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
【關鍵詞】隱斜視;視覺訓練;眼球正位視訓練;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77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143-01
在臨床中,隱斜視屬于眼科疾病,利用大腦的融合功能,從而對斜視進行控制,為了保持視覺功能,肌力不平衡易出現(xiàn)視力疲勞癥狀,常表現(xiàn)為:眼肌疲勞、眼酸痛等。針對這種現(xiàn)象,視覺訓練與眼球正位視訓練是常用的治療方法,具有明顯的效果。本文擇取2018年06月至2020年01月接收的80例隱斜視患兒,觀察小兒隱斜視的視覺訓練與眼球正位視訓練的療效,現(xiàn)有以下內(nèi)容。
1.1一般資料
選擇在本院于2018年06月至2020年01月接收的隱斜視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符合研究內(nèi)容者共計80例,對其臨床資料展開回顧性分析,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實施視覺訓練,觀察組開展眼球正位視訓練,其中對照組:女15例、男25例;患者年齡最小值為4歲,年齡最大值為11歲,平均年齡值(6.96±0.55)歲。觀察組:女14例、男26例;患者年齡最小值為5歲,年齡最大值為12歲,平均年齡值(6.97±0.54)歲。兩組相比P>0.05,可比較。
1.2方法
對照組40例采納視覺訓練,指導患兒佩戴紅綠兩種不同顏色的鏡片,在眼部50cm的位置交替閃爍人造燈或者白熾燈,每5s一次,持續(xù)時間控制在3min,畫面為5度,從而使患兒看到不同刺激的影像。與此同時,患兒放松身體,實施快速眨眼訓練,每4s一次,指導患兒轉移視線,設置相應的觀看目標,患兒在移動視線的時候,關注目標,并增加聚焦程度,5min/次,每天3次。
觀察組40例采納眼球正位視訓練,讓患兒觀看不同視差的立體圖,逐漸恢復患兒雙眼的立體感覺。與此同時,進行同視機訓練,增加同視機負鏡片數(shù),從而增強整體訓練效果。除此之外,實施身體鍛煉,增強患兒的身體素質,促進康復和治療。
1.3觀察指標
分析治療效果,根據(jù)不同的治療程度可分為:顯效、有效以及無效,顯效是指患兒在治療后視疲勞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眼球無偏斜現(xiàn)象;有效是指患兒在治療后視疲勞等臨床癥狀有所緩解,眼球隱斜度數(shù)逐漸減少;無效是指患兒在治療后臨床癥狀無改善現(xiàn)象,有效率=顯效+有效。
分析各項訓練指標,主要包括:斜視角、融合范圍等,密切觀察患兒實際情況,詳細記錄并實施對比。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文所有數(shù)據(jù)以SPSS20.0軟件檢驗,獨立樣本t檢驗計量資料,以x±s形式表述,x2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述,P<0.05,即為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
2.1分析治療效果
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7.50%)明顯較對照組(82.50%)更高,對比差異顯著,P<0.05。

2.2分析各項訓練指標
結果顯示,觀察組各項訓練指標優(yōu)于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

對于兒童來說,隱斜視嚴重影響立體視覺正常發(fā)育,究其原因,雙眼肌力不平衡導致眼位變化,從而引發(fā)隱斜視疾病。倘若患兒的隱斜度數(shù)比較小,可使用融合儲備。如果隱斜度數(shù)較大,長期使用融合儲備產(chǎn)生肌性視疲勞。典型的臨床癥狀為:近距離觀察眼部不適以及頭痛等。有關研究表明,通過視覺訓練及眼球正位視訓練,對患兒康復治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7.50%)明顯較對照組(82.50%)更高,觀察組各項訓練指標優(yōu)于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由此可知,通過視覺訓練方法,根據(jù)患兒實際病情,實施矯正治療。消除抑制,將融合范圍擴大是眼球正位訓練的重要目的。針對隱斜視患兒,通過視覺訓練能夠改善立體視覺。和視覺功能訓練進行比較,眼球正位訓練可促進融合力恢復,從而提高患兒雙眼的協(xié)調運動能力。隱斜視患兒通過反復正位訓練,可提高視覺易化程度,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觀察物體的精度。
綜上所述,針對隱斜視患兒實施眼球正位訓練,可改善視覺障礙現(xiàn)象,促進視覺功能恢復。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