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君

圖1 熊貓戲竹
藝術來源于生活,更來源于自然。在世界各國的藝術品當中,來源于自然或有濃厚自然氣息的作品十分常見,說明了自然、人類與藝術創作之間相互作用的關系。中國傳統藝術與自然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這與中國多樣的地理環境及樸素的自然美學思想有關。紫砂壺藝術是中國陶器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種,也是自然性較強的一種,制作紫砂壺的材料紫砂泥來源于自然,自然界的動植物是紫砂壺經常表現的對象,人們透過紫砂壺不僅形成了藝術體驗,更是一次返回自然世界的過程。
圖1“熊貓戲竹”紫砂壺就是一件具有典型的和諧生態美的作品,手工藝人選擇了具有中國文化與審美特色的熊貓與竹子進行結合,這二者又存在內部關聯,使構建起來的紫砂壺具有濃厚的自然趣味,于生機盎然中彰顯當代中國對和諧美的重視,有利于推廣中華文化品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精神。
“熊貓戲竹”可以分為泥料、整體造型與裝飾三部分來賞析。首先壺整體色調保持一致,棕紅色的壺身光澤度極佳,泥料十分細膩,使壺如同透亮光滑的美玉,正是符合“紫玉金砂”的美感要求。在紫砂壺藝術中,諸如此壺這樣棕紅色的作品是比較常見的,紫砂泥實際上是一種在礦石底部演化而成的自然泥料,它的礦物質含量十分豐富,極適合泡茶。能夠呈現出棕紅色是因為鐵含量較高,在茶水的長期滋潤下顏色會越發鮮亮,因此也可以說紫砂壺是一件越用越“新”,越用越有韻味的茶壺,它的藝術性經時間沉淀會越發深厚迷人。
壺身整體造型傳統樸素,屬于經典的圓器造型,穩重圓潤,是壺和諧美的組成部分。飽滿的壺身力道十足,以肩部最為圓潤。壺的線面結構十分清晰,又具有融合感,使壺身內外結構緊湊,氣韻流暢,有清爽細膩的美感。壺身兩側的壺嘴與把手也以溫和圓潤為主,二者的大小及造型選擇是以壺身為基準的,能夠在結構上保證壺身的平衡感。壺蓋為經典小圓蓋,邊緣鑲嵌有圓潤的寬邊,與壺身結合形成鮮明的結構感。從整體上看,此壺造型極為簡樸大方,手工藝人主要強調此壺造型結構的穩重與清晰,體現紫砂壺圓器造型的特點,將均衡與細致貫通全壺,彰顯紫砂壺藝術的經典品質。
裝飾在紫砂壺作品中十分常見,在此壺之中裝飾是表達主題的重要部分。此壺中的裝飾分為兩部分,首先是壺嘴、把手與壺面處的竹節與竹葉裝飾,這是紫砂壺藝術中的經典裝飾,除了具有自然美之外還具有文化象征意義。在把手上有立體效果突出的竹節裝飾,使把手變幻為柔韌度極佳的竹子,把手是與人手部經常接觸的部分,使人們能夠從觸覺上感受這種裝飾的立體感與細膩感。壺嘴上有竹枝裝飾,前端有竹葉圖案直接生長至壺面處,竹葉片片清晰,銳利非常,展現了紫砂壺雕刻技法的精湛。另一部分裝飾在壺鈕處,手工藝人將壺鈕打造成一只活靈活現的熊貓,使壺更有活潑靈動的可愛氛圍,與竹子竹葉裝飾相結合達成了“熊貓戲竹”的和諧畫面。
熊貓壺鈕的打造可分為三個特點來看,首先是色泥裝飾。熊貓裝飾由黑白兩色組成,也就是熊貓的真實色彩,與壺的整體顏色形成鮮明對比,色泥裝飾的運用是對熊貓外形的一種貼近;其次是捏塑技法的運用,手工藝人要將配置好的色泥捏制成熊貓身體的各個部分,再進行組合,構成熊貓的基本身形;最后是雕刻技法的運用,對熊貓的細節進行強化,使熊貓的造型更加真實,尤其是塑造出熊貓憨態可掬的“萌態”,使熊貓壺鈕不是冰冷的雕刻,更有真實神韻,與竹子結合達到了生態和諧美的表達。
“熊貓戲竹”是一幅精彩的自然生態和諧畫面,竹子是熊貓的主要飲食,二者存在內在的聯系。此件紫砂壺整體造型的沉穩與簡約是為了后期裝飾的表現,熊貓是在世界范圍內十分受歡迎的一種動物,更是中國的象征,用熊貓作為此壺的主題使此壺具有中國特色,表現了紫砂壺藝術對于和諧生態美的重視,是當代中國紫砂壺藝術美與和諧美的集中展現。
“熊貓戲竹”通過造型與裝飾的結合表現出紫砂壺獨特的和諧生態美表達。本文將此件紫砂壺分為三個層次進行分析,兼顧紫砂壺工藝制作的共性特點與此壺的個性特征,在發掘此壺美感的同時了解自然及時代主題在此壺中的表現,通過此壺,欣賞者們能夠品味到紫砂壺藝術的精湛、傳統文化的深厚與時代主題的鮮明,感受到紫砂壺在當代藝術世界中的重要價值。