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芳
◆摘 ?要:國際貨代專業英語作為商貿類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旨在提高學生辦理貨代業務時的語言應用能力。世界技能大賽貨運代理項目對選手的專業英語考核貫穿于整個考核,為此,在國際貨代專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可依照世賽標準要求,對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力求提高學生的專業英語應用能力。
◆關鍵詞:貨代專業英語;世界技能大賽貨運代理項目;課程教學改革
世界技能大賽有行業"技能奧林匹克"之稱,是當今世界職業技能賽事中的地位最高、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大,它的技能水平代表了參賽國各領域職業技能發展的世界先進水平。第44屆技能大賽首次將貨運代理賽項加入比賽項目中,涵蓋了貨運代理業務的全部核心技能要求,包括設計運輸路線、客戶溝通、跟蹤與監控、合同與業務、操作處理、保險、報關、計算運輸費用、索賠、投訴處理等技能,要求選手具備用英語為主的外語與客戶進行溝通的能力,處理客戶投訴或索賠時進行英文書面的表達,辦理或檢查相關的英文票據、運輸憑證和貨物相關的文檔。世界技能大賽貨運代理項目考核內容立足于貨代企業的核心操作業務,高度還原貨運代理企業的工作場景,并且對于選手的英語語言功底考核貫穿于整個考核過程,海量的英文業務數據,批量的英文業務文件,英文閱讀能力不過關,看到試題便會束手無策;英文書面表達能力不過關,答題結果將無法輸出,所以說這是一場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的較量。
1貨代專業英語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貨代專業英語作為商貿類專業群的專業核心課程,旨在培養及提高學生辦理運輸各環節業務時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并且相關專業畢業的學生大多在外貿及貨代物流公司從事外貿單證員、海運操作、海運銷售等崗位的工作,需要具有在運輸的各環節與客戶英語口頭及書面的溝通能力,掌握商業和運輸單據常用英語專業術語詞匯。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要充分兼顧專業英語的閱讀能力及應用的能力。而目前大部分院校的貨代專業英語課程,都以國際貨運代理從業人員資格證書考試為主,選用的教材為國際貨運代理協會編制的考試指定用書,該教材理論性較強,實踐教學內容較少,與企業實際脫節,僅僅作為證書考試用書,而無法滿足行業,企業及學生實際工作要求。教師在實施課堂的教學中,也多是以英語的專業術語和課文講解為主,只重視閱讀能力的提高及專業詞匯的掌握,而對聽、說、譯及單據操作能力的培養不夠,而這些能力卻是企業所需要的。還由于學生的英語語言基礎差,教材難,加上考證應試的要求,所以學習的重點往往在于專業詞匯的記憶、課文翻譯和做題,學生學習沒有積極性,也不知道專業英語實際運用場景。世界技能大賽貨運代理項目的每一模塊中不單單對業務知識提出了要求,對國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具體的工作場景也有明確的指示,貼合了企業實際工作的需要,也對專業英語課程內容及教學有了新的啟示。
2對課程改革的啟發與思考
2.1教學內容的改革
《國際貨代專業英語》課程根據“崗課證賽”的設計理念,通過對畢業生從事的崗位及用人單位調研,依據國際貨運代理從業人員資格證書考試大綱,同時對世界技能大賽貨運代理項目進行分析,按照比賽模塊要求,分析工作崗位中的典型工作任務,依據側重于考核語言運用能力的模塊,對原考證指定教材的內容進行“重構補充”,打破原章節的結構,整合教學內容,確定“國際貨代專業”英語課程內容框架。如對世界技能大賽貨代項目模塊中根據虛擬的公司信息,制作一份演示PPT,能夠用英文向客戶進行演示;爭取客戶設計運輸線路,從而完成與客戶的溝通交流;客戶委托貨運代理公司進行報價,貨代公司計算后,將報價金額用郵件的形式發送給客戶;對客戶的投訴,處理客戶索賠;單據的制作及信用證的審核等內容涉及到專業英語的應用能力。這些內容雖然在考證選用的教材中沒有體現,但是教師可以課件和微課、校本講義的形式作為補充材料,借助教學平臺上發布在相應的教學模塊下,例如:在freight forwarding industry 模塊的services scope,這是關于貨代的服務范圍,可以提供虛擬貨代公司的英文資料,要求學生根據內容制作PPT向客戶展示公司的服務,并現場回答客戶提出的問題;對于international trade 模塊的L/C內容,可以引入審核信用證的內容等。
2.2教學方法及手段改革
課堂中最常用的教學方法大多是教師講、學生聽。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快速、集中、系統地將相關的知識點傳遞給學生,但是這種教學方法,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之學生的英文能力水平不夠,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在教學中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例如任務驅動法、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討論法等可以提高學生參與度,提高了教學的時效性和趣味性。同時輔以教學平臺,實施課前課中課后的混合教學模式。課前老師教師在校內教學平臺上上傳每個模塊的教學課件和微課材料,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理論知識。在相應的模塊教學內容中,教師引入工作情境中的訂艙、報價、處理索賠投訴、審核信用證、繕制單據等環節內容,在教學中結合不同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例如:marine cargo transportation中的liner shipping中,可以創設客戶向貨代人員訂艙的情境,教師給出案例資料,要求學生向客戶進行報價,撰寫報價信。對于海運運費的核算的知識已經在相關專業課程上進行學習,這里重點考核學生的報價函電的格式及內容,這樣的情境極大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2.3教學評價設計
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對于國際貨代專業英語課程教學來說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與此相應,學生考核評價模式也需要不斷改革與創新,從而突出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素質的提高。但以往的考核評價往往是平時過程性考核與期末考核以一定的比例得出一個綜合評價,而平時考核的形式大多以平時作業,課堂表現,平時測試為主。這種考核評價難以客觀體現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與應用能力。世界技能大賽的評價標準科學、客觀、公正、合理,受到行業企業專家的充分肯定。在教學評價設計中可以借鑒世賽貨運代理項目的評價標準對學生進行考核評價,對每一次有實踐性任務的教學,細化每一次任務的考核內容,從語言,業務知識全方面考核學生對任務的完成情況。因此,借鑒世賽的評分細則,作為貨代專業英語教學的過程性考核要求的參考,制定平時考核標準,真正體現學生的課程掌握程度,崗位能力水平,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
3結論
依據“課崗證賽”的理念,以企業崗位對“國際貨代專業英語”能力的需求為中心。在對“國際貨代專業英語”在課程內容方面,結合國際貨代員職業標準和世界貨代大賽規程所設計和開發開教學內容,將“貨代專業英語”以翻譯專業英語為主的理論教學轉變為以貨代工作崗位實踐內容為主;在教學方法方面,將教學方法由過去單一的講授法、案例教學法等擴展為情景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和角色扮演法等;在考核方法方面,建立多元化的考評體系,培養適應企業發展的綜合能力,為行業選拔優秀人才,最終提升整個行業水平。
參考文獻
[1]陳莉莉.高職貨代英語課程混合學習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2019(02):102-103.2.
[2]姜湄,何巖松,趙欣.基于世界技能大賽的黑龍江省高職國際貨運代理實務課程設計與改革[J].對外經貿,2019(09):14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