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雨
【摘 要】久石讓是當代極具影響力的作曲家、鋼琴家和指揮家,他的音樂融合了西方與東方、傳統與現代等多種因素,總體風格清新冷峻,簡約又不失內涵。他創作的鋼琴音樂在音色單一的條件下仍然能夠保持樂曲的“新鮮感”,這其中和聲的運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將以他的《鋼琴故事》系列專輯為主,著重探究其音樂創作中的和聲進行手法。
【關鍵詞】久石讓;和聲進行;鋼琴音樂;風格
中圖分類號:J657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30-0080-02
1950年12月6日,久石讓出生于日本的長野縣,是日本著名的作曲家、鋼琴家,也是日本著名動畫導演宮崎駿的御用配樂大師,他為《龍貓》、《千與千尋》、《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天空之城》等動漫創作的配樂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除了為日本動漫配樂,近年來久石讓也為許多中國的電視電影作品進行配樂,比如《情癲大圣》、《姨媽的后現代生活》等等。他清新又不庸俗的和聲編配手法,使得他的音樂不僅動聽,還具有值得研究的深層內涵。
久石讓與音樂的初遇是在他4歲那年,他在4歲時跟隨日本的音樂教育家鈴木鎮一學習小提琴,打下了深厚的古典音樂基礎。之后他在中學擔任學校演奏部的小號手,也是在此時,作曲的念頭在他心里萌發。1969年,久石讓考入了日本國立音樂大學作曲科,這時極簡音樂進入到久石讓的世界里(極簡音樂就是運用盡量少的音樂材料,用一種重復的手法,在重復中逐漸變化音樂材料,使之不斷發展和延續)。大學期間,久石讓受到極簡音樂很大的影響,并以現代極簡音樂為起點創作了許多作品。由于久石讓的音樂學習經歷和濃厚的音樂興趣,使得他的作品既有古典音樂的傳統美,又有現代音樂的潮流感,既有東方音樂的民族風格,又有西方爵士樂的前衛風格,正如久石讓自己所說:“作曲需要的是符合邏輯的思考,以及驟然閃現的靈感。曾經學過什么、體驗過什么,能逐漸構成創作的血肉,這些都存在于邏輯思考的本質之中[1]。”
在久石讓眾多的音樂作品中,絕大部分樂曲都是用鋼琴演奏的,可見鋼琴在久石讓的音樂世界中的重要性。1988年,久石讓發行了他的第一張鋼琴演奏專輯《Piano Stories》,之后又陸續發表了三張以鋼琴演奏為主的音樂專輯,并成為了《鋼琴故事》系列,這些鋼琴音樂是許多古典鋼琴學習者通往流行音樂的啟蒙音樂,久石讓巧妙的和聲進行技法幾乎都包含在其中。學習久石讓鋼琴音樂的和聲進行技法,不僅是對音樂的一次體驗,也是跨越空間的一次學習和嘗試,這對于我們以后的音樂學習和創作都有重要意義。
一、“五度循環鏈”式的和聲進行
所謂“五度循環鏈”就是將調內所有的和弦按照下行五度的根音關系進行連接,這個五度鏈開始于主和弦并以主和弦結束[2]。如譜例所示,該樂句的和聲進行為“五度循環鏈”式的下行五度進行。這種進行的和聲力度非常強,它在某種程度上暗示了樂曲的調性。該譜例樂句的和聲進行用首調羅馬數字標記為Ⅵ(Ⅰ)-Ⅳ-Ⅶ-Ⅲ-Ⅵ-Ⅱ-Ⅴ-Ⅰ,是典型的“五度循環鏈”模式,而有一點不同的是,“五度循環鏈”式的和聲進行通常會用在小調的和聲進行中,而該樂句卻用在了大調的和聲進行中。譜例的第一小節為E大調的六級和弦,同時也是#c小調的一級和弦,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也符合“五度循環鏈”從主和弦開始到主和弦結束的概念,只是變為從小調的主和弦開始進行到了大調的主和弦結尾,這種大膽的改變使樂曲大調的明亮色彩中又透露出一絲小調的柔和,這也是久石讓音樂與流行音樂不同的一點,讓聽眾有一種“眼前一亮”的新鮮感受。
二、和聲模進
和聲模進是在不同的音高上重復出現相同的和聲進行模式[3]。和聲模進包含嚴格模進和首調模進等形式。
如譜例,該樂句調性為bA大調,在第二小節,作曲者分別在三個旋律音上配置了三個和聲,其和聲進行用功能符號標記為Ab/Eb-Edim7-Fm,不難看出,第二小節的低音以平行八度的模式呈半音級進式上行,右手則以四度疊加三度的模式級進下行,該進行類似傳統和聲的經過式,但又不同,而是典型的和聲模進。左手的還原E又揭示了它嚴格模進的形式特點,這樣的模進方式往往會導致轉調的出現,而本樂句的變化還原僅出現在進行的中間,在結尾處依舊是原調和弦,并且在樂句的右手部分使用的是自然音的模進,大大削弱了左手變化低音所產生的不協和感,這樣的配置使得樂曲僅僅只是出現了短暫的離調效果,屬于一種色彩的點綴。在和弦連接方面,久石讓在左手的配置中使用了傳統和聲所禁忌的平行八度進行,傳統和聲認為,平行八度的和聲進行太過空洞,會使和聲的進行聽起來單調乏味,而久石讓卻大膽地打破了這種禁忌,他通過對右手和弦性質的設計安排,形成了大三——減七——小三的和弦性質,又通過中間的還原E和七和弦自帶的不穩定性質,加強了旋律進行的傾向性,極大地滿足了聽眾對音響效果的“期待感”。
三、多變的調性
(一)轉調
久石讓對待調性的觀念大膽而創新,他的音樂很少有單一調性,大多數都會在中間轉調,轉調次數通常為3-5次,甚至會更多。他的轉調手法并不是傳統和聲的平穩過渡,而是追求兩種調性之間的強烈對比,正是這種大膽的突破,帶給聽眾一種新鮮意外的聽覺體驗。
(二)調式交替
和聲中的調式交替,即在一個調式的和聲中引用其他調式的和弦或和聲進行[4],也可以看作是離調的一種特殊形式。主要是通過改變某幾個音從而短暫地進行到一種新的調式,賦予音樂新的色彩。
《One summers Day》,是久石讓為宮崎駿的動畫電影《千與千尋》所作的配樂之一,該樂曲調性為C大調。如譜例所示,第一小節久石讓利用降低三級音形成的變化音bE,使該小節“意外進行”到了同主音小調c小調;而在第二小節又在bE的基礎上加入了bD和bA兩個變化音,形成了弗里幾亞二度(主音上的小二度),于是樂曲又“意外進行”到了C弗里幾亞調式,主音雖未改變,但音樂的感覺卻變得有些異域的味道;在最后一小節的最后一拍,久石讓又通過還原A音使樂曲回到了C大調。這種調式的交替在給人意外感的同時又不是那么的突兀,感覺好像很“順理成章”,這是久石讓十分有特點的一種作曲手法。
四、結語
久石讓的音樂的和聲進行充滿了現代音樂的色彩,這種現代音樂的和聲技法使他的音樂在保持“極簡”風格的同時又不失色彩與深度。同時他的音樂也是多元融合的一個典范,正是由于這些多重因素的集合,才構成了久石讓獨一無二的和聲體系,使他的音樂給人一種變幻莫測、欲罷不能的魅力。你很難去界定他的音樂究竟屬于哪種類型,因為在他的音樂里你可以見到多種音樂的影子,但是仔細去聽又會發現與那些音樂并不一樣,并且最終會發現,這種音樂類型叫做“久石讓”。
參考文獻:
[1]久石讓.感動,如此創造[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2][3]任達敏.流行音樂與爵士和聲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5.
[4]楊通八.和聲分析教程[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5.
[5]王龍.久石讓動畫電影音樂和聲技法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6]林深.久石讓動畫電影音樂研究[D].湖南工業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