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嬌
【關鍵詞】健康教育;小兒白血病;護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220-01
相比成人來說,小兒白血病其緩解率和治愈率明顯較高,因此,提高患兒的治療配合度,使其系統化的接受科學的治療,對于挽救患兒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的意義。而患兒積極的配合有賴于家長對臨床治療的理解和配合。因此,加強白血病患兒家長的健康教育干預,積極地改善其疾病認知度,緩解其不良情緒,對于提高其臨床治療配合度,改善患兒療效具有重要的意義。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科室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接收的白血病患兒20例,隨機分為對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0例。觀察組:男6例、女4例;年齡1—10歲,平均年齡(4.5±2.4)歲;對照組:男7例、女3例;年齡2—11歲,平均年齡(4.7±2.6)歲。患兒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1.2臨床方法
對照組患兒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患兒實施常規護理聯合系統化健康教育,具體如下:①入院健康宣教:護士要熱情接待患兒及其家長,消除護患間的陌生感。在此基礎上向其介紹科室情況、病區環境,相關制度等。護士在與患兒進行首次接觸時,要注意和藹可親、耐心仔細,與患兒建立起良好的關系。待患兒順利入院后,積極地向患兒家長介紹白血病的疾病知識,包括發病機制、病情進展、臨床治療和預后等。在此基礎上,著重介紹近期的治療措施、治療目的和意義,獲得患兒家長的理解與配合。②個體化健康指導:針對年齡較小的語言溝通能力尚且不足的患兒,采取講故事、看圖、看動畫等方式,來鼓勵患兒積極配合治療。對于年齡較大具備語言溝通能力的患者,要用生動的語言說明治療過程中,最大程度上提高患兒的配合度。同時加強與患兒家長的溝通,以一對一的健康宣教方式向患兒家長介紹患兒的病情,治療情況,并積極解答其疑問。選擇成功治療案例鼓勵患兒家長,積極安撫其不良情緒。在進行腰穿鞘內注射治療、化療治療前要做好治療前健康宣教,詳細講解治療的意義及治療后的注意事項,使患兒家長能夠更好的配合臨床治療的完成。并指導患兒家長掌握一些兒童心理情緒干預方法,在治療期間借助動畫、玩具、講故事、玩游戲等方式,轉移患兒注意力,降低其抵觸情緒。③飲食指導: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制定合理的營養計劃,指導患兒家長強化營養供給,日常飲食以高熱量、高蛋白、清淡、易消化為主,以應對患兒發病后機體的高代謝狀態。同時指導患兒家長加強食物滅菌,定期消毒餐具,避免感染的發生。
1.3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21.0軟件分析,健康知識掌握評分用(x±s)和t檢驗,配合治療度用(%)和卡方檢驗,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兒家長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比較
健康知識評分,每項滿分5分。觀察組患兒家長的疾病知識、消毒隔離制度和措施、生活衛生習慣知識、飲食知識、心理護理知識等健康知識得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如下:

2.2兩組患兒的治療配合度比較
觀察組患兒治療配合度100.00%(10/1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00%(7/10)明顯更高,(X2=5.7462,P<0.05)。具體如下:觀察組非常配合4例,配合6例,不配合0例;對照組患兒非常配合3例,配合4例,不配合3例。
健康教育作為臨床護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改善患兒及其家屬認知行為和心理情緒狀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中,通過對白血病患兒及其家長實施系統化的健康教育,從入院健康宣教、個體化健康指導和飲食指導三個方面入手,為患兒及其家長提供了系統的健康知識,通過入院健康宣教與患兒及其家長構建起良好的護患關系,為日后的護理工作開展奠定基礎,同時消除了其入院陌生感,使其著重了解到近期的臨床治療情況,幫助患兒及其家長做好心理準備。其次通過個體化健康指導,根據患兒的年齡、認知、表達能力給予具有針對性的健康指導,能夠有效緩解其不良情緒,提高其治療配合度。最后通過飲食指導可提高患兒家長的飲食護理能力,幫助患兒合理補充營養,提高抗病能力。
綜上所述,系統化的健康教育干預能夠顯著提高白血病患兒家長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從而提升患兒的治療配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