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捷 許帥
摘 要: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是學校音樂表演專業的重要教學目標,發揮藝術實踐在音樂表演人才培養方面的重要性,有利于實現理論和技能的高效結合,拓寬學生視野,實現教學改革。基于此,本文以藝術實踐作為研究對象,分析音樂表演的教學特點,通過發揮課堂互動性、拓展藝術實踐教學內容、將教學與舞臺實踐相結合等方式,實現音樂藝術表演專業的課程改革。
關鍵詞:藝術實踐;音樂表演;人才培養;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4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0)22-0-02
近年來,教育事業與文化產業相互融合發展,各院校在開設音樂表演專業的同時,也加大了對音樂表演人才的培養力度。與其他專業不同,音樂表演專業實踐性較強,要求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的同時,還要有著一定的舞臺經驗,學校需要發揮藝術實踐的積極作用,引領學生參與藝術實踐活動,豐富相關課程,使學生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不會發生脫節,提高人才競爭實力。
一、音樂表演教學特點
音樂表演指的是在特定時間和環境下將某種音樂形式展示給觀眾,音樂表演教學也是教師傳授給學生如何展開音樂表演活動的課程,其中包含了表演技巧與樂理知識的傳授。分析音樂表演教學的特點,主要如下:
(一)復雜性特點。音樂表演所涉及的內容眾多,需要依靠歌曲和舞蹈等表演形式展現音樂文化。音樂表演教學也同時具有復雜性特點,表演者每次表演所面臨的舞臺都不同,這要求表演者必須具備一定的舞臺適應能力和應對能力,以便及時應對各種突發情況。
(二)長期性特點。音樂表演就是藝術的重要體現,表演者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學習和感悟,在教學時教師也要對學生展開大量培訓,提高學生舞臺表現力,這一能力的拓展需要經過不斷的積累,所以音樂表演教學有著長期性特點。
(三)反復性特點。學生在表演時應將音樂播放與舞蹈動作相結合,各項知識點也會有所防腐,表演和訓練的過程中學生必須對演出環境充分掌握,經過反復的聯系達到表演效果。
(四)實踐性特點。實踐性就是將音樂表演的最終成果呈現給觀眾,為了提升學生的表演技能水平,給下面的觀眾帶來有水準的演出,學生必須經過大量實踐,掌握相關技巧,才能達到最佳演出效果[1]。
二、藝術實踐在音樂表演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
音樂表演過程中,有的學生雖然專業實力強勁,到缺少參與舞臺表演的機會,也有的學生心理素質不高,在舞臺上容易迷失自我,影響專業水平的發揮。因此,有必要發揮藝術實踐在培養音樂表演人才中的重要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經過不斷的舞臺鍛煉克服心理障礙,在實踐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在積累經驗的過程中突破自我。與其他專業明顯不同,音樂表演需要通過表演實踐來檢驗學習成果,學生所面臨的考場實際上就是舞臺,這是對學生理論知識、專業技能加以考察的重要平臺,也是彰顯學生舞臺表現能力的重要渠道,學生必須積極參與舞臺實踐,體會并熟悉這個舞臺,才能消除抵觸情緒,逐漸產生自信心。
表演時舞臺上可能會出現各種突發情況,如果沒有經歷過藝術實踐的學習,學生將會無法妥善處理眼前的事故,最終導致表演失敗。由此可見,藝術實踐在音樂表演人才培養中十分重要,要求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做好舞臺實踐經驗的積累,潛移默化的提高藝術鑒賞能力[2]。藝術實踐能夠提高學生對音樂表演的興趣愛好,過去的課堂實踐時,教師可以告知學生在專業技能方面突出的問題,按照教師的建議,學生做出改正,但如果教師提出表演建議時,在沒有親身體會的情況下學生無法感同身受,只能依靠想象去完成眼前的學習,最終學習效果也不會太理想。
三、高校音樂表演藝術實踐教學改革策略
(一)強調課堂互動性
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間的關系密不可分,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需要為學生提供服務,學生也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提升學習能力。如果說教師是課堂的指導者,那么學生就是課堂的靈魂,隨著教育改革背景下課堂教學模式的科學化,強調師生間的互動作用可以最大程度上提升教學質量。音樂表演專業的實踐性很強,教師和學生通過互動可以創造出輕松原來的氛圍,學生放松心情,提高藝術性與思維創造性。比如在課堂中加入游戲表演,以音樂表演知識為切入點,學生采用表演的形式復習上一節課的內容,或者教師預留下一階段的表演作業,學生在規范時間內自我組織和排練,發揮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習能力。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積極與他人展開合作,教師應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互動,了解學生心中所想,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展開差異化教學指導,及時對學生的表演做出點評,提出修改意見,鼓勵學生表達內心想法,將自己對音樂的理解表達出來,經過藝術實踐激發創作靈感,從而產生學習興趣,發揮藝術特長。
(二)拓展藝術實踐內容
藝術實踐是檢驗學生各方面能力的重要平臺,以便學生及時找出問題所在,對自身演唱、演奏或者登臺經驗有所了解,逐漸培養學習習慣,提高合作能力。傳統的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藝術實踐在音樂表演教學中的作用,通過教學、實踐以及針對性指導帶領學生解決問題。從校內實踐和校外實踐兩方面入手,拓寬藝術實踐的途徑。校內藝術實踐應當結合校園文化,舉辦多種形式的主題表演活動,比如音樂會、歌手大賽或文藝演出活動。整個音樂表演的過程應當由學生負責安排,教師在一旁提供指導,從活動的組織策劃、主題確定,再到節目彩排和演出,整個流程可以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在表演的同時學生緊張的學習情緒得到緩解,實踐能力也得到鍛煉。在節日紀念活動中,學校可以組織“紅歌會”或者“畢業匯報”等演出活動,節目由學生決定,學生將主修課學到的內容用于舞臺,從而積累舞臺經驗。一般情況下,校內藝術實踐活動主要以“藝術實踐”課程為載體,這是教學計劃中針對崗位能力拓展的內容,課程內容以理論講解和案例分析為主,向學生傳授舞臺經驗,講解音樂表演中容易遇到的共性問題。除了主修課,教師還會指導學生展開獨奏、合奏、表演能力的訓練,同時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
校外藝術實踐活動內容主要體現如下:學校與演出公司合作項目。展開藝術實踐活動時與演出單位形成友好合作關系,為音樂表演人才培養奠定基礎。這樣的合作也能夠為學生提供表演市場,使其親身感受演出時遇到的問題和狀況,從而不斷積累經驗。對外排練任務。我國節日眾多,各企業和事業單位在節日到來時會舉辦各種慶典或文藝演出活動,特別是合唱比賽,這時就需要能夠組織排練的人才,也需要合唱指揮與合唱伴奏人員,學生參與這些活動能夠不斷豐富自我,拓展藝術實踐的空間,將自己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專業技能。通過實踐,學生可以對錄音環境的配置情況有所了解,認識錄音設備的學習設備的功能,掌握設備連接方法,動手操作各種軟硬件,對音頻和視頻出版物從創作到后期處理流程展開研究,激發學習欲望。與此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作詞作曲和電腦音樂制作,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為今后的舞臺表演增添豐富的經驗。
(三)將課堂教學與舞臺實踐相結合
當前學校音樂表演專業需要向社會輸送高水平音樂表演人才,這些人才不僅具備較強的音樂素養,還要有著優秀的舞臺表演能力。對此,學校需要利用課堂教學實踐,對學生展開專業技能與理論知識的傳授,同時依靠舞臺藝術實踐抓住學生的薄弱之處,對學生表演時的錯誤問題及時糾正。課堂教學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對舞臺表演產生初步認知,了解舞臺上自己應當維持怎么樣的站姿,如何讓自己的肢體動作看起來大方得體,伴奏開始前應當維持怎么樣的狀態,當學生參與藝術實踐時教師再對學生做出針對性指導。藝術實踐中,歌曲的處理十分重要,這是學生了解作品的必要步驟,此外學生還要對歌詞咬字做好控制,按照歌詞大致內容和表演節奏調整音量,輔之以相應的動作和情緒,使自己站在舞臺上能夠以最佳的狀態面對臺下觀眾。教學實踐中,應引導學生逐步接觸舞臺,起初應鼓勵學生克服內心的焦慮情緒,當學生不會再畏懼舞臺時,對學生進行技能培訓,訓練其表演狀態,學會正確處理歌曲,潛移默化培養學生成為優秀的音樂表演人才。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音樂表演授課需要以課堂教學實踐作為基礎,但學校需要以舞臺的形式展開專業技能考核。藝術實踐對于音樂表演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通過藝術實踐能夠提高學生專業技能,在舞臺中發揮自我才能,依靠藝術實踐的鍛煉增強自信心,提高學生間的溝通能力,學校在培養音樂表演人才時強調課堂互動性、拓展藝術實踐內容,將課堂教學與舞臺實踐相結合,從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參考文獻:
[1]周艷琴.高職院校音樂表演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踐——以晉城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3(03):46-48+57.
[2]張曉曉.淺談藝術高職人才培養方案的探索與實踐——以湖北藝術職業學院音樂系音樂表演專業為例[J].黃河之聲,2017(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