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徐進
語言是人類思維的工具、認識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種語言也就是掌握了一種觀察和認識世界的方法和習慣。閱讀能力在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2011 年頒布的《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目標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小學英語教學講究看情境對話、開口讀、開口說的特點。在教學中,要使每個小學生真正學好英語,就必須從培養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入手。為了在教學中培養學生開口讀、開口說的能力,讓學生更好地進行英語的學習,在多年的教學中,筆者嘗試把英語口語訓練列為英語教學的重點,引導學生進行英語的開口讀、開口說的訓練,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筆者采用的閱讀能力訓練可以分為“三步曲”。
第一步,全文快速掃讀。通過指導學生對文章標題和首尾句的閱讀,讓每個學生對文章內容、結構有一個整體印象,使他們在短時間內了解作者的意圖或文章所要涉及的問題。
第二步,全文快速跳讀。為獲得特定的信息而指導學生進行符號辨認,讓學生很快能抓住中心句,并能對生詞作出猜測,以提高學生自學新單詞的能力。
第三步,全文慢慢細讀。在學生對全文有整體印象的前提下,指導學生進行深入細致的閱讀,要求學生了解各段落的主要意思和文章的細節,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新的問題或新的觀點,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促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掌握科學的技巧。這樣長期堅持、持之以恒,學生閱讀能力會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
受限于小學生讀聽寫水平,上好小學英語課并非易事。英語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的課程,更主要的是傳授英語讀聽說技能和方法的過程。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筆者一般采用以下幾種方法來進行教學。
第一,寫英語作文時,教師定主題,學生寫,教師再修改,學生謄寫,最后背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盡可能少說漢語,而是以英語為主體,利用手勢、眼神、動作、音調等輔助手段來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各種情景對話,通過直接的語言交流幫助學生建立語感。通過這種方式組織教學,能增加學生的語言實踐機會,營造語言氛圍,培養學生直接用英語思維、表達的習慣。
第二,教師選擇一首英文流行歌,每節課讓學生學五六句話,通過這種方式,鍛煉學生的口語。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其教學應該融入一定的情境之中??赏ㄟ^課堂表演創造一定的語言環境,給學生營造一方自由發展、自由發揮的天地,可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交流的機會,給每位學生自我表現和自我發展的時間和空間。
第三,注重學生英語詞匯的積累和訓練?!安粚W習語言規則、不掌握相當數量的詞匯,英語應用能力就是空中樓閣?!痹谛W英語課堂教學中,在英語聽、說、唱的基礎上,盡快加強學生相應的讀音規則訓練,讓他們熟悉詞匯的拼寫規則,引導學生把單詞的音、形、意三者有效結合在一起。這樣就降低了學生對單詞記憶的困難,克服了學生學英語的瓶頸。教師在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上,應及時授以他們積累詞匯的方法,避免英語教學費時較多、收效較低的現狀出現。
第一,朗讀激趣,從興趣的源頭引導學生學習小學英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學英語的人要想學好英語必須先開口模仿,朗讀所學的句型,朗誦課文、名言名句、優秀的英文小詩和短文等,無疑都是好的模仿方式。通過朗讀可以訓練正確的語音和語調,培養口頭上運用語言的能力,而這種能力為大膽地說英語奠定了基礎。從一句到兩句、從少到多地開口說使學生產生了學會的信心,從而越學越想學,越學興趣越濃。
第二,朗讀訓練,促進學生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朗讀能使學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喚起他們的感知和想象。它既能幫助學生增強對詞匯和語言結構的記憶,又能增強學生的語感。通過教師示范讀,學生能聽出課文中剛學過的某些詞語甚至課文大部分內容,從而產生成功感,進而激發學習興趣。
第三,從細微處入手,進行有效朗讀教學。首先,細致范讀,樹立閱讀標準。用錄音或教師自己進行課文的示范朗讀,為學生的朗讀樹立榜樣,引導學生嘗試形成聽讀的表象,建立閱讀的標準。其次,細心領讀。錄音或教師的領讀是朗讀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形式,是培養學生良好朗讀習慣的關鍵。尤其是教師深情、有表情地領讀,正確又優美的語音語調,使內容富有感情、富有真實感,會帶給學生更大的感染力,進而更好地激發了學生學好英語的積極性。再次,情景交流的朗讀。借助圖片、投影片、簡筆畫、實物等教具設備,教師邊呈現情景邊領讀,學生跟讀,不看課文。這種朗讀方式便于加強理解和記憶,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最后,背誦并復述。背誦并復述是英語朗讀教學應達到的較高要求。復述有助于學生熟記語音材料,積累語言知識,有助于學生創造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
兒童學習英語的方式、內容與成年人應該有所不同,他們喜歡玩,喜歡唱歌和畫畫,喜歡表演和游戲,喜歡動手操作,喜歡探究和想象。所以,小學英語教學必須根據學生的性格特征,因人施教。在教學過程中要聯系實際,這樣才能在教育教學中不斷進步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