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芳
【關鍵詞】心內科;護理管理;不安全因素;防范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241-01
引言:隨著醫療體系的深入改革,社會對護理服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保證患者的安全,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應該加強護理管理的實施,減少護理中不安全因素的發生,以此提高護理質量,維護患者的安全?;诖?,本研究對我院開展針對性護理管理前后的相關資料進行分析,具體報告如下呈現。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開展時間為2019年3月-2020年3月,將2019年3月-2019年9月在我院心內科接受治療的60例患者進行分析,并使用常規護理管理方法,將其分到對照組。同時選取2019年10-2020年3月在心內科接受治療的60例患者實施針對性的管理措施,并將其分到觀察組。對照組男性和女性患者的例數及年齡分布情況如下:男性33例,女性27例,其中年齡最大的81歲,最小的53歲,中位(63.87±4.36)歲。觀察組男性和女性患者的例數及年齡分布情況如下:男性34例,女性26例,其中年齡最大的82歲,最小的53歲,中位(64.06±4.57)歲。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價值高。
1.2方法
對照組使用常規護理管理方法。觀察組則分析護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根據分析結果制定相應的管理對策,以下對不安全因素進行分析:
根據分析得知內科護理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護理人員因素、患者自身因素、醫院環境因素。
1.3觀察指標
兩組使用不同管理方法后,對患者的臨床情況進行分析,并記錄相關數據,尤其是不良事件發生率、護理人員業務考核評分等數據要詳細記錄。同時將兩組記錄后的數據進行比較。
1.4統計學處理
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是本研究中重要數據,需要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處理,故使用計算機錄入所有資料并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使用n(%)和(x±s)進行描述,比較時分別使用X2和t檢驗,若(P<0.05)則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護理后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
根據不安全因素制定針對性對策的觀察組和常規管理的對照組,比較不良事件發生率,觀察組相對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護理人員考核評分比較
比較兩組護理人員業務考核評分,對照組相對于觀察組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為了加強內科護理工作的工作質量,需要根據以上因素的分析制定詳細的管理方案,以此避免不良事件的發生。以下對管理方法進行分析:
3.1合理的制定排版制度
由于內科護理工作任務較為繁瑣,且存在一定的風險因素。這種情況下,護理人員的工作量會隨之增加,而高強度的護理工作會減少護理人員的休息時間,且工作時間較長會使護理人員無法快速調整自己的狀況,限制護理工作的質量。因此,在護理管理的過程中要制定合理的排班制度,根據內科實際情況,量護理人員合理的安排,保證護理工作的高效完成。另外定時進行護理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其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同時還要通過培訓培養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以此提高護理工作中的安全性。
3.2加強患者的管理
護理人員要在患者入院后進行相關規章制度以及知識的講解,提高患者對疾病知識的了解度,同時還要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保證患者能夠積極的配合治療。
3.3加強病房管理
護理人員要定期進行病房的通風、消毒和清理工作,保證為患者提供舒適的診療質量,提供患者的生活質量,從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另外將病房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清除,避免對患者的安全造成影響。
綜上,對不安全因素進行詳細的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制定相應的管理對策,不僅能夠減少護理工作中不良事件的發生率,還能夠促進護理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