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
摘要:云課堂教學是一種交互式的教學,它能夠用于學生的課前預習、課堂教學和課后個性化學習,它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將其用于高職院??梢詫崿F(xiàn)教學的創(chuàng)新,這個過程中要求教師具備相應的關鍵教學因素,包括信息化素養(yǎng)、混合教學素養(yǎng)和交互式教學素養(yǎng)等,目的是實現(xiàn)傳統(tǒng)教學和在線學習的有效結合。
關鍵詞:“云課堂”教學;高職院校;教學關鍵因素
當前,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取得了快速發(fā)展,各種移動設備層出不窮,在各行各業(yè)得到了廣泛應用。目前,高職學生們都有自己的智能手機,給移動化教育帶來了機遇,因此在高職院校中,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等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在高職院校中得到了普遍推廣。在這種背景下,云課堂的推出使高職院校教育有了巨大的提升。本文主要探討高職教師實施“云課堂”教學的關鍵因素。
1 “云課堂”的教學概念和特點
1.1云課堂的教學概念
“云課堂”教學是運用網(wǎng)絡技術和云計算構建的“云課堂”平臺,借助智能手機作為載體,能夠有效用于學生的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課后個性化學習等。教師可以使用“云課堂”平臺進行備課、把學習資源上傳、改進教學設計,學生根據(jù)需求選擇合適的學習資源,云課堂的交互式是指學生能在線討論問題,教師可以在線進行指導。和以往的課堂教學比較,運用云計算技術的“云課堂”教學比較靈活,它不受教學地點的限制,也改變了課堂上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師能夠運用“云課堂”實施翻轉課堂教學,學生借助云課堂能夠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做到隨時隨地進行學習。
1.2云課堂的特點
首先,和以往的教學模式比較,“云課堂”進行了結構性的教育改革,教師身份變得多元,教師不光是學生的指導者還是促進學生進步的促進者,云課堂模式突出了教師的這兩個身份。要想更好的開展“云課堂”教學,要求教師花費更多的時間選擇和制作學習資料,然后把學習資源傳到“云課堂”教學平臺。為了確保學習效果符合要求,教師要對學生在平臺上的學習進度進行查看,及時解答疑問,加快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通過“云課堂”教學平臺,能夠增強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更好的開展合作探究活動,要求教師作為引導和促進,善于指導學生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霸普n堂”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傾聽學生的疑問,而且避免了以往教學的時間、空間限制,使學生能夠隨時隨地開展學習,針對學生存在的疑問要善于傾聽,及時給學生提供相應的幫助。其次,學生能夠實現(xiàn)終身學習。“云課堂”教學模式關注學生的個性化差異,開展了個性化教學,使學生養(yǎng)成了終身學習的習慣。另外,“云課堂”教學模式還有大量的云視頻資源和豐富的知識表現(xiàn)方式,滿足了學生個性化學習要求?!霸普n堂”可以讓學生做到隨時隨地學習,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理解知識的程度對學習進度進行調整,而且云平臺的開發(fā)共享增強了學生更好的吸收知識,使學生形成了很好的學習習慣。
2 高職院校教學中引入云課堂的必要性
2.1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當前,高職院校一部分學生缺少學習的主動性,基礎比較弱,沒有牢固的掌握基礎知識;另外,因為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大部分學生的家庭都比較富裕,沒有養(yǎng)成主動做事的習慣;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大部分學生都沒有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如果高職教師有效的使用云課堂教學,可以顯著提升上課效率。教師可以利用“云課堂”在課前預習,上課的時候進行討論,課下的時候布置云課堂作業(yè)。通過教師引導,能夠把手機和學習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合理的使用手機開展學習,而不是用手機打游戲和聊天。高職教師還可以使用云課堂的不同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熱點討論、頭腦風暴等,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更好的開展學習。
2.2豐富了高職教師的教學內容
和以前的教學模式比較,高職院校的學生可以熟練的從網(wǎng)上獲取各種資源,在當前信息化時代下,他們能夠廣泛快捷的獲取信息,讓知識變得多樣化。當任課教師依然選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就不能符合目前學生的認知情況。云課堂教學中,云端儲存了很多資料,高職教師能夠方便的下載各種教學資源,不但能夠給學生帶去最新的知識,增長學生的見識,緊隨專業(yè)發(fā)展的前沿;另外,還使教學內容大大豐富,提高了理論教學的趣味性,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 高職教師實施“云課堂”教學的關鍵因素分析
當前是一個知識泛濫的時代,也是技術更新速度加快的時代,技術創(chuàng)新推動了教育新的變革。高職院校是國家培養(yǎng)復合型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在信息化發(fā)展背景下,運用在線教學,配合校企融合等方式是新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重要方法。隨著“云課堂”教學模式的推出,打破了以往教學的時間以及空間限制,實現(xiàn)了隨時學習的創(chuàng)新。要想使“云課堂”教學模式取得最佳效果,要求教師具備下面的關鍵因素,主要包括:
3.1良好的信息化素養(yǎng)
“云課堂”教學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信息化素養(yǎng),為了培養(yǎng)高職教師開展云課堂教學的適應能力,就要提升教師自身的信息化素養(yǎng)。一是,增強教師的信息技術知識積累,提升教師的多媒體操作能力。高職院校要面向教師開設多媒體信息素養(yǎng)培訓課程,從而提高教師的信息化素養(yǎng)。借助理論教學使教師理解“云課堂”的教學內涵,要理解“云課堂”教學可以怎樣轉變高職的教學模式,作為高職教師要如何適應當前的改變;另外,運用實踐操作使學生掌握“云課堂”多媒體設備的使用方法,要熟練使用智能手機錄制、上傳教學視頻,學會在線批改學生作業(yè),為學生解答疑問。
3.2具備混合教學素養(yǎng)
高職教師要在掌握“云課堂”教學方法的前提下,培養(yǎng)整合教學資源,開展線上和線下混合教育的能力。第一,教師要學會整合線上的資源,能夠從網(wǎng)上的學習資源中找到合適的內容,通過對教學資源進行分析整理出“云課堂”需要的視頻。第二,教師要能夠運用網(wǎng)上的教學資源開展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教學方式。教師要運用“云課堂”對課堂教學知識點進行補充,補充由于課堂教學時間不足學生不能完全理解教學內容的缺點。第三,教師要學會使用“云課堂”教學平臺指導學生開展個性化教學。
3.3培養(yǎng)交互式教學素養(yǎng)
“云課堂”教學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自控力和自覺性,而且對于教師的教學管理工作也具有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具備很好的交互式教學素養(yǎng),還要制定有效的學習監(jiān)督評價機制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約束,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自覺性。教師要通過云課堂平臺隨時反饋的優(yōu)點,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加強關注。例如,構建云端的電子學習檔案袋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可以在云端上查到電子檔案的記錄,從而掌握自己的學習情況。其次,教師要學會創(chuàng)新云課堂教學模式,可以在教學中引入翻轉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翻轉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先把教學資源傳到云課堂平臺上,學生通過“云課堂”進行課前預習,自己學習課程的內容,并結合教師的導入問題對教學內容進行討論。在開展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鼓勵學生主動發(fā)言,開展課堂討論和小組合作學習,從而加快知識的理解。
4 結語
綜上分析,將云課堂模式引入高職院校的教學中,可以豐富高職教師的教學方式,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學生能夠有效利用線上的學習資源,運用自己熟悉的學習方式開展獨立學習,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在云課堂教學背景下,教師起到了指導和組織的作用,要求高職教師整體把控學生的學習進度,不斷改進教學模式,從而使云課堂教學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周文姬,周沫.“云課堂”建設的幾點思考[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27(3):21-24.
[2]潘丹.高?!霸普n堂”建設及應用對策[J].信息系統(tǒng)工程,2015,12(4):145.
[3] 程壽綿.高職院校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云課堂探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22(12):114-115.
[4]呂希,湯海萍.淺析“95 后”高職學生特點:以浙江某高職為例[J].科技視界,2015,24(35):214-215.
[5]劉紅梅,曲愛玲,劉斌.教育信息化之高職院校云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北京農(nóng)業(yè)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30(3):92-96.
[6]陳小平“. 云課堂”實施中師資建設的一點經(jīng)驗[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5,27(18):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