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莎
【關鍵詞】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統感染;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167-01
糖尿病其主要特點是以高血糖為臨床表現的慢性代謝類疾病,對人們的生命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糖尿病中大部分患者的免疫力偏低,易感染細菌,高糖的血液給細菌營造了良好的繁殖的環境,因而泌尿系統感染也逐步成為了多見性并發癥。而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治療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統感染患者療效凸顯,為了更好的研究藥物的臨床效果和其不良反應,本文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在醫院接受治療的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統感染86例納入研究,具體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在醫院接受治療的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統感染86例納入研究,按照隨機數表將所有患者均分成2組,研究組(43例)和一般組(43例)。研究組男女比例為23:20,年齡處于24-7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4.9±1.6)歲;一般組男女比例為24:19,年齡處于25-7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3±1.3)歲。根據上述基礎資料對比發現,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資料方面均無明顯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分析。所有患者都同意將個人診療資料用作公開課題研究,科室以下發審核批復準予開展研究。
1.2方法
一般組采取左氧氟沙星診治,口服,3次/d,0.1g/次,用藥2周。研究組運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診治,藥物治療,1次/d,2.0g/次,連續治療2周。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顯效:患者在治療后,疾病的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以及生命特點等恢復正常標準;好轉:治療后,患者的疾病情況出現顯著好轉,不過相關檢查結果中出現未恢復正常;無效:治療后,患者的疾病情況沒有顯著改變,以及病情愈加嚴重。記錄同時統計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例次。
1.4統計學分析
本文研究采用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數據分析使用SPSS20.0版本,計量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t檢測;檢驗使用X2;數據分析P值如果小于0.05,則說明符合統計學意義。
經治療,相較于一般組,研究組的臨床療效更為顯著,不良反應較小,組間數據對比具有明顯的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一和表二。


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飲食中高蛋白以及高脂肪的食物攝入量不斷遞增,讓糖尿病的發病率逐年攀升。糖尿病的致病因素是由于胰島功能障礙,分泌胰島素不充分,引發胰島素很難讓糖進入到細胞,使糖滯留在血液中,患者發生血糖高的臨床表現。糖尿病患者在充分控制好血糖的基礎上,必須嚴格警惕糖尿病可能導致的并發癥,其中泌尿系統感染在臨床較為普遍,同時頻發于女性群體。糖尿病主要特征就是以高血糖為表現的慢性代謝類疾病,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不利影響。
通過上文的實驗對比可知,經治療,相較于一般組,研究組的臨床療效更為顯著,不良反應較小,組間數據對比具有明顯的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可得出相關結論,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治療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統感染患者,臨床療效較好,同時不良反應偏低,可在臨床實踐應用推廣。
頭孢哌的酮鈉舒巴坦鈉屬復合制劑,其中的頭孢哌酮屬第三代的頭孢菌素,對β-內酰胺酶的穩定型不佳。舒巴坦鈉盡管抑酶作用普遍,不過抗菌活性偏弱。對于大部分陰性桿菌出現的β-內酰胺酶具有顯著的控制效果,且不可逆。左氧氟沙星屬利用控制細菌DNA旋轉酶的活性,避免細菌DNA復制以及合成,因而引發細菌死亡的喹諾酮類抗生素。盡管左氧氟沙星片在診治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統感染時可產生一定程度的醫學效果,不過依舊受限。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同左氧氟沙星進行對比,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的治療療效更為明顯,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更低一些。兩種藥物進行對比,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的抗菌譜更加普遍
同時還具備對大腸桿菌等陰性均更加的有效治療和耐藥性低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