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淺析粉絲文化中的自我認同與儀式感

2020-11-16 02:15:06高雅
速讀·上旬 2020年8期
關鍵詞:儀式

高雅

◆摘 ?要:粉絲文化誕生于日本盛行于九十年代初的韓國,隨著韓國流行音樂文化的崛起而不斷發展,值得注意的是,日韓乃至我國的粉絲文化與歐美粉絲文化略有出入,對于偶像的定義也不盡相同,歐美文化認為的偶像更多偏向于有肌肉的超級英雄類型,是作為一個保護者形象存在,而東亞文化中的偶像更多是“清秀”的、“白皙”的被保護者形象。因此本文對于歐美文化中的偶像暫且不表。

網絡的發展以及偶像造星行業的革新,使得粉絲文化進一步的發展。借助網絡,粉絲與偶像之間的關系越來越親密,互動方式也呈現出多樣化趨勢。“追星”現象在社會中越來越司空見慣。這一時代的粉絲們已經不再是過去那種對偶像個體性、單一性的“癡迷”與“狂熱”了。偶像與粉絲變得相互需要相互成就。在這一虛擬世界中,粉絲們因追星而形成了新的身份與人際連結,粉絲的自我身份認同也在革新著粉絲文化。同時追星時的儀式感也是粉絲行為的一大隱形訴求,無處不在。儀式感借助于情感聯想,強化了明星與粉絲之間的連結,是群體的烏托邦式狂歡。

◆關鍵詞:粉絲文化;自我認同;儀式

一、粉絲文化解讀

(一)粉絲文化起源與發展

粉絲群體的存在基礎是一個共同偶像的誕生,所謂“偶像”原指有著宗教信仰或某種迷信的人所供奉的泥雕或木雕神像。誠然偶像崇拜是古已有之的,起始于原始社會的圖騰崇拜。“偶像”二字在太平天國時期的文字資料里就有所提及,楊秀清等人所著文章《救一切天生養身中國人民諭》。其中提到:魔鬼這何?就是爾等所拜祭各菩薩偶像也。可以了解到在這個時期的人們對于“偶像”是持有一種鄙夷態度的,他們認為偶像是一種迷信的同時也是應該被取締的東西。在清宮劇中也不乏有嚴懲扎人偶的后妃之類的橋段。而后魯迅也有在《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中表達對“偶像”嘲諷之意,形容求神拜佛之類的活動為玄虛之極的麻醉品。再而后到了新中國成立初期,也出現過一批“偶像”,他們可以被簡單概括為那個時代的民族英雄、道德楷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們至今都還在歌頌的榜樣——雷鋒。他們是那個時代的標桿。到了九十年代初,更富有娛樂意味的“偶像”隨著韓國流行音樂文化的崛起而誕生,最先受到浪潮波及的是中國香港,香港新生代歌手、演員等魅力十足的年輕人刷新了國人對于偶像的認知。此時的國內粉絲文化才有了一定的土壤供其發展。

最早“粉絲”一詞是來源于英文“fans”的音譯,形成于1889年前后,《現代漢語詞典》將其定義為迷戀、崇拜某個名人的人。當代媒介研究領域、粉絲研究領域領軍人物之一亨利·詹姆金將粉絲更進一步的認定為是“狂熱地介入球類、商業或娛樂活動,迷戀、仰慕或崇拜歌星或運動明星的人”,并補充說明這一類人不僅是單一的自我娛樂自我滿足,還會將這種行為轉化為一些群體的文化活動,例如與友人交流關于其迷戀對象的一些想法與感受。這種文化活動小至在網上發布評論,大可至參與或組織“明星的后援會”。

自2005年《超級女聲》的橫空出世,粉絲與粉絲文化逐漸進入大眾視野。但是早在九十年代初,韓國流行音樂文化K-pop的崛起,其粉絲文化已度過了探索創新階段,逐漸向體系化發展,我們當下才流行起來的粉絲應援方式看似新奇,但其實也是從模仿韓國開始,逐漸摸索,自我完善。

粉絲文化經歷了二十一世紀的前20年后,伴隨著網絡和社交媒體的飛速進步可以說進入了井噴式的發展并滲透到了社會文化的方方面面,粉絲文化不單單是年輕人娛樂模式的一種體現,更從某些方面推動著社會發展模式的改變:從國防部征兵海報的風格轉變到奧運會健兒的粉絲狂歡再到德云社傳統曲藝的飯圈化現象,自上而下建立信仰體系的中國文化正在進行著偶像崇拜體系的顛覆與瓦解。

(二)粉絲文化的特質

粉絲文化有著四大特質:靈活性、自主性、高度視覺化以及販賣絕對浪漫的幻想。

首先,“靈活”是指粉絲文化目前還是處在一個探索、發展的階段,有著無數種可能性。粉絲群體的一次又一次創新也在革新人們對于這一文化的定義與理解。同時現階段的偶像行業乃至娛樂圈的活躍度也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傳播媒介的不斷發展也助推了粉絲群體文化的靈活性,使其很難被完整定義。因此粉絲文化的靈活性特質是合情合理也無法忽略。

其二,自主性是指創造該文化的個體有選擇的自主性。粉絲個體可以自主選擇所迷戀的偶像,同時其追隨方式乃至粉絲文化的發展方向都是由無數個體自我創造出來的,不受其他因素的控制。艾克里森曾指出兒童在進入青春期之后會出現自我分裂和危機,原有的自我系統會發生一定的變化。為了保持和社會中其他個體的統一性,人們總是需要依賴他人從而達到感情上和精神上的共識,以此構建新的自我。就如同一些粉絲在社交平臺形容其偶像是“光”、是“熱”、是“黑暗中的一個繩索”,當個體處在混沌或是迷茫階段時期,偶像自然而然成了他們的精神寄托。在這一個整個尋求新的身份認同、完善自我的過程中是沒有任何外力能夠干擾的,所有選擇皆是出于內心,完全自主。

其三,是高度視覺化特質。丹尼爾貝爾曾指出:當代文化正在變化成為一種視覺的文化。隨著讀圖時代的到來,人們花了越來越多的心思在視覺效果,視覺呈現上。在粉絲群體文化中亦是如此,供粉絲們分享的信息以圖像或影片偏多,文字描述少之又少,即使是對于藝人的文字采訪,相關出版方也會配上宣傳照或是雜志封面圖等圖像信息,因此在粉絲群體文化中,供其傳播、發酵的信息都是以視覺形式呈現的。

最后,粉絲群體的核心特質就是他們總是販賣絕對浪漫的幻想。販賣給自己也販賣給群體中的其他個體。說到底追星活動就是一場盛大的自我感動。粉絲們總是會捕捉所迷偶像的行為舉止,只言片語,從中去“大做文章”。粉絲們沉浸在自己所創造的這種虛擬故事情節中,潛移默化的將幻想的人設粘貼在現實偶像的身上。因偶像的生活與粉絲們的生活其實是兩條不會相交平行線,粉絲們通過販賣幻想主動的拉近與偶像的距離,如此循環往復成為追星的核心動力。

二、粉絲認同分析

(一)自我認同與認同危機

自我認同這一概念最早是出現在哲學研究領域當中,強調的是對于一個個體,即自我的確認與肯定。簡單解釋來說自我認同是關乎個體究竟是誰、個體的價值以及個體的意義的一種穩定的意識。也可以理解成自我認同是一個自問自答、自我反思的過程。不斷的確認以及解答不同年齡階段中“我是誰”“我的目標是什么”“我要怎么達成目標”等一系列關乎身份感與價值感的問題。當然這一穩定意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人們青年時期乃至中青年時期進行不斷的探索與發現,并最終構建穩定的自我認同,實現生而為人,生而為“我”的價值。

當下社會的高速運轉帶給人們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壓力與精神壓力。人們越來越難達到自己預設的目標。對于自己在這個社會中所承擔的角色也不再那么清楚。同時當下的每個個體都可以是信息與觀念的分享者,因此多元價值觀的碰撞幾乎是一刻不停。在這樣復雜多元的價值取向下,某些時候是缺少對錯可言,以往構建的自我認同基礎搖搖欲墜,自我的價值與意義也變的模糊,對自我評價的不客觀對他人的不信任十分普遍。人們的自我認同危機愈加強烈。

(二)安東尼吉登斯“自我認同”理論在粉絲文化中的體現

安東尼吉登斯認為自我認同主要有兩個實現形式,一是“個體反思活動”,二是“參照他人”。具體來說“個體反思活動”的核心就是創造理想中的自我,即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參照他人”是將自己放置在社會環境中,通過與他人的互動對話獲得對于自身的認同感。肯尼斯格恩也有在《關系的存有》一書中曾提到,我們的所有對于自我身份的認同都來自于“我們的關系”。那么如果要探討“我”究竟是誰,“我”的性格、乃至于偏好,都必須要在與他人的互動中經過實踐才能得知。

偶像崇拜與宗教信仰起著相同的作用,新中國的發展步伐逐漸否定封建迷信思想,削弱傳統中國宗教信仰,因此在當下社會中偶像的出現填補了人們精神世界的空白。偶像也可以被看作是當下社會的神,作為一種現代性的類似“宗教”一般的存在,無論好壞與否平庸與否,偶像在粉絲心目中永遠都是一個完美的形象。近年來偶像市場爆棚,日本韓國歐美偶像形象也陸續席卷我國,淌過歷史的長河,偶像崇拜的對象乃至于偶像崇拜的方式也有了極大的改變,每個個體都可以根據其不同的喜好去隨意化、私人化的選擇偶像。

如若是要進一步探討選擇偶像的原因與意義,就要涉及到粉絲群體中的自我認同概念。選擇某一偶像的根本原因即是借偶像的力量來創造理想中的自我。偶像扮演的是粉絲心中的那個理想自我化身角色,粉絲個體達不到的目標偶像代他/她去完成,粉絲個體沒辦法實現的夢想偶像代它去實踐,粉絲個體難以獲得的認可由偶像帶他/她去獲得。偶像是比普羅大眾更容易的達到一定的高度或是更可能獲得有分量的認可。

而“參照他人”這一實現自我認同的形式在粉絲群體文化中可顯示為同一偶像的不同粉絲個體之間的相互參照以及追隨不同偶像的粉絲個體之間相互參照,依據赫伯特·米德的自我理論,粉絲們的活動是主我在行動與表達,而在他人的目光與評價中,客我得以靜觀與反思,實現自我的互動與對話,從而不斷的調整自我身份認同。即粉絲的在實踐活動中塑造“自我認同”。

(三)粉絲在實踐活動中尋求自我認同

粉絲的實踐活動也是一個求同存異,尋找自身價值的過程,是在群體中進行個體反思的具體體現。粉絲的實踐活動可簡單的概括為信息分享與二次創作。在這里必須提到的是在粉絲群體中存在著嚴格的階級制度。位于群體最頂層的是“站姐”。迷戀同一個偶像的粉絲群體自發形成的團體被稱為“站子”一般來說在追星活動中樂此不疲的大多是女生,因此也將站子的主理人統稱為“站姐”。他們“戰斗”在偶像所出席活動的最前線,第一時間收集到偶像動態,他們是信息分享的絕對實力者,同時也是二次創作的主力軍。她們十分擅長包裝美化自己的偶像,有些甚至比藝人身邊的專業宣發團隊還要優秀,主要是通過獲取最新信息、搬運信息、二次創作信息等工作,幫助偶像被更多的人認識和喜愛,而且也是不求回報任勞任怨。在發布這些信息之后,站姐會獲得大量的“反饋”,以新浪微博的評論與轉發為主要表現形式。在這一過程中站姐的自我角色認知將會逐步穩固。

通過追星活動,認識了其他有相似目標和價值觀的粉絲個體,并且通過粉絲個體之間的交往互動滿足了個體的需求,從而滿足自身需求,使個體更好的實現社會的自我認同。

(四)粉絲在虛擬社區中成就“理想自我”

據拉康“鏡中自我認同”理論來看,在現實中難以趨近的完美自己在虛擬社區中更容易做到。

以站姐為例,在她們分享最新偶像動態的時候,仿佛是控制了整個粉絲行業的靈魂。因為在大多時候粉絲個體都是通過電腦屏幕去認識偶像了解偶像,只有小部分粉絲是有機會能夠親身與所迷戀偶像進行接觸的,但是站姐幾乎是從不缺席藝人的每一次行程每一次航班,因此站姐才無異議的成為了群體最頂層的人。站姐是粉絲實踐活動中最活躍的那一個,她們的行為動機除卻自身對于藝人喜愛之外,也有其他粉絲個體對于她們信息的需要以及認可。在許多新聞報道中,一些站姐她們看似在網絡上有著大批的追隨者,其數量不亞于某專業領域的意見領袖,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她們幾乎是很難與他人做朋友,很難在現實生活中有所建樹。互聯網重新構建了一個虛擬的空間,讓人可以暫時脫離現實社會中的身份,可以說是瓦解了傳統群體中的個體身份,給予了網民們新身份,她們借助互聯網形成了新的人際關系連結,也因為粉絲這一新身份而有了新任務與新目標。因有著相同的興趣愛好與關注點,粉絲個體在互聯網粉絲群體中會更容易交友,在與網友的聊天中相互肯定。個體在現實社會大環境中扮演的角色與互聯網上體現出來的角色會有一定程度上的聯系,但是也一定會有差距。因互聯網的虛擬性,個體在互聯網中的形象會較少受到社會中“謙虛”“內斂”“含蓄”等大家約定俗成的國人應有的品質所約束,既而更加開放自由,坦誠言語。在互聯網中個體會更容易的獲得關注,獲得贊美,從而成就“理想自我”。

(五)偶像是滿足粉絲欲望的符號

對于粉絲來說,偶像就是一個可供他們幻想的對象,不止一位粉絲表示,追星時候的自己就像是在戀愛。羅蘭巴特在《戀人絮語》一書中曾提到說,“熱戀中的自我是一個熱情的機器,拼命的創造符號然后供自己消費”。現實也果真如此,沉浸在偶像崇拜中的粉絲群體會創造出專屬于他們的語言,例如粉絲對偶像的昵稱,宣傳口號,對偶像出道周年的紀念等等。例如新出道的藝人范丞丞因名字拼音縮寫為FCC,被粉絲們諧音為福西西。在粉絲互動中福西西則為范丞丞的一個代號。在前文也有提到,追星活動中,粉絲大部分的情感輸出得到其偶像的回應只有寥寥,但是粉絲會自發的將回應擴大,再經過粉絲群體內部的發酵,最終達到感動粉絲自己的目的。此時的偶像就是一個滿足粉絲自身情感需求與欲望的符號,但其實這個偶像是誰都可以,因前文提到的粉絲群體的靈活性與自主性,即使粉絲變更了偶像,他們在追星活動中所進行的實踐活動也不會有變化,因此說,偶像只不過是一個符號,他們的現實個體究竟是誰其實并不重要。

三、粉絲文化中的儀式感分析

(一)儀式感的起源

學術界最為認可的說法是儀式起源于巫術,經過宗教活動等實踐發展而來。這樣的說法主要是想強調巫術對于原始人類的情感與思維狀態進行著一定的控制,正如同儀式的作用。同時也定義了儀式在人類社會中的精神層面意義。儀式給予了人們按部就班的生活一個燃起激情的可能,在宗教的儀式性活動當中,個體能融入到一種所謂的“集體歡騰”中去,與現實社會暫時割裂。

從形式上來說,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認為儀式應該具備表演和拜物兩個條件。即在一場儀式中,所有參與者的行為也構成了儀式的一部分,與被“拜”的物體或是個體共同作用儀式的生成。

同時儀式具有程式化的特點,有著約定俗成的模式與流程,也就是包含了儀式場所的固定、儀式人群特點的固定、儀式氛圍的固定、儀式目的的固定。其所有的流程與環節都是有章可循的。也正是因為這樣一種有章可循,才更加具有代入感,使得人們沉浸于儀式之中,經由一系列的儀式繼而生成的感受即是儀式感,囊括了恐懼、敬畏、激動、自豪、責任等等,是一種復雜而難以表述的心理狀態。

(二)粉絲應援儀式中的象征意義

在粉絲群體文化中,“應援”是無處不在且也意義重大的,是最高象征意的代表,也是粉絲身份展現的最好方式。應援一詞可簡單的概括為支持或是加油,最初是由日文延伸發展而來的。當下的應援主要包括,以固定的顏色或是統一的口號為偶像加油吶喊,例如EXO為銀白色應援色,東方神起為紅色,周杰倫為粉色等等。在展演時粉絲群體將會手持應援色的熒光棒或是手幅等應援物,向偶像傳遞信息。顏色在粉絲群體文化中早已經不是作為裝飾而用的色彩,已經成了該粉絲群體力量的化身。也因此也有案例是華晨宇粉絲在網絡平臺上留言說“一定在工體給你一片紅海”。每一位粉絲都是臺下顏色“海”的一部分,因此在舉起熒光棒的時候粉絲內心是極具成就感與參與感的。這早已超越了有色熒光棒本身的意義與價值。而對于臺上的偶像來說,他們也有著一套固定的程序,從開場影片、歌曲演繹順序、到團員自我介紹、謝幕、安可曲等等,粉絲們在彈唱會現場的儀式性行為也是隨著表演的安排來反應,在這個狂歡的現場,粉絲們逐漸凝聚了群體認同。

除此之外,最直接的應援方式是購買偶像專輯或是相關代言產品,且是批量的購買。例如在BIGBANG代言農夫山泉系列飲品時,其粉絲都是成箱的購買回家,數量早已超出了正常生活所需的用量,并將購買記錄分享到網絡上。此時的飲品也無法等同于超市里購買商品了,是粉絲對偶像最直接的經濟支持,粉絲們臆想他們持續高漲的購買力可以直接讓偶像們也賺的盆滿缽滿。

由此,儀式的意義不僅僅止步于“能指—所指”,更是“能直—所指—再所指”。這里的再所指并不一定是能夠瞬間產生出來的,它在未來日子的不斷質詢、不斷喚起,不斷的共同演繹以及共同實踐中構建起了粉絲個體之間的默契與認同。

(三)儀式感促成粉絲群體凝聚力

“儀式首先是社會群體定期鞏固自身的手段”,從大概念來說,粉絲群體的儀式可以具體到每一次的偶像線下活動,只要有粉絲參與其中的就可以算作是粉絲群體的儀式。同時他們的儀式也可以在粉絲網絡昵稱或頭像等細微處付諸實踐,構建個體在群體內的身份認同。

網絡平臺的中用戶的昵稱是定義其身份的重要信息,例如易烊千璽的粉絲被統稱為“千紙鶴”,因此其粉絲的昵稱大部分都與之相關。如果說自我認同是將自己與他人的不同之處思考清楚,那么儀式感就是在塑造個體與他人的某些相同之處。一個群體的穩定性正是在于統一的思想。活躍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人類學家,維克多特納曾在著作《一個非洲社會的分裂與延續》中對儀式理論進行了闡述,理論以生活在贊比亞西北部的恩丹布人為樣本,表明其生活若要實現真正的穩定,關鍵因素并不在于社會組織,而在于儀式中得到最全面表達的哲學觀念。儀式營造了一種恰當的氛圍,儀式感使得該環境暫時的與周遭的世界隔離開來,這樣的情況適合傳遞思想表達感情。中國古代的眾多傳統儀式正是驗證其凝聚力作用的最好體現。例如根據黃宇仁作品《萬歷十五年》中所描述的清晨朝拜圖景來看,從進宮順序到踏上大殿門口的臺階,每一個環節都是儀式感的集中體現。順序是由官位大小、家族尊卑決定的,因此這一儀式也在不斷的鞏固階級制度,無時不刻不在為每一個為官者敲警鐘——切莫以下犯上,僭越乃大忌。另外還值得一提的是古代根據時令節氣等會有相關的祭祀活動,在不同節氣祭祀中的人員穿戴、祭祀地點、所使用的交通工具均不相同。春日是需插上青色的旗幟,青色的衣服,佩戴倉玉的。大致都以綠色為基調,與春日的氣息融合的十分巧妙。這樣的顏色要求使得祭祀大軍一路行走的更加浩浩蕩蕩,一股威嚴、神圣之感陡然滋生,刻意的營造天人合一的盛景,突出中央集權的至高無上,無形中促成普通民眾的凝聚力或是服從性。

由此可見,儀式的根本意義即是在于凝聚力的促成,自然的傳達某些思想觀念或是意識形態,起到更好的教化作用。同樣,在粉絲文化中,一次又一次的儀式在群體之中化為了極強的凝聚力,為粉絲文化的發展又增一股動力。

四、結語

當下粉絲群體文化的極度盛行與不斷發展讓人不得不注意到其背后的社會原因。在過去的刻板印象中“追星族”一般都是青春期的小女生,因閑暇時間較多情感也較為充沛,涉世未深因此沉迷偶像。但近年來可以由“媽媽粉”“阿姨粉”之類的調侃性代號窺見,涉足追星活動的中年人也越來越多的,其一客觀原因必然是當下互聯網的高度繁榮,娛樂行業總是充斥人們的眼球,但個體的主觀原因更具有討論價值。

在心理學范疇中有一種名為“補償心理”的現象,其含義是因個體在社會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總會有一定的遺憾或缺憾,在這樣的情況下個體為達到內心的某種平衡,從而開啟了這種心理適應機制,力圖在其他方面求得一定的補償。比如某個體在社會工作中一直無法得到上司的賞識與肯定,但在粉絲群體中,因其言詞有趣分享的信息有價值而吸引了其他粉絲的目光,獲得了肯定,填補了個體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的不甘。此種心理補償其實歸根究底是一種“移位”,簡單來說就是去克服遺憾,去發展個體其他方面的長處,去尋找其他領域的天賦。粉絲群體正是這樣一個“彌補遺憾”的溫床。

更深入探討,粉絲群體不光是填補粉絲個體的遺憾進而也能夠解決社會生活中的困頓,為個體找到生存的意義與價值。約翰費斯克認為,粉絲群體文化發展極其迅速的原因之一是社會生活中總有一些個體是不被主流社會的價值觀所認可的,進而他們通過分享明星八卦、得到藝人第一手信息而在虛擬的互聯網社會中不再感覺自己是單打獨斗,感受到了群體的溫暖與群體的交流方式。還有一點原因是隨著網絡的不斷普及,相比起過去的傳統媒體,信息的傳播者永遠只有固定的一方,且沒有討論的空間。用戶是基本無法參與進實踐中的,但近年來微博等互動社交軟件的興起,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發布者,而追星活動的主要場所也正是微博,因此追星活動也滿足了社會中平凡個體渴望發聲的內心需求。

粉絲文化在中國似乎還是一個亟待研究的文化范疇,它囊括了一切最流行、最火爆、最不可捉摸的元素。粉絲文化也逐漸變成當下時代的一個新興產業,為個體的精神世界源源不斷的輸送養料。人們越來越容易接觸到粉絲文化也越來越容易融入進粉絲文化。它也不再是一個貶義性質的詞,它受到了且也十分應該受到社會各界的平等關注。更重要的是粉絲文化的也在不斷推動著娛樂圈的合理發展,這對于任何個體來說都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當人們的物質生活、物質條件逐漸充盈,對于精神世界的探索勢在必行。相互激蕩、針鋒相對的多種意識形態總是會引起我們每一個個體對于自我的思考,也只有在正確認識自我的基礎上,我們才有可能卻觸及更有質量的生活更有意義的生命。

人類之所以區別于動物,其最大的不同正是人類擁有著極其豐富的情感體驗,人們可以為一朵云流淚,可以為一陣風欣喜,可以為勝利喝彩,可以為意外沉默,這是上帝的獨一無二饋贈。盡情的體驗、極致的感受每一份內心的涌動,才不枉來這人世間辛苦走一遍。

參考文獻

[1]朱姝.想象與展演:K-POP迷的日常實踐及其意義生產研究[D].南京大學,2017.

[2]馮紅梅.新時期漢語詞素的發展變化研究[D].山東大學,2018.

[3]陳彧.從“看”到“炫”——粉絲再生性文本中的自我展演與認同建構[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3,35(11):155-156.

[4]劉雅云.理性與瘋狂:粉絲群體亞文化研究[D].安徽大學,2016.

[5]張芷凡.青年“粉絲”身份認同[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3.

[6]王瑋.儀式傳播中的粉絲身份認同[D].安徽大學,2017.

[7]崔露什.儀式感的現代性闡釋[D].陜西師范大學,2012.

[8]楊玲.媒介、受眾與權力:詹金斯的“融合文化”理論[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97—98.

[9]楊玲.西方消費理論視野中的粉絲文化研究[J].長江學術:45-46.

[10]蔡騏.網絡與粉絲文化的發展[J].國際新聞界:110.

[11]黃婷婷,宋琴琴.微博視域下的粉絲文化傳播[J].編輯之友,2016:20.

[12]李康化.粉絲消費與粉絲經濟的建構[J].河南社會科學,2016:17.

[13]王娜.新媒體時代“粉絲”文化傳播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

[14]王曉丹.論旅游中的儀式與儀式感[D].東北財經大學,2015.

猜你喜歡
儀式
交通運輸部舉行憲法宣誓儀式
水上消防(2022年1期)2022-06-16 08:07:26
觀看升國旗儀式
快樂語文(2021年34期)2022-01-18 06:04:10
十歲成長儀式
少先隊活動(2020年8期)2020-12-18 02:32:07
儀式感
十歲成長儀式
少先隊活動(2020年7期)2020-08-14 01:18:12
儀式感重要嗎?
海峽姐妹(2019年12期)2020-01-14 03:25:08
儀式感
現代裝飾(2018年4期)2018-05-22 02:57:07
生活要有儀式感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01-28 10:49:06
施夢嘗新書捐贈儀式暨分享會在寧舉行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7-11-23 01:26:39
婚姻中的儀式感
海峽姐妹(2017年6期)2017-06-24 09:37:4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成人一区在线| 欧美69视频在线| 亚洲一区免费看|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不卡| 福利一区在线|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在线第一页| 青青草原国产av福利网站| 18禁影院亚洲专区| 99精品福利视频| 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 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激情成人综合网|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大片高| 国产青榴视频| 又爽又大又黄a级毛片在线视频| 婷婷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精品99在线观看|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日本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不卡在线视频|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亚洲精品不卡午夜精品| 色成人综合| 99伊人精品| 香蕉综合在线视频91| 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 | 99国产在线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a网站| 女同久久精品国产99国| 国产资源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成人国产在线| 国产精品女熟高潮视频| 欧美精品影院|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动漫| 欧美亚洲综合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在线播放 | 女人av社区男人的天堂| 日韩av高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色婷婷综合激情视频免费看| 日韩专区欧美| 国产视频资源在线观看| 无码免费试看| 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午夜限制老子影院888| 激情影院内射美女| 丁香婷婷激情网|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1区2区| 欧美一区精品|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综合 | 国产成年无码AⅤ片在线|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青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 无码免费的亚洲视频| 国产麻豆91网在线看| 色丁丁毛片在线观看| 天天综合色网|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无码卡| 国产日韩欧美中文| 久久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精品欧美日本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91透明丝袜美腿在线| 天天综合网站|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三级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