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超特高壓輸電線路相伴20年,胡洪煒從技術菜鳥成長為帶電作業領域的佼佼者。他攀登過的近萬座高壓鐵塔,見證著他一路斬獲的多項國家級榮譽。但是,胡洪煒的想法始終很簡單:只想做好每一件事。
在電力須臾不可離的今天,超特高壓輸電線路縱橫在廣袤大地上,承擔著電力傳輸的重要任務,成為我國電網的“大動脈”。在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檢修公司輸電檢修中心帶電二班,胡洪煒便是“大動脈”的守護者之一,在500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的輸電線路上進行帶電檢修。
對電力職工而言,超特高壓帶電作業是一項極大的挑戰。幾十米甚至上百米的高空,在只有小拇指粗細的導線上作業,如果電位轉移的過程中安全距離控制不好,兇猛的電流就會瞬間失控,造成無法想象的后果。
然而,無論帶電檢修多么危險,停電檢修都不是一個常規的選擇,因為停電直接導致的是巨大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如果對特高壓線路進行帶電作業,每小時至少能避免直接經濟損失300余萬元。按胡洪煒帶電作業的年限來計算,他的“身價”至少超過1.5億元。
與超特高壓輸電線路相伴20年,胡洪煒從技術菜鳥成長為帶電作業領域的佼佼者。他攀登過的近萬座高壓鐵塔,見證著他一路斬獲的多項國家級榮譽。但是,胡洪煒的想法始終很簡單:只想做好每一件事。
2000年8月,22歲的胡洪煒從部隊轉業到湖北省超高壓輸變電局武漢分局,成為帶電作業班的一員。
胡洪煒的父親是一位工程車司機,跟著父親,胡洪煒見識過不少電力作業現場。不過,上崗后第一次跟著師傅去實地培訓時,胡洪煒還是傻眼了。
高壓鐵塔立在空蕩蕩的野外,高30多米,直插云霄。他吃力地攀爬在搖搖晃晃的軟梯上,雙腿發抖,冷汗如雨。師傅卻在旁邊說:“這是最矮的,還有135米的塔呢!”
讓胡洪煒更沒有想到的是,在他終于克服心理障礙爬上高壓鐵塔后,還有另一個考驗等在前面。
通常,兩個高壓鐵塔之間隔有400米左右的距離,通過4根高壓導線連接,胡洪煒需要爬上高壓導線作業。真正爬上去的時候,胡洪煒才發現自己有恐高癥。懸在半空的高壓導線左右搖擺,他頭暈目眩,腳步發軟,想往前走都走不了。
沒有辦法,胡洪煒被老師傅們留在地面作業。他心里很不是滋味:別人能做的,我也能做。別人能做好的,我可以做得更好。在部隊磨礪出的不服輸精神,讓胡洪煒跟自己較上了勁。只要不外出作業,他就會在附近的鐵塔上練習爬高和進電位,每天都要爬上爬下二三十次。經過大半年刻苦練習,他終于克服了恐高心理。
2001年4月,胡洪煒順利考取了帶電作業資格證,邁進了通往超高壓帶電作業的大門。
工作中,胡洪煒勤于向師傅學習操作技巧,仔細琢磨工作方法。一次線路檢修時,師傅一口氣換了8個間隔棒,他只換了3個,心里感到特別慚愧,回家后整個晚上都在琢磨操作技巧。第二天,他纏著師傅學習操作技巧,改進自己的操作方法,基本趕上了師傅的進度。到了第三天,他在完成自己的任務后,又返回來幫師傅換了5個間隔棒。從此,“三天趕超師傅”成了班里的一段佳話。
2008年,湖北省超高壓輸變電局準備派人參加國網公司的帶電作業比武團體賽,從當時所有的帶電作業班中選拔技能過硬人才。胡洪煒光榮入選,作為代表和團隊一舉奪得三等獎。
2009年,胡洪煒的職業生涯迎來了一件大事,他被±800千伏特高壓帶電作業試驗項目選中,成為技術攻堅人選。
±800千伏特高壓帶電作業試驗是列入國家重點科技攻關的項目,一旦成功,意味著我國將掌握當時世界最高電壓等級輸電線路全套檢修技術。但是,因為是世界首次實踐,沒有任何經驗可借鑒,難度可想而知。
從超高壓作業到特高壓作業,對任何一位電力檢修人員來說都意味著危險和挑戰。被國網公司選中后,胡洪煒開始進行為期半年的強化訓練,用壞了200多副手套,穿爛了7雙鞋,穿破了3套工作服。
試驗那天,胡洪煒信心滿滿地走進國家電網公司特高壓直流實驗基地。9時30分,他穿上屏蔽服爬上鐵塔,右手與高壓線之間產生了一道耀眼的電光弧,伴隨著刺耳的“嗞嗞”聲,產生瞬時放電。沒有任何遲疑,他迅速抓牢高壓線,進入了特高壓直流強電場。
“臉上猶如無數根小針在扎,頭發也感覺被人用勁在撕扯。那一刻,我知道自己成功了?!痹陉犛训哪跖浜舷拢闊樳B續精準操作1個多小時,試驗圓滿成功。
當天晚上,中央電視臺播出了試驗現場的畫面。早早守候在電視機前的父親激動地發來祝賀短信。
這一年,胡洪煒只有31歲,被稱為世界上首位勇闖特高壓帶電作業領域的“禁區勇士”。面對贊譽,他淡然地回答:“我覺得更多的是幸運,我趕上了特高壓發展的好時候?!?/p>
隨后,胡洪煒又帶領團隊成功實施了世界上首次1000千伏特高壓線路直升機帶電檢修作業,標志著我國超特高壓輸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已經占據世界領先位置。
“帶電作業開展了這么多年,國內關于超特高壓帶電作業的標準化文字資料卻寥寥無幾。不提煉傳承這些技術和經驗,就無法保持領先?!焙闊樥f。
2008年起,胡洪煒開始參與超特高壓帶電作業操作標準的編寫工作,還和同事們建立了創新工作室,堅持科技攻關。目前,創新工作室已經獲得51項專利及35項科技成果表彰,研制出18項新型帶電作業工器具,2項科技發明正在申請國際專利。
2020年12月,胡洪煒的專著《胡洪煒工作法—特高壓輸電線路帶電作業》將由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也將納入展示各領域頂級工匠高超技能技法的“大國工匠工作法叢書”中。
除了堅守科技攻關的陣地,胡洪煒還積極承擔了社會責任,將電力人的使命履行到位。今年年初,武漢抗疫保電任務十分艱巨。整個疫情期間,他都忙碌在抗疫保電一線。村莊封路,車輛無法通行,他和工友就步行前往,為武漢及周邊地區醫療機構可靠供電提供支撐。
面對未來,胡洪煒最想把自己的工作做細做精做專。他知道,帶電作業涉及的東西太多,要想做細做精做專難上加難。但他相信,只要沿著這個方向不斷努力,目標就會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