況,對于提高小學生在學習上的主觀能動性有非常積極的影響。所以,交互白板有助于教師構建開放的教學環境,有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例如,人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Weather”這個單元,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學生分組后安排學生小組閱讀課文,然后標出與天氣有關的句子,然后小組選出代表在交互白板上寫出關鍵詞,交互白板上的寫字與擦除功能肯定能激起學生的好奇,學生就會在好奇心的主導下,多次使用這些功能,就會自然形成小組之間的良性競爭。通過這種方式,合理構建具有交互、開放特點的課堂,讓師生、學生之間的互動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有助于小學英語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高。
三、交互白板為英語教學拓展內容,提高教學節奏
交互白板自身有書寫、拖放等多種功能,能夠實現教師或者學生即時在界面上進行標注、放大縮小圖片、內容等功能。這些功能和作用,能讓學生有參與課堂課件演示的體驗感,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在學習上的主動性,突破了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一言堂的模式。通過使用交互白板,既能讓課堂氣氛緊張活潑,又能帶領學生開拓視野,同時也鍛煉了學生手腦并用的能力,調動了學生在學習當中的創新能力和主觀能動性。例如,人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seasons”這個單元當中,就能用交互白板中的復制粘貼功能,將四季中的標志物圖片大量的顯示在交互白板上,讓學生通過競賽將圖片分類。這樣不僅能夠拓展學生課堂內容,也能加快學生對新知識的記憶。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國家科技的發展,人們對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小學階段的英語課堂教學,教師需要充分利用交互白板的特點,強化課堂互動性,從而將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凸顯出來,進而從教學環境塑造、情境構建等教學方式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培養學生在英語方面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呂會英.電子白板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新通信,2019,21(05):175.
[2]趙龍,吳紅梅.交互式電子白板對小學英語教學的優化[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8(08):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